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教學設計10
烏蘭浩特市第四中學侯朝暉教學目標 :
1.聯系人類的演進,理解、寬容新事物;
2.把握故事的哲理,學習思維的深刻性;
3.理解文體的特點,探求事物的象征意義。
教學重點
①試分析作者刻畫的類型形象;
②試概要故事反映的歷史規律;
③試評析先驅悲劇的社會根源。
教學過程 :
一、作者介紹
亨德里克·房龍(1882~1946) 荷裔美國人,著名學者。多才藝,能說和寫10種文字,會拉小提琴和繪畫,他的著作插圖均出自于己手,善于撰寫通俗歷史著作,為無數青年讀者所喜愛。大多成為美國的暢銷書,并被譯成多種文字出版。著名的有《人類的故事》《房龍地理》《發明的故事》《圣經的故事》等。早有的中文譯本,對我國一整代年輕人有過深刻影響。
《寬容》一書主要敘述人類思想發展的歷史,提倡解放思想,寬容異見。本文以散文詩(哲理詩、寓言詩)形式為書序。
二、解題 導入 新課
“寬容”一詞的含義是寬大有氣量,不計較或追究。房龍以其為名,他所說的 寬容又是指什么呢?
陸地最廣闊的是海洋,比海洋還廣闊的是天空,比天空還廣闊的是人 的胸懷。 (雨果)
寬容是在荊棘叢中長出的谷粒。
往事如煙俱忘矣,心底無私天地寬。
(陶鑄)
人格成熟的重要標志:寬容、忍讓、和善。
嚴以律己,寬以待人。
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刃,無欲則剛。
三、提問 你是怎樣認識這篇文章的,可以針對以下問題展開討論,也可以自己另擬題目自行發言。
1、故事發生在什么地方?有什么特點?(討論)然后展示課件
2、概括文章五個片段的內容。(討論)然后展示課件
3、文中塑造了哪幾類人物形象?他們各自有何特點? 他們的言行告訴我們什么哲理(討論)然后展示課件
4、無知山谷諸意象的特點及象征意義 (討論)然后展示課件
5、概要故事反映的歷史規律 (討論)然后展示課件
6、討論先驅悲劇的社會根源 (討論)然后展示課件
7、給我們的啟示、文章的主旨(討論)然后展示課件
8、寬容對我們生活的影響 (討論)然后展示課件
9、“寬容”有沒有什么限制?(討論)然后展示課件
10、文章采用寓言式的寫法有什么好處?(討論)然后展示課件
11、歷史上這樣的悲劇還有嗎?(討論)然后展示課件
《<寬容>序言》教學設計10
- 《序言》教學設計6
東莞中學曾維芬 介紹 時間:某年某月某日地點:無知山谷的神圣祠堂 人物: 漫游者——30多歲的漢子 守舊老人甲——年近八旬,花白胡子的垂垂老者,前任谷主 守舊老人乙——年約70,無知山谷的智慧老人,山谷律法《大荒經》的解說者、傳播...
- 《序言》教學設計5
潮南區礪青中學鄭光程 第一課時 一、導語: 唐太宗曾經說過這樣一段話:“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古為鏡,可以見興替;以人為鏡,可以知得失。...
- 《序言》教學設計4
[教學目標] 1、在整體感知全文內涵的基礎上,理清文章思路,明確全文主旨。 2、在教師點撥下,學生能對課文思想內容進行適當的闡發、評價、質疑,理解“無知山谷”、“知識的小溪”等事物的象征意義,理解故事中“先驅者”、“守舊老人”...
- 《序言》教學設計3
[教學目標] 1、在整體感知全文內涵的基礎上,理清文章思路,明確全文主旨。 2、在教師點撥下,學生能對課文思想內容進行適當的闡發、評價、質疑,理解“無知山谷”、“知識的小溪”等事物的象征意義,理解故事中“先驅者”、“守舊老人”...
- 《序言》教學設計2
房龍 教學目的: 1.分析評價本文反傳統變革思想。 2.分析評價本文獨特的寫作方法。 3.借鑒本文的語言和表達技巧。 學習重點:分析評價本文的思想內容。 教學難點:分析評價本文寓言式寫法。 教學課時:1課時。 教學方法:自讀討論法。...
- 《序言》教學設計
教學目的(1)培養憎惡與摒棄舊思想,支持與追求新思想的感情; (2)用提要—概括—綜合歸納的方法把握文章主旨,體會作者寓于故事中的哲理; (3)培養對抽象的內容的闡發能力和對含蓄內容的解釋能力。...
- 《序言》教學設計12
湖北隨州師范學校孫登敏 [教學目標] 1、把握和評價故事中蘊含的哲理。 2、理解“無知山谷”、“知識的小溪”等事物的象征意義,理解故事中“先驅者”、“守舊老人”、“無知的人們”三種形象的典型意義。...
- 《序言》教學設計11
江蘇省江都市丁溝中學張廣祥 -、教學目標: 1、指導學生進行賞析性閱讀――找到切入點,進行深入探討。 2、透過本文主旨,進行創造人格的熏陶,培養對新事物理解、寬容的態度。 3、培養學生思維的深刻性,能正確、全面、透徹的看待問題。...
- 《序言》教學設計9
福建福州二中董舒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 理解本序言的獨特寫法。 2、 理解文中的象征意義和“先驅者”與“守舊老人”這兩個形象的典型意義。 能力目標 1、 學習作者豐富的想象力和聯想力,把握作者寓于故事中的哲理。...
- 高三語文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