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遙游》教案
教學目標1、熟讀課文,疏通文句,弄懂文意
2、掌握文中的通假字、古今異義、一詞多義以及文言特殊句式
3、學習本文運用比喻、夸張、擬人等修辭手法,借用寓言說理的寫作技巧
4、學習莊子的精神自由以及個性解放的追求,摒棄莊子的虛無主義和絕對自由的哲學思想
教學重點與難點
重點:“萬物”到底待“什么”;寫“萬物皆有所待”有什么作用;
難點:篇首寫鯤鵬現世,極言其大,為什么要這樣寫。
教學時數
二課時
第一課時
目標:
1、了解文章背景和莊子
2、疏通文意,學習第一段
過程:
一、導入
人類只是宇宙中的一粒塵埃,卻給宇宙帶來了無窮的意義。浩渺的宇宙和深邃的心靈,是古今中外的思想者探索和審美的世界……(引導學生對專題的關注,使學習課文不成為孤立的學習)。古代有許多的文人墨客,以經世之才,卻屢遭打擊,可是他們非但沒有消沉,反而變得日益豁達。比如蘇軾。那么,他們為什么能這樣呢?因為他們有自己的精神支柱,今天我們要講的莊子就是他們的精神支柱之一。
二、檢查預習
1.你對莊子及其創作有哪些了解呢?(適當補充背景知識)
2.課文論證了莊子什么樣的觀點呢?
3.你對“逍遙游”的含義怎樣理解的呢?
(“逍遙”,表達一種難以言傳的行動和悠遠舒長的意境。就是徜徉、漫步、翱翔,安適自得優游歲月的情景。“逍遙游”就是沒有任何束縛地、自由自在地活動。)
三、朗讀課文,粗通文意。
1、 聽錄音,注意字音與節奏。
2、 指名朗讀,集體正音正句。
鯤(kūn) 摶(tuán) 坳(ào ) 蜩(tiáo) 決(xuè)起而飛 搶(qiāng) 小知(zhì) 斥鴳(yàn) 數數(shuò)然 泠(líng)然、
3、疏通、積累
通假字:
冥——溟 反——返 知——智 已——矣
辯——辨 而——耐 有——又
重點實詞(單音詞):
怒而飛 志怪 摶扶搖 六月息 負大舟 覆杯 培風 決起 槍榆枋 控于地 適千里 小年 知其修 絕云氣 斯已矣 天地之正
重點實詞(雙音詞及短語)
海運 扶搖 野馬 坳堂 夭閼 莽蒼 果然 泠然 數數然 羊角
重點生字
摶 坳 蜩 舂 蟪蛄 斥鴳
四、整體感知
《逍遙游》“汪洋辟闔,儀態萬方”,文筆汪洋恣肆。誦讀時,針對不同描述對象,應讀出不同情感。誦讀大鵬怒飛一層,要讀出氣勢和力量;讀“蜩與學鳩”一層,要讀出其渺小;讀“小年與大年”一層,要讀出鮮明的對比;讀“湯之問棘”一段,要讀出對鯤鵬的贊美,讀出對斥鴳渺小、短視的蔑視。第三段舉例論證,對“知效一官……而征一國擴,讀時要帶不屑——顧的態度;對宋榮子、列子,要有贊美之情,又要強調他們“猶有未樹”、“猶有所待”。結尾“故曰”——句是結論,要讀得十分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