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奴嬌赤壁懷古》教案
明確:人生如夢,自己一生算得了什么,在千古人物都被淘盡的大江之畔,想到的不應該僅僅是自己,而應該是千古不變的江月,就把這杯酒敬給了千古不變的江月。
應該說他能迅速從惆悵失意中解脫出來,表達了蘇軾特有的曠達灑脫情懷。這真叫做人生短暫,江月永恒,壯志難酬,豪情長存。
四總結歸納主旨:全詞由江帶出,景、史、情渾然一體,它洋溢著一種緬懷英雄、追求功業、寄情自然的那種豪放激情,三維一體構成了一種心情,這就是詞的主旨所在。
五評價《赤壁懷古》的藝術價值,引導學生進一步體味豪放派詞人蘇軾詞作的整體風格
(余秋雨:沒有黃州被貶,一道天光就不能射向天際。)
六拓展加深,布置課后作業
課后查閱一些資料,思考比較《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和《赤壁懷古》的異同,就其思想內容或藝術特色寫一篇短評。
[板書設計]念奴嬌赤壁懷古蘇軾
赤壁奇景穿山勢險峻氣勢擬人
寫景詠赤壁拍巨浪驚險聲音對偶夸張
大江氣勢卷江水洶涌色彩比喻
年輕得意英俊瀟灑英雄風采
詠史懷周瑜儒將風度非凡膽略
抒情抒己感慨人生如夢壯志未酬
《念奴嬌•赤壁懷古》教案
【教學目的】:
1、領略蘇軾豪放雄邁的詞風,初步了解豪放派詞的特點。
2、理解詞人復雜的心情,用文字的視角去解讀詞中的景物描繪和人物刻畫,能夠感詞人所感,讓學生體味藝術美的感染力。
3、掌握常用的鑒賞古典詩歌的方法,培養對意境的感受分析能力。
【教學設想】:
1、通過誦讀、比較等方法,引導學生品味深厚獨特的藝術魅力。
2、注重古典詩詞與學生生活實際的聯系,引導學生用歷史的眼光和現代觀念科學地品評課文,真正領悟作品對于當代讀者的人生啟迪:在珍惜生命、奮發有為的同時,只有擺脫患得患失的羈絆,才能獲得一個歡樂的人生。
【教學時數】:1課時
【閱讀準備】:
一、查資料,了解作者及與作背景(略),并制成卡片
二、借助注解和工具書正音、正義、疏通詞語
三、熟讀課文
【教學步驟:
一、導入課文,激發興趣
許多古人,每見名山大川,必有所感懷,如孔子“登泰山而小天下”,范仲淹臨洞庭而憂蒼生,歐陽修游滁州而醉山水。他們心為山動,情為水發,錦文華章,噴薄而出,留下許多千古絕唱。宋代詞人蘇東坡來到歷經滄桑的赤壁古戰場,同樣情難自己,醉書一曲《念奴嬌》,讓世人傳唱。(用多媒體課件展示赤壁風景圖及蘇軾原作),今天我們就來學習蘇軾的這篇傳世佳作——《念奴嬌•赤壁懷古》。
二、整體感知,了解內容
1、學生自讀課文,完成:
(1)拿出預習卡片,熟悉作者及創作背景;
(2)自由朗讀,揣摩作者的情感。
2、運用多媒體播放影片范讀
3、學生齊讀
4、小組討論,交流自學所得
(1)說說你對這首詞的感受
(2)提出你不能理解的詞句
5、教師小結
這首詞是蘇軾游赤壁古戰場,因眼前之景,憶往昔之事,感自身處境,抒自己情懷。
三、品味賞析
(一)閱讀上闋,討論
1、學生有感情地朗讀上闋,討論完成下列問題:
文中用了哪些富有表現力的字詞描寫了赤壁怎樣的景色?用了什么修辭?從幾個角度?基調怎樣?營造了怎樣的詩歌意境?
2、請學生試著用盡可能優美的語句把寫景部分的語句再現出來,體會詩歌的意境
滾滾東流的長江洶涌奔騰,陡峭的山崖高插云霄,洶涌的駭浪搏擊著江岸,滾滾的江流起千萬堆澎湃的雪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