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花陰 陋室銘 竹石
醉花陰
李清照
薄霧濃云愁永晝,瑞腦銷金獸。佳節又重陽,玉枕紗廚,半夜涼初透。
東籬把酒黃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
一.寫作背景和作者簡介:
宋徽宗大觀二年重陽節,趙明誠至仰天山羅漢洞觀月,流連忘返;李清照獨居青州歸來堂,重陽賞菊,無人相伴,故作此詞,以抒發寂寞無聊之感。
作者簡介李清照(1084—1151),號易安居士,李清照自幼就受過很好的教育,其父親李格非是學者兼散文家,母親出身于官宦人家,也有文學才能.李清照多才多藝,能詩詞,善書畫,很早就受人注意.史書記載說她:自少年便有詩名,才力華贍,逼近前輩.李清照十八歲嫁了太學生趙明誠,趙愛好金石之學,也有很高的文化修養.婚后,他們過著美滿和諧的生活,夫婦在一起常常詩詞唱和,欣賞金石拓片。但作為一個才華出眾,情感豐富的女子難免對人生抱有更多的理想主義的態度,所以盡管生活是滿足的,李清照也常常會感到一種惆悵.這種惆悵是來自社會對女子的壓抑還是由于她對生活有著更高的追求不能實現,就不得而知.只是這種惆悵常常出現她前期的詞中,與溫馨,喜悅相互交織。這首詞是李清照前期的懷人之作。李婚后不久,丈夫趙明誠便“ 負笈遠游”,深閨寂寞,她深深思念著遠行的丈夫。這年,時屆重九,人逢佳節倍思親,便寫了這首詞寄給趙明誠。
二.賞析詞文:
以多種方式熟讀課文。
1、 自由讀
2、齊讀
3、 引導斷句
4、 請同學讀
5 、再齊讀
詞意:
稀薄的霧氣濃密的云層掠起煩愁直到白晝,龍腦的香料早已燒完了在爐金獸。美好的節日又到重陽,潔白的瓷枕,輕紗籠罩的床廚,昨日半夜的涼氣剛剛浸透。
在東籬飲酒直飲到黃昏以后,淡淡的黃菊清香飄滿雙袖。別說不會消損神魂,珠簾卷起是由于被受西風,閨中少婦比黃花更加消瘦。
陋室銘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可以調素琴,閱金經。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南陽諸葛廬,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教學目標
背誦默寫,理解課文內容及其寓意。
了解托物言志的寫法。
教學重點
熟讀成頌。
教學難點
學習托物言志的寫法。
新課導入
同學們,還記得劉禹錫嗎?誰能為大家朗誦一首他的詩?今天我們在學習一首他的作品《陋室銘》(板書課題)
一、 以多種方式熟讀課文。
1、 自由讀
2、齊讀
3、 引導斷句
4、 請同學讀
5 、再齊讀
二、 解決生字詞,疏通大意。
1、生試著自己理解。(也可以小組討論)
2、師加給予指導。
三、作者簡介,欣賞他的作品。(“陋室”的名字是誰取的?他是何許人也?)課件
劉禹錫(772-842),漢族。字夢得 ,彭城(今江蘇徐州)人,唐朝文學家、哲學家、詩人,自稱是漢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監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團的一員。具體是什么身世,我們目前還沒有得到考證。唐代中晚期著名詩人、哲學家、文學家,有“詩豪”之稱。他的家庭是一個世代以儒學相傳的書香門第。政治上主張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動的中心人物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