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動物游戲之謎
7.通過自得其樂的游戲,使動物緊張的自然競爭生活得到某種調劑和補償,使它們在生理上、心理上容易保持平衡,從而得到一定的自我安撫和自我保護。
剖析:作者用人性化的語言來描繪動物世界的生活狀態,這正是科學精神和人文色彩的統一?茖W本身就是人類文化的一部分,人類也只有用人文的眼光來審視未知世界并進行科學探究,才能在一條正確的道路前行。這里強調人文色彩,是想讓同學們在獲取科學知識的同時,能夠生動地感受到大自然的和諧與美妙,以激發同學們對宇宙和自然現象進行想象和探索的浪漫情懷。
8.……游戲不僅是學習,而且是“鍛煉”。
剖析:句中的“學習”是指動物對新的技能的掌握,“鍛煉”是指動物對已掌握的技能進行強化以達到保持“身體的靈活和力量”。這句話還表明了“學習說”和“鍛煉說”的關系:“鍛煉說”產生于“學習說”之后,且是對“學習說”的補充。要注意對“不僅是”“而且是”等關聯詞語的揣摩。
二、重點語段
1.開頭至“……露脊鯨又是在干什么呢”。
剖析:本文一開始分三節列舉動物游戲現象。作者在舉例時,既兼顧了熱帶、寒帶,陸上、水里的動物的游戲,以說明動物游戲的普遍性;又照應了后文動物游戲的三種最基本的類型:單獨游戲、戰斗游戲、操縱事物游戲。雖是簡單的三個例子,卻是經過精心挑選的,很有典型性。
2.動物學家對此做出的解釋也許會使我們吃驚:這些動物是在游戲!并不是童話故事中擬人化的“游戲”,而是實實在在的游戲,是與人類兒童的游戲行為有著相似特征的游戲行為。動物的游戲行為,被認為是動物行為研究中最復雜、最難以捉摸、引起爭議最多的行為。
剖析:“吃驚”,是因為動物竟然也有著類似人類的游戲行為,“并不是童話故事中擬人化的‘游戲’,而是實實在在的游戲,是與人類兒童的游戲行為有著相似特征的游戲行為”。作者用“不是……而是……是……”這一句式強調了動物的類似人類的游戲行為,和下文的“最復雜、最難以捉摸的,也是爭議最多的行為”構成照應,且為后文敘述研究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和困惑埋下伏筆。同時這段話在結構上也起到了過渡作用:由對動物游戲這一現象的敘述過渡到對動物游戲特征的敘述和動物游戲目的探究上。
3.賴特發現,哈得遜灣的北極熊冬季生活艱難,要花很大力氣去捕捉海豹、魚類,過著緊張的流浪生活。到了夏季,冰雪消融了,北極熊轉移到陸上生活,這時,食物來源豐富了,北極熊不必為獵食而整天奔波。它們吃飽喝足了,就進行各種游戲,如摔跤、奔跑、追逐、滑坡等。
剖析:這是一段平實性說明,這段文字沒有生動的描寫,有的只是對北極熊的夏天和冬季活動的客觀敘述。這既符合說明文的文體特征,也體現了這篇文章平實、通俗的語言風格。這樣的語言在文章中比比皆是,可多找幾句加以體會。
審美鑒賞
盡顯科普類說明文之美點
(一)科學之美
科學性是科普類說明文的生命。科學美作為一種客觀存在的美,在科普類說明文中是以其自身的魅力使我們知覺它,感受它。《動物游戲之迷》通過對動物游戲的研究,可以使我們感受到和人類“共處一室”的自然生命的神奇。那跳蕩、嬉鬧、在樹枝上玩著“走鋼絲”的葉猴,那像小孩坐滑梯一樣一只挨著一只滑雪而下的渡鴉,那大海里得意洋洋、“風帆正舉”的露脊鯨,這些神奇無不展示著一種科學之美。生物世界盡可能節省能量的規律和動物們消耗大量能量進行游戲的巨大反差中所蘊涵的奧秘是一種科學之美;人類對未知世界的探索精神也是一種科學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