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一二三区_九九在线中文字幕无码_国产一二区av_38激情网_欧美一区=区三区_亚洲高清免费观看在线视频

首頁 > 教案下載 > 語文教案 > 高中語文教案 > 高三語文教案 > 2023屆高考語文第二輪文言文專項復習教案(精選2篇)

2023屆高考語文第二輪文言文專項復習教案

發布時間:2023-07-28

2023屆高考語文第二輪文言文專項復習教案(精選2篇)

2023屆高考語文第二輪文言文專項復習教案 篇1

  文言文翻譯練習(1)

  1.將下面文言短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

  五官莫明于目,面有黑子,而目不知,烏在其為明也?……客有任目而惡鏡者,曰:“是好苦我。吾自有目,烏用鏡為?”久之,視世所稱美人,鮮當意者,而不知己面之黑子,泰然謂美莫已若。左右匿笑,客終不悟,悲夫!

  ①烏在其為明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是好苦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泰然謂美莫己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閱讀下面一段文言文,把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

  是己而非人,俗之同病。學猶未達,強以為知;理有未安,妄以臆度,如是則終身幾無可問之事。賢于己者,忌之而不愿問焉;不如己者,輕之而不屑問焉,等于已者,狎之而不甘問焉。如是則天下幾無可問之人,人不足服矣。

  ①是己而非人,俗之同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賢于己者,忌之而不愿問焉;不如己者,輕之而不屑問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把下面文段中劃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

  孫卿與臨武君議兵于趙孝成王前。王曰:“請問兵要?”臨武君對曰:“上得天時,下得地利,后之發,先之至,此用兵之要術也。”孫卿曰:“不然。臣之所聞,古之道,凡戰,用兵之術,在于一民,弓矢不調,羿不能以中征,六馬不和,造父不能以御遠;士民不親附,湯武不能以勝。故善兵者,務在于善附民而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將下面的文言文中劃橫線的部分譯成現代漢語

  梁北有黎丘部,有奇鬼焉,喜效人之子侄昆弟之狀。邑丈人有之市而醉歸者,黎丘之鬼,效其子之狀,扶而道苦之。丈人歸,酒醒而誚其子,曰:“吾為汝父也,豈謂不慈哉!我醉,汝道苦我,何故?”其子泣而觸地曰:“孽無此事也!昔也往責于東邑,人可問也。”其父信之。選自《呂氏春秋•疑似》

  (1)邑丈人有之市而醉歸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吾為汝父也,豈謂不慈哉!我醉,汝道苦我,何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閱讀下面文字,翻譯劃線的句子。

  楚莊王謀事而當,群臣莫能逮,退朝而有憂色。申公巫臣進曰:“君退朝而有憂色,何也?”楚王曰:“吾聞之,諸侯自擇師者王,自擇友者霸,足已而群臣莫之若者亡。今以不谷之不肖而議于朝,且群臣莫能逮,吾國其幾于亡矣,吾是以有憂色也。”(劉向《新序•雜事第一》)

  [注]  不谷:古代君王自稱的謙詞。

  (1)諸侯自擇師者王,自擇友者霸,足己而群臣莫之若者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吾國其幾于亡矣,吾是以有憂色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將下面文言文中劃線的部分譯成現代漢語

  昔者彌子瑕見愛于衛君。衛國之法,竊[1]駕君車者罪至刖[2]。既而彌子之母病,人聞,往夜告之,彌子矯[3]駕君車而出。君聞之而賢之曰:"孝哉,為母之故而犯刖罪!"與君游果園,彌子食桃而甘,不盡而奉君。君曰:"愛我哉,忘其口而念我!"

  注釋:[1]竊,私下,[2]刖,砍掉雙腳的酷刑。[3]矯,假傳君命。

  (1)彌子食桃而甘,不盡而奉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忘其口而念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翻譯答案

  四、(15分)16.(5分)①它的明察(表現)在哪里呢?(2分)  ②這(鏡子)使我好痛苦(或:難受)。(1分)③還安然自得地認為沒有誰比得上自己漂亮(或:還安然自得地認為沒有像自己漂亮的了)。(2分)

  四、(15分)16.(5分)①認為自己是對的,認為別人是錯的,(這)是世俗之人(或一般人)共同的毛病。②比自己有才能的人,嫉妒他們因而不愿向他們請教;不如自己的人,輕視他們因而不屑于問他們。第①句翻譯中注意,“是”和“非”的意義和該句的判斷語氣,二者缺一,扣1分;第②句翻譯中注意“于”“忌”“輕”的含義,未譯出各扣1分。)

  16.人民不親近依附君主,商湯王和周武王不能取得勝利。所以善于用兵的人,必須善于團結人民。 

  17.(1)城里有一個去集市喝醉了酒回家的老人。(2分)

  (2)我是你的父親,對你難道不慈愛嗎?我醉了,你卻在路上捉弄(折磨)我,這是什么道理?(3分)

  17.(1)諸侯能自己選擇老師的,就能稱王;能自己選擇朋友的,就能稱霸;自滿自足而群臣比不上他的,就會亡國。(三個分句,每句1分)

  (2)我們國家大概接近滅亡了吧,我因此現出了憂愁的神色。(兩句話,每句1分)譯文意思對即可。

  【參考譯文】

  楚莊王謀劃一件事情,做得很妥當,群臣沒有誰能趕上他,退朝以后,臉上露出憂愁的神色。申公巫臣進前說道:“您在退朝之后面露憂色,這是為什么呢?”楚王回答說:“我聽說過這樣的話,諸侯能自己選擇老師的,就能稱王;能自己選擇朋友的,就能稱霸;自滿自足而群臣比不上他的,就會亡國。現在憑我這樣沒能耐的人,在朝廷上商量大事,群臣就比不上我了,我們國家大概要滅亡了吧,我因此現出了憂愁的神色。”

  21.(5分)

  (1)彌子吃桃感到特別甜(譯為"彌子吃到特別甘甜的桃子"也可以)。沒吃完就把它獻給衛君(譯為"舍不得吃完而把它獻給衛君"也可以)。

  (2)不顧自己口味的滿足卻想著我(譯為"因為一心想著我,竟忘記桃子已被自己咬過"也可以)。

  文言翻譯練習(2)

  1.閱讀下面一段文字,翻譯文中劃線句(5分)

  予嘗按次春秋以來,屈原之騷疑于怨,伍胥之諫疑于脅,賈誼之疏疑于激,叔夜之詩疑于憤,劉蕡之對疑于亢[1]。然推孔子刪《詩》之旨而裒[2]次之,當亦未必無錄之者。君既沒,而海內之縉紳大夫,至今言及君,無不酸鼻而流涕。嗚呼!集中所載,《鳴劍》、《籌邊》諸什,試令后之人讀之,其足以寒賊臣之膽,而躍塞垣戰士之馬,而作之愾也固矣。

  注:[1]亢:過甚。      [2] 裒:póu,聚集、收集。

  ⑴君既沒,而海內之縉紳大夫,至今言及君,無不酸鼻而流涕(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其足以寒賊臣之膽,而躍塞垣戰士之馬(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把 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5分)

  及之而后知,履之而后艱。烏有不行而知者乎?披五岳之圖,以為知山,不如樵夫之一足;疏八珍之譜,以為知味,不如庖丁之一啜。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把下面文言文段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5分)

  夏四月,皇太孫自北邊南還,執政皆迎于上都之北。伊實特穆爾謂晉王噶瑪拉曰:“宮車晏駕,已逾三月,王為宗盟之長,奚俟而不言?”噶瑪拉遽曰:“皇帝踐阼,當北面事之。”甲午,皇太孫即位于太安閣。巴延握劍立殿陛,述所以立皇太孫之意,辭色俱厲,諸王股栗,趨殿下拜。

  ——摘自《續資治通鑒》卷一百九十一元紀九

  ① 宮車晏駕,已逾三月,王為宗盟之長,奚俟而不言?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 巴延握劍立殿陛,述所以立皇太孫之意,辭色俱厲,諸王股栗,趨殿下拜。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閱讀下面一段文言文,翻譯文中畫線的句子。(5分)

  今有人日攘其鄰之雞者,或告之曰:“是非君子之道。”曰:“請損之,月攘一雞,以待來年然后已。”如知其非義,斯速已矣,何待來年?(《孟子•滕文公下》)

  ①或告之曰:“是非君子之道。”(2分)

  譯文:                                                                       

  ②如知其非義,斯速已矣,何待來年?(3分)  

  譯文:                                                                  

  5.閱讀下面文字,翻譯劃線的句子。(5分)

  楚莊王謀事而當,群臣莫能逮,退朝而有憂色。申公巫臣進曰:“君退朝而有憂色,何也?”楚王曰:“吾聞之,諸侯自擇師者王,自擇友者霸,足己而群臣莫之若者亡。今以不谷之不肖而議于朝,且群臣莫能逮,吾國其幾于亡矣,吾是以有憂色也。”

  (劉向《新序•雜事第一》)[注] 不谷:古代君王自稱的謙詞。

  (1) 諸侯自擇師者王,自擇友者霸,足己而群臣莫之若者亡。(3分)

  譯文:                                                              

  (2) 吾國其幾于亡矣,吾是以有憂色也。(2分)

  譯文:                                                              

  答  案

  1.(1)先生逝世以后,國內的官吏直到今天談起先生,沒有一個不鼻子發酸而流下眼淚的。(“既”1分,其他1分)

  (2)那足以叫奸臣膽寒,使邊陲戰士的戰馬飛馳。(“其”1分,使動用法1分,“塞垣”1分)

  2.接觸到它之后,才能了解它;[親自]實踐之后,[才]知道[什么是]艱難。

  翻閱五岳圖,認為了解了山,還不如砍柴的人[邁出去]一步[了解得多]。

  3.(1)皇帝逝世,已超過三個月了,晉王您是宗族盟長,還等什么而不說句話呢?

  (2)巴延握劍站在宮殿臺階上,講述立皇太孫為皇帝的原因,語氣表情都非常嚴厲,各位王爺嚇得腿打顫,急忙到殿下叩拜(新皇)。

  4.(1)有人告訴他說:“這不是有道德的人的行為。”(“或”,解對1分;“是非”,解對1分)

  (2)如果知道這樣做不合禮義,就應該迅速停止,為什么要等到明年呢?(一句1分,第一句重在“其非義”,第二句重在“速已”,第三句重在反問句式解釋出來)

  5.17.

  (1)諸侯能自己選擇老師的,就能稱王;能自己選擇朋友的,就能稱霸;自滿自足而群臣比不上他的,就會亡國。(三個分句,每句1分)

  (2)我們國家大概接近滅亡了吧,我因此現出了憂愁的神色。(兩句話,每句1分)

  參考譯文:

  楚莊王謀劃一件事情,做得很妥當,群臣沒有誰能趕上他,退朝以后,臉上露出憂愁的神色。申公巫臣進前說道:“您在退朝之后面露憂色,這是為什么呢?”楚王回答說:“我聽說過這樣的話,諸侯能自己選擇老師的,就能稱王;能自己選擇朋友的,就能稱霸,自滿自足而群臣比不上他的,就會亡國。現在憑我這樣沒能耐的人,在朝廷上商量大事,群臣就比不上我了,我們國家大概要滅亡了吧,我因此現出了憂愁的神色。”

2023屆高考語文第二輪文言文專項復習教案 篇2

  高考文言文練習

  杜正倫

  杜正倫,隋仁壽中與兄正玄,正藏俱以秀才擢弟。隋代舉秀才者止十余人,正倫一家有三秀才,甚為當時稱美。

  貞觀元年,尚書右丞魏征表薦正倫,以為古今難匹,遂擢授兵部員外郎,太宗謂曰:“朕今令舉行能之人,非聯獨私于行能者,以其能益于百勝也。朕于宗室以及勛舊無行能者,終不任之。以卿忠直,朕今舉卿,卿宜勉稱所舉。”

  二年,拜給事中兼知起居注。太宗嘗謂侍臣曰:“朕每日坐朝,欲出一言,即思此言與百勝有利益否,所以不能多言。”正倫進曰:“君舉必書,言存左史。臣職當修起居注,不敢不盡愚直。陛下一言乖于道理,則千載累于圣德,非直當今損于百勝,愿陛下慎之。”太宗大悅,賜絹二百段。

  四年,累遷中書侍郎。六年,與御史大夫韋挺、秘書少監虞世南、著作郎姚思廉等咸上封事稱旨,太宗為之設宴,因謂曰:“朕歷觀自古人臣立忠之事,若值明王,便得盡誠規諫,至臺龍逢、比干,竟不免孥戮。為君不易,為臣極難。我又聞龍可擾而馴,然喉下有逆鱗,觸之則殺人。人主亦有有逆鱗,卿等遂不避觸,名進封事。常能如此,朕豈慮有危亡哉!”尋加散騎常侍,行太子右庶子,太宗謂曰:“國之儲副,自古所重,必擇善人為之輔佐。太子年在幼沖,志意未定,朕若朝夕見之,可得隨事誡約,今既已委以監國,不在目前,知卿志懷貞愨,能敦直道,故輒輟卿于朕,以匡太子,宜知委任輕重也。”正倫出入兩宮,參典機密,甚以干理稱。時太子承乾有足疾,不能朝謁,好昵近群小。太宗謂正倫曰:“我兒疾病,乃可事也。但全無令譽,不聞愛賢好善,私所引接,多是小人,卿可察之。若教示不得,須來告我。”正倫數諫不納,乃以太宗語告之。承乾抗表聞秦。太宗謂正倫曰:“何故漏泄我語?”對曰:“開導不入,故以陛下語嚇之。冀其有懼,或當反善。”帝怒,出為谷州刺史,又左授交州都督。后承乾逆,事與侯君集相連,稱遣君集將金帶遺正倫,由是配流州。

  [注](1)起居注:指侍從皇帝,記錄皇帝言行的官員。(2)封事:古時臣下上書奏事,防有泄露,用袋封緘,稱為封事。

  (《舊唐書•列傳二十•杜正倫》)

  1、 對下列句子中加橫線的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甚為當時稱美                稱:稱道

  b非朕獨私于行能者            私:有私心

  c臣職當修起居注              當:掌管

  d但全無令譽                  令:美好

  2、 下列句子中加橫線的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以秀才擢第               擢第:科舉時代考試登第

  b言存左史                 左史:官名,唐代左史修記事

  c咸上封事稱旨             稱旨:稱贊國君的心意

  d承乾抗表聞奏             抗表:抵制君命或廷議,上疏進諫

  3、 下列兩組句子中加橫線意思的解釋,判斷正確的一項是

  ①知卿能敦直道 ③以卿忠直,朕今舉卿

  ②非直當今損于百勝                   ④君舉必書,言存左史

  a①與②相同,③與④也相同

  b①與②相同,③與④不同

  c①與②不同,③與④相同

  d①與②不同,③與④也不同

  4、 唐太宗認為杜正倫,“忠直”,下面四句話中不屬于這一看法的一句是(  )

  a臣職當修起居注,不敢不盡愚直。

  b陛下一言乖于道理,則千載累于圣德。

  c與御史大夫韋挺、秘書少監虞世南、著作郎姚思廉等咸上封事

  d故輒輟卿于朕,以匡太子。

  5、 下列敘述不符合原文意的一項是

  a、杜正倫因魏征的推薦踏上仕途,并受到唐太宗的賞識和信任。唐太宗鼓勵他不要辜負魏征的舉薦,努力做好本職工作。

  b、杜正倫等人給皇帝的奏疏,深合唐太宗的心意,因而受到嘉獎。唐太宗希望他們經常這樣做,以免除他的危亡之憂。

  c、杜正倫接受了唐太宗交給的教導太子的重任,多次勸諫太子。然而,這不但毫無效果,還惹得太子抗表聞奏,太宗因此大為惱火。

  d、杜正倫得罪了唐太宗以及太子,又受到太子圖謀背叛事件的牽連,“忠直”不復薦在,最后落得個“配流州”的結果。

  6、 把文言文閱讀材料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

  (1) 故輒輟卿于朕,以匡太子。

  譯文:                                                        。

  (2):冀其有懼,或當反善。

  譯文:                                                        。

  答案:

  1b(偏愛)

  2c (符合國君的心意)

  3d(⑴正直⑵通“只”只是⑶推舉⑷舉動)

  4b(這是杜正倫的話,意思是說國君的每一句話對圣德都有影響,不能說錯話)

  5a(不要辜負唐太宗的舉薦)

  6①所以就暫時讓你離開我的身邊而去輔助太子

  ②希望他害怕,或許反而有好處

  參考譯文

  杜正倫,隋仁壽中與兄杜正玄、杜正藏都考上了秀才。在隋代,考取秀才的一共才十幾個人,而杜正倫一家就出了三個秀才,很為當時的人稱道。

  貞觀元年,尚書右丞相魏征上表推薦杜正倫,認為古今以來難有人比得上他,于是杜正倫被提拔授予兵部員外郎之職。太宗對杜正倫說:“我現在讓推薦有品行有才干的人,并不是我偏愛這種人,而是因為他們對百勝有好處。我對于宗族親屬以及功臣舊交中的品行才干不佳的人,自始終沒有任用他們。因為你忠誠正直,我現在任用你,你應當努力工作,和我的任用相符。”

  貞觀二年,杜正倫被授給事中兼知起居注的官職。太宗曾對侍臣們說:“我每天上朝,每講一句話,都要想一想這話對老百勝有沒有好處,所以就不能多說。”杜正倫進諫說:“君王舉動一定要記下來,這些存留在左史官那里,我的職分是掌管撰寫起居注,不敢不盡自己的正直。陛下如果有片言只語違背道理,那么千年以后都會連累圣德,并不只是對現在的百勝有損害,希望陛下慎重對待它。”太宗聽了杜正倫的話很是高興,賜給杜正倫二百段絹。

  貞觀四年,杜正倫連續升官做到中書侍郎。貞觀六年,杜正倫與御史大夫韋挺、秘書少監虞世南、著作郎姚思廉等人一起上書奏事,很符合國君的心意,太宗就為他們設宴,并趁機對他們說:“我經過觀察自古以人臣忠于君主的事情發現,人臣如果遇到開明的君主,就能夠竭盡忠誠對君主加以規勸諫諍,至于像龍逢、比干這樣的忠貞之臣,竟然免不了被加刑殺戮。做國君不容易,做人臣則極難。我又聽說龍可以馴養,但它喉下有逆鱗,要是碰到它,龍就會殺人。國君也有逆鱗,你們竟不躲避,而且還敢于去碰它,觸它,每每進獻封事。如果能經常這樣,我哪里還有什么危亡的憂慮!”不久,杜正倫雙擔任散騎常侍,兼攝太子右庶子。太宗對杜正倫說:“國家的太子,自古以來都很被重視,一定選擇有道德的人作為他的輔助。現在太子年紀幼小,志向思想還沒有確定,我如果能夠早晚都見到他,還能夠隨時隨事對他加以告誡約束,現在已經把監國委托給他,(我卻)不在他身邊,我知道你志向大,胸懷寬,有操守,恭謹誠實,能夠勉勵正直道義,所以就暫讓你離開我的身邊而去輔助太子,你應該知道這個委任的分量。”杜正倫在兩宮出入,參與主管機要秘密,因影響治理而很受贊許。當時,太子承乾腳有疾患,不能上朝進見,喜歡親近眾小人。太宗對正倫說:“我兒子雖然腳有毛病,但還是可以做些事情的,不過他沒有美好的聲譽,沒有聽說他愛賢好善,他私下邀請接近的多是地位不高的人,你要好好觀察他。如果教導他他不聽,必須告訴我。”杜正倫多次勸諫,太子不接受,他就把太宗說的話告訴太子。太子上表把這事報告了太宗。太宗對杜正倫說:“為什么把我的話告訴太子?”杜正倫回答說:“我開導他,他不接受,所以就用陛下的話來嚇唬他,希望他有所害怕,或許會回到善良。”太宗很生氣,把杜正倫逐出朝廷,讓他擔任谷州刺史,接著又降為交州都督。后來承乾圖謀叛逆,事情牽涉到侯君集,說派侯君集將金帶送給杜正倫,因此被發配流放到州。

  馬周

  馬周字賓王,博州茌平人。少孤,家窶狹。嗜學,善《詩》、《春秋》。資曠邁,鄉人以無細謹,薄之。武德中,補州助教,不治事。刺史達奚恕數咎讓,周乃去,客密州。趙仁本高其才,厚以裝,使入關。留客汴,為浚義令崔賢所辱,遂感激而西,舍新豐,逆旅主人不之顧,周命酒一斗八升,悠然獨酌,眾異之。至長安,舍中郎將常何家。

  貞觀五年,詔百官言得失。何,武人,不涉學,周為條二十余事,皆當世所切,太宗怪問何,何曰:“此非臣所能,家客馬周教臣言之。客,忠孝人也。”帝即召之,間未至,遣使者四輩敦趣。乃謁見,與語,帝大悅,詔直門下省。明年,拜監察御史,奉命稱職。帝以何得人,賜帛三百匹。

  周善敷奏,機辯明銳,動中事會,裁處周密,時譽歸之。帝每曰:“我暫不見周即思之。”岑文本謂所親曰:“馬君論事,會文切理,無一言損益,聽之,令人忘倦。蘇、張、終、賈正應比耳。然鳶肩火色,騰上必速,恐不能久。”俄遷治書侍御史,并知諫議大夫,檢校晉王府長史。十八年,遷中書令。時置太子司議郎,帝高其除。周嘆曰:“恨吾資品妄高,不得歷此官。”帝征遼,留輔太子定州。及還,攝吏部尚書,進銀青光祿大夫。帝嘗以飛白書賜周曰:“鸞鳳沖霄,必假羽翼;股肱之寄,要在忠力。”

  周病消渴連年,帝幸翠微官,求勝地為構第,每詔尚食具膳,上醫使者視護,躬為調藥,太子問疾。疾甚,周取所上奏章悉焚之。曰:“管、晏暴君之過,取身后名,吾不為也!”二十二年卒,年四十八,贈幽州都督,陪葬昭陵。

  1、 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語的意義,與現代漢語不同的一項的是( )

  a遂感激而西,舍親豐                b貞觀五年,詔百官言得失

  c拜監察御史,奉使稱職              d求勝地為構第

  2、 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的詞的意義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組是(  )

  a周乃去,客密州

  荊軻知太子不忍,乃遂私見樊於期

  b周為條二十余事

  吳廣素愛人,士卒多為即用者

  c我暫不見周即思之

  張良出,要項伯,項伯即入見沛公

  d每詔尚食具膳

  每至于族,吾見其難為,怵然為戒

  3、 下列各句括號中是補出的省略成分,不正確的一項是(  )

  a周乃去,客(于)密州                b 至長安,舍(于)中郎將常何家

  c太宗怪問(于)何                    d時譽歸(于)之

  4、 以下六句話分別編為四組,全都說明馬周有才德的一組是(  )

  ①資曠邁

  ②悠然獨酌,眾異之

  ③周為條二十余事,皆當世所切

  ④客,忠孝人也

  ⑤周善敷奏,機辯明銳

  ⑥管、晏暴君之過,取身后名,吾不為也

  a①④⑥       b ③⑤⑥         c①②⑤            d②③④

  5、 下列敘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 )

  a馬周年輕時曾任州助教,雖不善處理人際關系,但得到趙仁本的賞識,于是被舉薦到長安去任職。

  b馬周替中郎將常何寫了一篇切中時務的奏章,深得太宗贊賞,太宗于是下詔馬周入值門下省,并賞賜他三百匹絲帛。

  c馬周善于陳述奏章,且能切中要害,處理問題周密,當時有很高的聲譽。岑文本認為他論事切合情理,文采洋溢,使之聽之忘卻疲倦,并把他比作蘇秦、張儀、張軍、賈誼。

  d馬周患病多年,太宗經常派御醫前往看護,并讓太子親自為他調藥。馬周感激涕零,臨終反把所有奏章焚毀,不愿以此博取身后的名聲。

  6、 把文言文閱讀材料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

  (1) 趙仁本高其才,厚以裝,使入關。

  譯文:                                           

  (2) 恨吾資品妄高,不得歷此官。

  譯文:                                            

  答案

  1、 a(內心悲憤不已。)

  2、 d(a于是,連詞; b替,給,介詞; c就,副詞;d 常常、經常;/每逢,每次。)

  3、 d(沒有省略。)

  4、 b 個性; 不為人所理解的表現; 不是才德。)

  5、 c( a馬周是無可奈何之下去長安,并不是去做官; b三百匹絲帛是賞賜給常何的; d太宗親自為馬周調藥。)

  6、 (1)趙仁本推崇他的才氣,給他準備了很多行裝,讓他進關。

  (3) 只遺憾我資質、品格不夠,不能當上這個官職。

  參考譯文:

  馬周字賓王,是博州茌平人。他年幼時死去父母成為孤兒,家里貧窮拮據。他十分喜愛學習,精通《詩經》、《春秋》。性格開朗豪邁,鄉里的人都認為他不講究小節,看不起他。武德年間,州里的助教一官無人,他補職任官,事情治理行不好。刺史達奚恕常常責怪他,馬周于是離去,客居到密州。趙仁本推崇他的才氣,給他準備了很多行裝,讓他進關。馬周途中客住汴州時,被浚儀縣令崔賢侮辱,于是心中悲憤不已,又向西走,住在新豐,旅店的主人不照顧他,馬周就要了一斗八升酒,悠閑地在那兒自斟自飲,眾人對此都感到奇怪。他又到了長安,住在中郎將常何家中。

  貞觀五年,唐太宗下詔百官談論朝政得失。常何是一個武將,沒有什么學問,馬周為他分列條目寫了20多件事,都是切中時務的,太宗感到奇怪,便問常何,常何說:“這不是我所能想出來的,家中的門客馬周教我這樣說。這個門客,是個忠厚孝義之人。”唐太宗就召見馬周,過一會兒還未到,太宗接連派使者去敦促四次了。等到馬周前來拜見,太宗與他談話談得非常高興,下詔讓他入值門下省。第二年,又拜馬周為監察御史,馬周恭敬地接受了命令,而且勝任這一職務。唐太宗因為常何而行到馬周這個人才,就賜給常何三百匹絲帛。

  馬周善于陳述奏章,機敏、辯證、清晰、深入,切中要害,處理問題周密,當時有很高的聲譽。太宗常說:“我一時不見馬周就想他。”岑文本對他親近的人說:“馬周論事,文采洋溢,切合情理,沒有一字可以增刪,聽起來洋洋灑灑,能使人忘卻疲倦。蘇秦、張儀、終軍、賈誼正是這樣啊。然而他兩肩上聳,面有火色,向上升官一定很快,只是恐怕不能活得長久。”沒過多久,馬周升任治書待御史,兼諫議大夫職務,代理晉王府長史。貞觀十八年,他又升遷中書令。當時設置太子司議郎,唐太宗抬高了此官的官階。馬周感嘆道:“只遺憾我資質、品格不夠,不能當上這個官職。”唐太宗遠征遼東,留馬周在定州輔佐太子。等到太宗回來,馬周又擔任吏部尚書,晉升銀青光祿大夫。唐太宗曾經用飛白書賜給馬周,上面寫著:“鸞鳳直沖霄漢,一定要憑借羽翼;輔佐所要寄托依靠的,關鍵在于盡忠盡力。”

  馬周患消渴病多年,太宗親自到翠微宮去,尋找好地方為他建造宅第,經常讓御廚為他備飯,御醫前去看護,唐太宗又親自為他調,太子也前去探視。病更重時,馬周就把原來上的奏章全部燒掉,他說:“管仲、晏子顯露君主的過失,博取身后的名聲,我不這樣做。”貞觀二十二年,馬周去世,年僅48歲。唐太宗追贈他為幽州都督,陪葬在昭陵。

  戴進

  明畫手以戴進為第一,進,字文進,錢唐人也。宣宗喜繪事,御制天縱。一時待詔有謝廷循、倪端、石銳、李在,皆有名。進入京,眾工妒之。一日,在仁智殿呈畫,進進《秋江獨釣圖》,畫人紅袍垂釣水次。畫惟紅不易著,進獨行古法入妙。宣宗閱之,廷循從旁跪曰:“進畫極佳,但赤是朝廷品服,奈何著此釣魚!”宣宗頷之,遂麾去余幅不視。故進住京師,頗窮乏。

  先是,進,鍛工也,為人物花鳥,肖狀精奇,直倍常工。進亦自得,以為人且寶貴傳之。一日,在市見金者,觀之,即進所造,憮然自失。歸語人曰:“吾瘁吾心力為此,豈徒得糈?意將托此不朽吾名耳,今人爍吾所造亡所愛,此技不足為也。將安托吾指而后可?”人曰:“子巧托諸金,金飾能為俗習玩愛及也、婦人御耳。彼惟煌煌是耽,安知工苦?能徒智于縑素,斯必傳矣。”進喜,遂學畫,名高一時。

  然進數奇,雖得待詔,亦坎坷亡大遇。其畫疏而能密,著筆澹遠,其畫人尤佳,其真亦罕遇云。予欽進,鍛工耳,而命意不朽,卒成其名。

  注1、 天縱:上天所放任,上天賦予并任他充分發揮才能。2、待詔:官名,地位低微,以一技之長入宮聽候皇帝命令使喚。3、御:使用。

  1、下列加點詞的解釋,錯誤的是(  )

  a畫惟紅不易著         著:使顏色附在紙上

  b遂麾去余幅不視       麾:揮手

  c亦坎坷亡大遇         遇:皇帝的賞識

  d其真亦罕遇云         真:的確,真是

  2、下列加點的詞的解釋,錯誤的一項是(  )

  a畫人紅袍垂釣水次       水次:水邊

  b御制天縱               御制:宣宗的賞識

  c命意不朽               命意:命題立意

  d然進數奇               數奇:命運不好

  3、下列加點字所表示的意思不同的一組是(  )

  a畫惟紅不易著         b意將托此不朽吾名耳

  彼惟煌煌是耽           此技不足為也

  c將安托吾指而后可     d將安托吾指而后可

  安知工苦               而命意不朽

  4、下列全是寫戴進畫藝精湛的是(  )

  ①其畫疏而能密,著筆澹遠

  ②進獨得古法入妙

  ③其事亦罕遇云

  ④肖狀精奇,直倍常工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5、下列對文意的理解,錯誤的一項的(  )

  a戴進在制作金銀器和繪畫兩方面都取得了較高成就。

  b戴進所以放棄制作金銀器是因為金銀器只供小孩婦女使用。

  c戴進所以“頗窮乏”,是因為他“畫人紅袍垂釣水次”而惹惱了皇帝。

  d戴進能成為名畫家是由于他立定了傳名后世的志向。

  7、 把文言文閱讀材料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

  (1) 肖狀精奇,直倍常工。

  譯文:                                             

  (2) 吾瘁吾心力為此,豈徒得糈?

  譯文:                                              

  答案

  1、 d(戴進的真跡)

  2、 c(立下大志)

  3、 d(前者和“后”連用,表示連接;后者表示轉折,相當于“卻”)

  4、 a(注意是指“畫藝”)

  5、 b(戴進放棄制作金銀器,是因為他看見別人毀了他的作品)

  6、 (1)模擬行形神畢肖十分精奇,其價值超過一般鍛工制品的一倍。

  (2)我為制作這東西耗盡了心血,哪里是僅僅為換飯吃呢?

  參考譯文:

  明代畫家以戴進為第一名,戴進,字文進,杭州人。明宣宗喜歡繪畫,他繪制的畫充分發揮了上天賜予他的才能。當時,他身邊的待詔有謝廷循、倪端、石銳、李在,都有名氣。戴進入京城,畫家們妒忌他。一天,在仁智殿呈畫給皇上,戴進呈上的是《秋江獨釣圖》,畫中人穿著紅袍在水邊垂釣。繪畫唯有紅顏色不易著,戴進獨自得到古法的妙處。明宣宗觀賞它。謝廷循在旁邊跪下對皇帝說:“戴進的畫非常美,但是赤紅色是朝廷高級官員的服色,怎么讓釣魚人穿紅袍呢?”宣宗點頭贊同,于是就用手一揮不再看戴進其余的畫。所以戴進住在京師,十分窮苦。

  戴進原先是首飾匠,他鍛制的人物花鳥,模擬得形神畢肖十分精奇,其價值超過一般鍛工制品的一倍。戴進自己很得意,以為人們一定十分看重而流傳下去。一天,在集市的熔金人那里,看到的首飾,就是戴進打制的,頓時感到悲傷失意。回來他對人說:“我為制作這些東西耗盡了心血,哪里僅僅為了換飯吃呢?心想借首飾使我的名字不朽啊。如今他們銷毀我制造的首飾一點不愛惜,這種手藝不值得再做下去了。今后我將干什么工作才行呢?”人們對他說:“你那巧妙的技術放在金銀首飾上,首飾只供世人把玩及小孩婦女裝飾而已。他們只沉溺于首飾的輝煌光亮,哪里了解制作人的辛苦?你若能把手藝移以素絹上作畫,這樣一定能流傳下去的。”戴進高興極了。就學畫畫,當時名聲很高。

  然而戴進命運不好,雖然得到等詔官位,但前途坎坷不平,沒有得到皇帝的恩遇。他的畫在疏淡的幾筆中能細致的描摩事物,用筆清淡幽深。他畫人物尤其美,他的真跡也很少看見了。我欽佩戴進,一個首飾匠,卻立下不朽志向,最終出了名。

  劉安世

  劉安世,字器之。父航,終太仆卿。(安世)登進士第,不就選,從學于司馬光,咨盡心行已之要。光教之以誠,且今自不妄語始。遷起居舍人,兼左司諫,進左諫議大夫。安世儀狀魁碩,音吐如鐘。初除諫官,未拜命,入白母曰:“朝廷不以安世不肖,使在言路。倘居其官,須明目張膽,以身任責。脫有觸忤,禍譴立至。主上方以孝治天下,若以老母辭,當可免。”母曰:“不然,吾聞諫官為天下諍臣,汝父平生欲為之而弗得,汝幸居此地,當捐身以報國恩,正得罪流放,無問遠近,吾當從汝之所。”于是受命。在職累歲,正色立朝,扶持公道。其面折廷爭,或帝盛怒,則執簡卻立,伺怒稍解,復前抗辭。旁侍者遠觀,蓄縮悚汗,目之曰“殿上虎”,一時無不敬懾。家居未嘗有惰容,久坐身不傾倚。作字不草書,不好聲色貸利。其忠孝正直,皆則像司馬光。年既老,群賢調喪略盡,巋然獨存,而名望益重。梁師成用事,心服其賢,求得小吏吳默嘗趨走前后者,使持書來,啖以即大用。默因勸為子孫計,安世笑曰:“吾若為子孫計,不至是矣。吾欲為元全人,見司馬光于地下。”還其書不答。

  (《宋史》)卷三百四十五)

  注:元,宋哲宗年號。

  1、 對下列句子中加點安的解釋,錯誤的一項是( )

  a咨盡心行已之要          咨:詢問。

  b遷起居舍人,兼左司諫    遷:升官。

  c初除諫官,未拜命        除:免職。

  d啖以即大用              啖:利誘。

  2、 下列加點詞古今意義相同的是(  )

  a朝廷不以安世不肖,使在言路

  b巋然獨存,而名望益重

  c倘居其官,須明目張膽

  d梁師成用事

  3、 對下列加點詞的意思,判斷正確的是( )

  光教以誠          或帝盛怒,則執簡卻立

  啖以即大用        或師焉,或不焉

  a①和②相同,③和④不同。   b①和②不同,③和④也不同。

  c①和②相同,③和④也相同。  d①和②不同,③和④相同。

  4、 以下六句話,分別編為四組,全都說明劉安世忠孝正直的一組是(  )

  ①登進士第,不就選

  ②主上方以孝治天下,若以老母辭,當可免。

  ③其面折廷爭,或帝盛怒,則執簡卻立。伺怒稍解,復前抗辭。

  ④家居未嘗惰容,久坐身不傾倚。

  ⑤還其書不答。

  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①④⑤     d③④⑥

  5、 下列敘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  )

  a初任諫官尚未接受任命時,劉安世認為任諫官要有膽識,敢于伸張正義而無所畏懼,這樣容易惹禍遭貶,因此稟告母親,不愿就職。

  b劉母認為諫官是天子的重臣,其夫生前竭盡全力而沒能做好,鼓勵其子捐身以報朝廷大恩。

  c劉安世任諫官多年,敢于主持公道,朝廷之上人人敬畏,到了老年,名望更加顯赫。

  d本文三次提到司馬光,目的是寫劉安世在司馬光的教誨和精神感召下,捐身報國,是一個忠孝正直的道德完美的人。

  6把文言文閱讀材料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

  (1) 登進士第,不就選。

  譯文:                                         

  (2) 正得罪流放,無問遠近,吾當從汝之所。

  譯文:                                         

  答案

  1、 c(拜官授職)

  2、 b(a指任諫官; c指有膽識,敢作敢為; d指當權。)

  3、 a(以介詞,都解作“用”。或,有時;有的人。)

  4、 d(②劉安世向母親說的不就任的托辭; ⑤寫他在家時沒有懈怠的面容,久坐而不傾身依靠)

  5、 b(劉安世的父親一生都想做諫官卻沒能做成,最終只任太仆卿。)

  6、 (1)(劉安世)中了進士,卻沒有去參加銓選。

  (2)縱使遭罪被流放,不論遠近,我一定會隨著你去。

  參考譯文:

  劉安世,字器之,父親劉航,最后任太仆卿。劉安世考中了進士,沒有去參加銓選,向司馬光求學,詢問盡心行已的要旨。司馬光用誠信來教導他,并要求他從不說假話開始。授官任起居舍人兼左司諫,后又晉升為左諫議大夫。安世身材魁偉,容貌端莊,聲如洪鐘。起初任命為諫官,還未受命,回到家里對母親說:“朝廷不因為我安世不賢,讓我任諫官。倘若就任這個官職,那就要有膽識也敢于伸張正義而無所畏懼,以自己的生命來擔負起職責。如果冒犯了皇上,災禍貶官就會立刻到來。皇上正以孝道治理天下,如果說我以母親年老為托辭,應當可以避免任此官職。”母親說:“這就不對了。我聽說諫官是皇上面前的敢于直言諍諫的重臣,你父親一生都想做這樣的官卻未能做到,而你有幸任此官職,你應當獻出生命來報效國家的大恩。縱使遭罪被流放,不論遠近,我一定會隨你去的。”(安世)于是接受了官職。他在職多年,神色嚴肅立于朝廷之上,主持公道。他當面指斥,在朝廷上諫爭,有時碰上皇上大怒,(他)就握著手板退一步站立,等皇上怒氣稍解,再上前爭辯。旁邊陪侍的人在遠觀看,縮著頭害怕得身上冒汗,把他稱作“殿上虎”,一時間沒有人不敬仰他。在家中居住時也從沒有懈怠的面容,坐了很久也不會側身倚靠。寫字從不用草書,不喜歡歌舞女色珍寶財富。他忠孝正直,都是效法司馬光。年老以后,朝廷上的各位賢人差不多死光了,(而他)巋然獨立于朝廷上,并且名望更加顯赫。(宦官)梁師成把持朝政,心中嘆服他的才德,找到一個安世身前身后奔走的名叫吳默的小吏,讓他帶一封信給安世,用封大官來引誘他。吳默勸他為子孫們考慮,安世笑著回答:“我如果要為子孫考慮,就不會是這樣子。我想做元年間的完人,好到九泉之下見我老師的司馬光。”退還了梁思成的信不予理睬。

2023屆高考語文第二輪文言文專項復習教案(精選2篇) 相關內容:
  • 高考語文必考重點知識點(通用2篇)

    魯迅,原名周樹人,字豫才,我國現代偉大的文學家、思想家、革命家,中國現代文學的奠基者,新文化運動的主將。他的主要作品如下。(1)散文集一部:《朝花夕拾》(1928、原名《舊事重提》)。(2)散文詩集一部:《野草》(1927)。...

  • 2023全國卷高考語文必背知識點(精選2篇)

    17.云銷雨霽,彩徹區明。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王勃《滕王閣序》)18.漁舟唱晚,響窮彭蠡之濱;雁陣驚寒,聲斷衡陽之浦。(王勃《滕王閣序》)19.古之學者必有師。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

  • 2023年高考語文知識點(通用14篇)

    文學常識:①朱自清(1898~1948),原名自華,字、,號秋實。祖籍浙江紹興。朱自清是詩人、散文家、學者,又是民主戰士、愛國知識分子。毛澤東稱他、。②郁達夫(1896~1945),原名郁文,現代小說家、散文家,浙江富陽人。...

  • 全國卷高考語文文言文重點知識點(精選2篇)

    傳記文學中常見文言實詞歸類一、官位升遷、任免(1)辟:征召(2)遷:升官(3)拜:任命,授給官職(4)舉:舉薦(5)擢:提拔選拔(6)調:調任(7)累遷:多次提升(8)徙:改任(9)拔:提拔 (10)除:任命授職(11)轉:改任(12)攝:代理(13)署:委任、代...

  • 2023年山東春季高考語文知識點(精選2篇)

    2、兼稱幾項如《游褒禪山記》四人者,廬陵蕭君圭君玉,長樂王回深父,余弟安國平父、安上純父,前兩人兼稱籍貫、姓名及字,后兩人先寫與作者關系,再稱名和字。3、古代謙辭(1)表示謙遜的態度,用于自稱。...

  • 2023年高考語文總復習知識點(通用3篇)

    一、詞語在文中的作用在文章內容上的作用1. 內涵豐富的詞語體現文章的思想和情感。2. 聯接性詞語對文章內容和要點有提示作用。3. 指代性詞語能確定相關內容的位置和范圍。...

  • 2023全國卷高考語文知識點整理(精選2篇)

    重點詞語解釋1、 賈人夏則資皮(積蓄,儲備。這里作準備)2、吊有憂(慰問)3、當室者死(指嫡子,正妻所生的長子)4、支子死(庶子,指妾所生的兒子)5、踐辭曰(推辭)6、越四封之內(疆界)7、其有敢不盡力者乎(副詞,表詰問,同豈,難道)8、旅進旅...

  • 高考語文課外知識點總結(精選2篇)

    1、我國最古老的文學體裁是 詩歌 。2、女媧補天這則神話出自 《淮南子》 。3、被稱為古今語怪之祖的作品是 《山海經》 ,《精衛填海》的故事里, 精衛是一 只鳥 。...

  • 2023年全國高考語文知識點(精選3篇)

    語文答題公式(一)某句話在文中的作用:1、文首:開篇點題;渲染氣氛(散文),埋下伏筆(記敘類文章),設置懸念(小說),為下文作輔墊;總領下文;2、文中:承上啟下;總領下文;總結上文;3、文末:點明中心(散文);深化主題(記敘類文章文章);照應開...

  • 福建2023春季高考語文知識點(精選2篇)

    離騷 、1、文學常識屈原(約公元前340-約前278),戰國時期楚國人,偉大的愛國詩人、政治家,楚辭的創立者和代表作者。《離騷》是屈原的代表作,370多句,2400多字,為中國古代最長的政治抒情詩。《離騷》又常被舉作屈原全部作品的總稱。...

  • 2023高考語文必修二知識點總結(精選2篇)

    赤壁賦1、詞語:窈窕:指女子步行緩慢的樣子。少焉:不多一會兒。釃酒:斟酒。馮虛:馮,通憑,凌空之意。愀然:憂愁的樣子。舳艫、橫槊、賦詩、麋鹿、扁舟徘徊、斗牛、扣舷、桂棹、幽壑江渚、扁舟、相屬、蜉蝣、肴核狼籍、相與、枕藉、嫠...

  • 山東春季高考語文必備知識點(精選2篇)

    1、一星期為七天最早來自哪里?( C )A、古羅馬 B、古埃及 C、古巴比倫 D、古印度2、執子之手,與子偕老的出處?( A )A、《詩經》 B、《春秋》 C、《楚辭》 D、《孟子》3.推敲的典故源于唐代詩人( B )癡迷于吟詩煉字的故事。...

  • 高考語文必記必備知識點(精選2篇)

    現代文答題模式1.開放型試題:評+引+析+結2.談看法或補敘結尾:感悟+引申3.原因題:客觀原因+主觀原因4.詞語的表達作用:形象性+感情性+精確性+結構性5.聯想感悟型:A.感:根據文本,聯系全文B.悟:聯系實際,結合自身,另舉一例,提出建...

  • 高考語文詩歌鑒賞必背重點知識點(通用2篇)

    詩歌鑒賞題答題技巧1、認真研究古詩的題目,有的題目實際上就概括了詩的主要內容。或者給你理解該詩提供了感情基調。2、仔細閱讀全詩,注意詩中出現的意象(即描寫的對象),調動常識儲備,揣摩形象的象征意味。...

  • 高考語文必備重點知識點(通用2篇)

    文學常識:①朱自清(1898~1948),原名自華,字、,號秋實。祖籍浙江紹興。朱自清是詩人、散文家、學者,又是民主戰士、愛國知識分子。毛澤東稱他、。②郁達夫(1896~1945),原名郁文,現代小說家、散文家,浙江富陽人。...

  • 高三語文教案
主站蜘蛛池模板: 欧美性猛交xxxx乱大交丰满 | 神马久久亚洲 | 青青草国产 | 韩国av自拍| 在线看一级片 | 国产小视频在线观看免费 | 亚洲精品日韩中文字幕久久久 | 亚洲伦理视频在线观看 | 欧美日本视频在线观看 | 国产不卡一区二区视频 | 亚洲色大成网站WWW国产 | 精品国产天线2024 | 日本在线观看黄 | 午夜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视频 | 国产老女人乱淫免费 | 中文字幕V亚洲日本在线 | 成人动漫网站入口 | 午夜视频大全 | 日本欧美专区 | 日本免费不卡一区二区 | 欧美一a一片一级一片 | 欧日韩不卡在线视频 | 国产一级www| 国产精品三p一区二区 | 在线看亚洲十八禁网站 | 含羞草亚洲AV无码久久精品 | 日韩射射 | 亚洲一个色 | 九九热国产精品视频 | 国产露脸国语对白在线 | 操人视频免费 | 久久99国产综合精合精品 | 国产成人高清精品免费 | 亚洲欧美一区在线观看 | 在线看片一区 | 国产女人十八毛片A级毛片 ass日本丰满熟妇pics | 麻豆一区二区99久久久久 | 九九精品成人免费国产片 | 久久综合区 | 久青草视频在线观看 | 四川少妇BBB凸凸凸BBB按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