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屆高考語文識記現代漢語普通話的字音精講精練復習教案
第1講 識記現代漢語普通話的字音
【考綱解讀】
《考試說明》對語音部分考核內容的規定是:正確識記現代漢語普通話的字音,能力層級是a級(識記)。這就是說高考對漢語拼音方案所涉及的音序、韻母的省寫略寫、標調的位置,隔音符號,兒化的標注方法等知識不作具體要求。正確識記現代漢語普通話字音,目的是防止讀錯。容易讀錯的漢字類型中,形聲字的錯讀是最主要的。這是因為漢字絕大部分是形聲字,這些形聲字如果按聲旁來讀,本來應該是對的,但是古今語音變化很大,變化規律也復雜,且有的字形已經改變了面貌,于是聲旁便不完全可靠了。有些漢字字形差別不大,有些同學平時學習又沒有養成勤查工具書的習慣,遇字總是想當然的自定讀音,不知不覺中使自己成了“白字先生”。這些錯誤是漢字形近的特點帶來的認字上的困難所導致的。本專題主要考查“識記現代漢語普通話的字音”。語音的考查只要求識記字音而不要求拼寫。即側重于考查識記、辨別、確定漢字字音的能力,準確地判斷其正確與否。能力層次為a級,一般占3分。
考查現代漢語中的字音,一般以《現代漢語常用字表》及《普通話異讀詞審查表》為命題依據。常用字共2500個,次常用字1000個。XX年語音試題主要考查多音字和容易讀錯的字,采用的題型是選擇題,類型有:①選擇字音全部正確的;②選擇字音有錯誤的;③選擇字音全部相同的。試題題面可出現也可不出現漢語拼音。
【重點知識梳理】
(一)這一題型考查的是容易讀錯的字。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形近誤讀。
漢語有的字字形相似,一旦對其字形識記不扎實,就會出現誤讀。如“贗品”的“贗”(yàn)誤讀為“yīng”,“床笫”的“笫”(zǐ)誤讀為“dì”等。
2、音近誤讀。
有些字的讀音相近,只是聲調不同,在日常交際中稍有疏忽,就會出現誤讀。如“參與”的“與”誤讀為“yǔ”,“綺麗”的“綺”誤讀為“qí”等。
3、多音字誤讀。
漢語中有許多多音字,它們的讀音隨著具體的語境而變化,一有疏忽,就會出現誤讀。如“自怨自艾”的“艾”(yì)誤讀為“ài”,“廈門”的“廈”(xià)誤讀為“shà”等。
4、習慣誤讀。
有些漢字在語言交際中有一些誤讀習慣,如“包庇”的“庇”(bì)誤讀為“pì”,“畸形”的“畸”(jī) (三)考試中的誤區:
1、憑習慣,想當然,不假思索,輕率地按習慣誤讀來判斷。例如一看“標識(zhì)”,心想:這不是認識(shí)的“識”嗎?題中注“zhì”,錯了。那該題的解答就真的錯了。
2、望形猜音,見邊(偏旁)讀邊。漢字的形聲字,其讀音常常與偏旁有關,但并沒有一定規律,需要一個個地識記。如“風光旖旎”的“旖”注“qí”就錯了!
3、棄易抓難,本末倒置。常用字、次常用字以外的難字、生僻字,不在考查范圍,如果考題中出現難字,往往是用來作“陪襯”的,考生不要把主要精力放在難字上。如被難字難住,就考砸了。
(四)備考策略:
要“正確識記現代漢語普通話的字音”,關鍵在于重視積累和講究方法。
1、積累多音多義字。
普通話的常用字中有三四百個多音多義字,造成多音多義的原因大體有以下幾種:
一是詞性不同而異讀。例如“相”,作名詞語素時讀“xiànɡ”如“相貌”,作動詞語素時讀“xiānɡ”如“相看”,作副詞時也讀“xiānɡ”,如“互相”。再如“難”,作形容詞語素時讀“nán”如“困難”,作名詞語素時讀“nàn”如“災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