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語文復習攻略詩詞鑒賞對策(四)解材料關系 析表達技巧
王孫莫把比蓬蒿,九日枝枝近鬢毛。露濕秋香滿池岸,由來不羨瓦松高。
【參考答案】作者以池岸邊的菊花與高屋上的瓦松作對比,賦予菊以不求高位、不慕榮利的高潔氣質和高尚品格。
二、烘托——渲染
山園小梅 (宋)林逋
眾芳搖落獨暄妍,占盡風情向小園。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
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斷魂。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須檀板與金樽。
【參考答案】這首詩第一句對比,說百花凋零,唯有梅花鮮艷亮麗地開放。主要用烘托的方法。清淺的泉水烘托梅花疏落有致的身影;朦朧的月色烘托梅花淡雅清幽的香氣;用鳥兒想落還先偷偷睜眼把梅花張望,用粉色的蝴蝶也對梅花癡迷神往,烘托梅花分外美麗。從而表現出梅花淡雅高潔、美艷不俗、只可遠觀、不可近狎的品格。
別董大 (唐)高適
千里黃云白日曛,北風吹雁雪紛紛。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
【參考答案】詩歌前兩句用“黃云”“千里”“白日”昏暗、大雁南飛、北風勁吹、大雪紛下的情景,極力渲染送別時天氣的惡劣,更能反襯出作者激勵友人的一腔豪邁之情。
三、動靜結合(動靜相襯):
冬 柳 (唐)陸龜蒙
柳汀斜對野人窗,零落衰條傍曉江。正是霜風飄斷處,寒鷗驚起一雙雙。
【參考答案】詩的前兩句,寫冬柳的環境和形態,是靜景;后兩句,寫枯枝斷落、寒鷗驚飛,是動景。讓人仿佛感受到冬天早晨江邊的寒洌、冷清。
絕 句 (唐)杜甫
遲日江山麗,春風花草香。泥融飛燕子,沙暖睡鴛鴦。
【參考答案】詩中寫道,泥土酥軟,燕子雙雙飛來飛去,暖和的沙灘上,一對對鴛鴦靜睡不動。全詩緊扣春天這個中心,動靜結合,色彩明快,生動地展現了自然界的勃勃生機。
蘆 花 (唐)雍裕之
夾岸復連沙,枝枝搖浪花。月明渾似雪,無處認漁家。
【參考答案】詩中“搖浪花”“渾似雪”兩個比喻,一個偏重于動態形象的描繪,一個偏重于靜態色彩的描繪,把秋風吹動蘆花的情景寫得有聲有色;并通過月光下蘆花茫茫一片的景象,營造了朦朧、安謐、純凈的美好境界。
四、虛實相生(虛實相襯、虛實對比):
春 思 (唐)李白
燕草碧如絲,秦桑低綠枝。當君懷歸日,是妾斷腸時。春風不相識,何事入羅幃。
【參考答案】詩歌前四句是思婦想像的邊地之景,和丈夫回歸時自己的情感,是虛寫;后兩句是思婦看到春風吹動羅幃時的心情,是實寫。虛實相生,既表現了思念痛苦,又表現了思婦的忠貞。
夜雨寄北 (唐)李商隱
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
【參考答案】詩中兩次寫到“巴山夜雨”。第一次實寫,是作者身臨其境之景;第二次虛寫,是作者想像團聚時刻、西窗共話時的回憶之景。由此來表現作者對對方的思念之情。
望江南 (南唐)李煜
多少恨,昨夜夢魂中。還似舊時游上苑,車如流水馬如龍,花月正春風。
【參考答案】詞的前兩句是實寫,表現自己的遺恨;后三句是虛寫,表現自己夢中回到江南、依舊過著繁華似錦的生活的情景,虛實對比,更突出亡國之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