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設計過程、原則及評價3.3 設計的評價
第3章 設計過程、原則及評價
3.3 設計的評價
(姓名:蔣建波 學校:長安一中 郵編:710100)
【教材版本】
通用技術必修1《技術與設計1》(江蘇教育出版社)
【設計理念】
1.在教學中充分體現學生自主學習、自我發展的技術素養。
2.體現學生為教學的主體,教師為教學的組織者的新教學理念。
3.以“關注全體學生的發展,著力提高學生的技術素養,注重學生創造潛能的開發,加強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這樣的理念來實施教學,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使學生在被關注、關心、關懷的環境中得到發展。
【教材分析】
1.知識結構分析
設計的評價”是蘇教版《技術與設計1》第三章“設計過程、原則及評價”中的第三節,內容包括:對設計過程的評價;對設計最終產品的評價;設計的評價與設計的交流。
本節內容建立在本章“設計的一般過程”和“設計的一般原則”的基礎上,即“評價”與“過程”、“原則”聯系緊密,“原則”是評價的標準,“過程”是評價的內容之一。學習設計的評價,使學生不但走進了生活,拓展了心理空間,而且還延伸了觀察、想象、思考和創造的空間。通過學習者的主動學習、生成學習和教師的嵌入式教學以及學習小組成員間的交流與合作,學習者親身體驗到從識別目標到提出和達到目標的全過程。因此,本節的學習具有總結性意義。本章與后續各章節屬于“總”與“分”的關系。通過本節的學習,能使學生對“設計的評價”有一個整體的認識,并自覺把評價的意識和方法運用到后續的學習中。本節主要學習設計的評價,在教學過程中,引導他們從生活中的設計事例出發,教師通過創設情境,使積極主動的參與在教學活動中。
課時安排:2課時。
2.知識發生發展過程分析
《設計的評價》主要闡述了設計可以依據一定原則、采用一定的評價方式來改進和完善設計,追求的是使設計更科學更合理。遵從一般準則,這些準則是指導設計過程和進行設計評價的基本準則。這些準則為后期深化理解和學習設計過程的各個主要環節起到引導和指南作用。
3.知識學習意義分析
學生通過本節的學習,學生會感受到對設計進行有效的評價可以使設計者樹立質量管理意識、強化質量管理、高質量完成設計任務具有重要作用。對全面認識和理解技術和設計有實際的引導意義。同時利用學到設計評價方法還有助于以發展觀和全局觀來指導自己日常的學習和生活活動。
【學情分析】
1.原有認知發展分析
學生缺乏對產品設計親歷感受的現實,使其對設計過程和結果進行有效的設計評價顯然缺乏認知和判斷基礎。所以本節課學習只能基于學生的現狀,結合案例從理論到實踐上讓學生對設計過程和設計結果經歷一次次從觀察已有產品設計(包含自己的設計作品)特點到貫穿設計全程的交流和評價實踐中,不斷認識、理解和掌握一般的設計評價方法。
2.原有知識結構分析
學生在了解了設計的一般原則的基礎上,能依據設計原則和生活常識進行設計評價,所以從學生的生活學習實際出發,以學生熟知和感興趣的產品設計案例為例,在課堂展開案例討論和學習,有助于強化和掌握設計的評價的基本方法和思想。
3.非認知因素分析
面對新課程,尤其是通用技術,學生基本處于相同的起跑線,大家都表現出極大的興趣,都有一股躍躍欲試的熱情,因此,教師應帶著“關注全體學生的發展,著力提高學生的技術素養,注重學生創造潛能的開發,加強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這樣的理念來實施教學,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使學生在被關注、關心、關懷的環境中得到發展。通過設計的交流和評價,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提高審美情趣,學會多角度地思考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