蝶戀花學案
商賈( ) 懺悔( ) 松柏( )
2、起句描繪了怎樣的景物?這些景物帶有什么特點?
3、第二句中,寫羅幕的“輕寒”,與“燕子雙飛去”有必然關系嗎?特別點出“雙飛”有什么意味?
4、第三句“明月不諳離別苦,斜光到曉穿朱戶”點明了什么?有沒有別的信息?
5、看第四、五句――“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問:
⑴詞句中哪些詞與上面照應?
⑵“昨夜西風凋碧樹”只是眼前所見之景嗎?“凋”字如何理解?
⑶“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與上文有何關系?這句所寫的境界有什么特別處?
6、看最后一句。分析本句與上句的聯(lián)系,兩個分句之間怎樣的關系?這句與上一句有某些共同點嗎?
三、體味本詞的藝術特色。
1、本詞與晏殊的其它詞作相比,它的上、下片之間,在境界、風格上是稍有區(qū)別的。上片取境較狹,風格偏于柔婉;下片卻境界開闊,風格近乎悲壯。
2、詞中,作者用了烘托與反襯的手法寫女主人公內(nèi)心的悲苦。前者如“檻菊愁煙蘭泣露”,是以悲景寫愁,與詞中人物同病相憐。后者如“燕子雙飛”、“明月穿戶”,都以樂景寫悲,以雙燕、月光無情反襯女子有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