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屆高考語文考綱解讀復習教案
反觀中國,在短短兩年時間內,中國的傳統書畫就完成了由低迷向復蘇再狂飆突進的過程:XX年5月17日,張大千畫作《愛痕湖》才剛剛以人民幣1.008億元價格成交;6月3日,黃庭堅書法作品《砥柱銘》以4.368億元的總成交價刷新了中國藝術品拍賣的世界紀錄,中國藝術品投資躍入億元時代……
中國藝術品市場的熱,應該說,反映出中國經濟的持續增長,國力的日益強盛,使得一些人有能力用手里的閑錢來購買、收藏藝術品。通脹壓力使得過剩的資本涌入了藝術品市場;一些手中握有閑散資金的人為了提升文化品位和精神的需求,也將資金投入到書畫的收藏中。
然而,藝術有藝術的規律,資本有資本的原則。在資本投影下被無限放大的藝術應回歸其收藏價值的本性,而被通貨膨脹預期逼迫的資本也應回歸理性,慌不擇食不但會糟蹋了一桌美味,也會被魚刺卡住喉嚨。中國藝術品市場要夯實自身基礎,讓資本真正發揮有效的資源整合作用,推動藝術品市場的繁榮發展,而不是讓資本“玩弄”這個市場,過度榨取這個市場的價值。
(節選自.04.07《光明日報》,有刪改)
1.從原文看,下列關于“藝術被資本左右”的現象的表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
a.文交所中將藝術品份額化后使之上市交易。
b.成千上萬的藝術青年憧憬著資本的關注。
c.一些手握閑散資金的人投資逐利書畫收藏。
d.藝術品的天價是一種虛假炒作,是一種欺騙。
答案:d
解析:d項,不是說現象,而是解釋“這真不是一件‘皇帝的新衣’嗎”一句的含義的。
2.下列對藝術品市場熱存在潛在危險的理解和分析,正確的一項是( )
a.國力日益強盛,讓一些人手中有了閑錢購買、收藏藝術品。
b.投資者非理性投資,造成藝術品收藏市場巨大的資本泡沫。
c.將資金投入書畫的收藏是一種提升文化品位和精神的需求。
d.通脹壓力使得過剩資本投資轉移,眾多西方收藏家的助推。
答案:b
解析:a、c、d三項都是對藝術品市場熱產生的原因的理解。
3.下列對作者觀點的概括,正確的一項是( )
a.金錢成了所有藝術的唯一標準,凡能在市場上賣出高價的作品就是優秀作品。
b.藝術品市場將不可切割零售的畫作創造性地切割零售,不是一個天才的創意。
c.從總體上看全球市場,國外藝術品偏冷,中國藝術品則偏熱,形成明顯對比。
d.讓資本“玩弄”藝術品市場,過度榨取其價值,不利于推動藝術品市場繁榮。
答案:d
解析:a項,說法絕對化,并有意擴大范圍。b項,前面屬偷換概念,“藝術品市場”應為“天津文交所”,后面肯定變否定,“不是”應為“的確是”。c項,“國外藝術品偏冷,中國藝術品則偏熱”錯,應為“藝術品市場,國外偏冷,中國偏熱”。
(XX年石家莊市高中畢業班教學質量檢測)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l—3題。
①李白、杜甫那樣的偉大詩人的出現,是有原因的。春秋時期的詩歌總集《詩經》(尤其是《國風》)和戰國時期楚國詩歌(尤其是屈原的《離騷》),開創了中國現實主義和浪漫主義兩種風格的詩歌傳統的先河。后來,曹操父子的大力提倡,聲韻調分析方法的引進,南北朝詩人在聲韻格律上的講究和藝術經驗的積累等等,都為李白杜甫的出現,打下了堅實的基礎,準備了必要的條件。李白和杜甫,都是站在前人搭好的臺子上的詩歌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