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屆高考語文考點(diǎn)歸納復(fù)習(xí)教案:常見古詩意象例釋
(3)鷓鴣鳥:鷓鴣的鳴聲讓人聽起來像“行不得也哥哥”,極容易勾起旅途艱險(xiǎn)的聯(lián)想和滿腔的離愁別緒。
落照蒼茫秋草明,鷓鴣啼處遠(yuǎn)人行。(唐•李群玉《九子坡聞鷓鴣》)
江晚正愁余,山深聞鷓鴣。(南宋•辛棄疾《菩薩蠻•書江西造口壁》)
(4)寒蟬:氣氛悲涼之景、凄慘別離之情;喻指高潔的人品。
寒蟬凄切,對(duì)長亭晚,驟雨初歇。(北宋•柳永《雨霖鈴》)
西陸蟬聲唱,南冠客思侵。(唐•駱賓王《在獄詠蟬》)
(5)鴻雁:鴻雁是大型候鳥,每年秋季南遷,常常引起游子思鄉(xiāng)懷親之情和羈旅傷感;以鴻雁來指代書信。(理想、追求)
人歸落雁后,思發(fā)在花前。(隋•薛道衡《人日思?xì)w》)
夜聞歸雁生鄉(xiāng)思,病入新年感物華。(北宋•歐陽修《戲答元珍》)
云中誰寄錦書來,雁字回時(shí),月滿西樓。(宋•李清照《一剪梅》)
(6)烏鴉:常與衰敗荒涼的事物聯(lián)系在一起,表達(dá)羈旅的愁思。(小人、俗客、庸夫)
斜陽外,寒鴉萬點(diǎn),流水繞孤村。(北宋•秦觀《滿庭芳》)
枯藤老樹昏鴉。(元•馬致遠(yuǎn)《天凈沙•秋思》)
(7)猿啼:是哀愁凄厲的,象征著一種與思鄉(xiāng)、懷人或遷謫的痛苦相聯(lián)系的悲愁感情。(哀傷、凄厲)
風(fēng)急天高猿嘯哀。(唐•杜甫《登高》)
(8)哀鴻:比喻哀傷苦痛、流離失所的人。以鴻雁在野、哀鴻遍野喻指百姓流離失所。
3.自然景物類
(1)浮云:喻在外漂泊的游子或邪惡黑暗勢力。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唐•李白《送友人》)
(2)冰雪:喻心志的忠貞、品格的高尚,光明磊落的心性。
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唐•王昌齡《芙蓉樓送辛漸》)
(3)月亮:思親、思鄉(xiāng)之愁。人生的圓滿、缺憾。明月蘊(yùn)涵邊人的悲愁、情感的無奈、時(shí)空的永恒。其別稱有:蟾宮、玉盤、銀鉤、嬋娟、桂宮、玉盤、玉輪、玉環(huán)、玉鉤、玉弓、玉鏡、天鏡、明鏡、玉兔、嫦娥、蟾蜍等。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xiāng)。(唐•李白《靜夜思》)
小樓昨夜又東風(fēng),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五代•李煜《虞美人》)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shí)。(唐•張九齡《望月懷遠(yuǎn)》)
(4)水:因水的柔和清冷,常用來比喻月色之類雖具體可感卻難以把握的事物;因水的剪切不斷,綿軟不絕,常以水喻愁。
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銷愁愁更愁。(唐•李白《宣州謝朓樓餞別校叔書云》)
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五代•李煜《虞美人》)
(5)柳岸:古人送別有折柳的習(xí)俗,后來就用“柳岸”指送別的地方。
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fēng)殘?jiān)隆?北宋•柳永《雨霖鈴》)
4.人文(典故)類
(1)宮闕、山林:表現(xiàn)理想和現(xiàn)實(shí)之間的矛盾與沖突。所謂“宮闕”也言“魏闕”,是朝廷的代稱,也是受到重用的象征。所謂“山林”則是指政治理想破滅或者是懷才不遇、報(bào)國無門時(shí),作者心生怨憤而轉(zhuǎn)向歸隱山林的代稱。
(2)船:漂泊之感;依據(jù)莊子“巧者勞而知者憂,無能者無所求。飽食而遨游,泛若不系之舟,虛而遨游者也”,還兼有“自由”之意。
親朋無一字,老病有孤舟。(唐•杜甫《登岳陽樓》)
人生在世不稱意,明朝散發(fā)弄扁舟。(唐•李白《宣州謝朓樓餞別校書叔云》)
(3)關(guān)山、大漠、羌笛、琵琶、胡笳、胡楊:為邊塞特有之物,表怨戰(zhàn)、思鄉(xiāng)或渴望建功立業(yè)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