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高考語文二輪復習專題十四考案自然科學類閱讀
a.天文學家在1979年發(fā)現(xiàn)了低能伽馬射線,但當時并不知其輻射源。
b.低能伽馬射線的發(fā)現(xiàn)意義重大,導致了“磁星”理論的提出。
c.低能伽馬射線每秒鐘釋放出的能量相當于太陽一年的輻射能,表明其能量極大。
d.低能伽馬射線是宇宙中的磁星發(fā)出的,它是一種非常強烈的宇宙射線。
3.對文中畫線句子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
a.代號為sgr-1806-20的強磁中子星表面溫度極高,這是其內(nèi)部強大磁場所致。
b.恒星內(nèi)部的強大磁場既釋放出巨大的熱能,又釋放出強烈的伽馬射線。
c.低能伽馬射線的輻射源是強磁中子星外殼周期性的變動。
d.代號為sgr-1806-20的強磁中子星磁場的變動能引起星體外殼的周期性變動。
4.下列敘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項是( )
a.天文學家依據(jù)事實確認宇宙中存在著磁場強度極大的強磁中子星。
b.代號為sgr—1806—20的強磁中子星會走向死亡,走向死亡的快慢是可以計算得出來的。
c.代號為sgr一1806一20的強磁中子星密度比太陽大,帶有宇宙內(nèi)最強的磁場。
d.中子星能釋放重元素,它的釋放速度是可以精確地計算出來的。
(三)閱讀下面一段文字,完成1~4題。
除了浪漫故事和詩意,月球僅是一塊既無空氣和水、又無生命的頑石。然而,天文學家的一項計算機模擬計算卻表明,月球是人類起源的大功臣。
地軸的方向是用所謂黃赤交角來表示的,這個角約為23.5度。由于地球的自轉,地球的赤道會鼓起一凸緣,太陽、月球和其他諸行星都會對此凸緣施加引力,而且各行星也會隨著其間的相互作用而逐漸變化自己的軌道,因此作用在凸緣上的力是不斷變化著的,使地軸的方向不斷發(fā)生擺動。
有了月球,情況就大不一樣。它不但能使其他各行星對地球凸緣施加的引力微不足道,它還和太陽一起使地軸穩(wěn)定地做每26XX年一周的運動,使黃赤交角的變化不超過1.3度。
然而,這1.3度的變化也不是完全無害的。許多科學家認為,冰川期可能就是這1.3度造成的。但是如果沒有月球的穩(wěn)定作用,那就更不得了。全球的環(huán)境將會被破壞成一個時期有劇烈的四季變化,一個時期又會無季節(jié)可分,這樣就不可能進化出像人類這樣高度文明的生物了。這也可能就是火星上無生命存在的原因。因為火星目前自轉軸的傾角為25度,可在0度~60度之間變化,而且它只有兩個像摩天大樓那樣大小的衛(wèi)星,其引力不足以抵消其他行星的影響。
據(jù)此,在宇宙空間中尋找外星人的范圍就大大縮小。此外,月球正以每年約幾厘米的速度離我們遠去,在10億年后,它已遠到不能再控制地球的自轉軸了,那時,我們的地球將會發(fā)生巨大的變化。
1.“而且各行星也會隨著其間的相互作用而逐漸變化自己的軌道”一句中,“其間”指的是( )
a.太陽、月球和地球之間
b.各行星和月球之間
c.太陽、月球、其他諸行星和地球之間
d.月球、地球和其他諸行星之間
2.說“月球是人類起源的大功臣”,是因為( )
a.月球能使其他各行星對地球凸緣失去引力,使黃赤交角變化不超過1.3度。
b.月球能使地軸的方向不發(fā)生擺動,使地軸穩(wěn)定地做每26XX年一周的運動。
c.月球抵消了太陽和其他行星對地球凸緣的引力,使人類這樣高度文明的生物得以進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