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技術部分知識點總結(jié)
1、技術的內(nèi)涵:技術是指人類為了滿足社會需要,遵循自然規(guī)律,在長期利用、控制和改造自然的過程中,積累起來的知識、經(jīng)驗、技巧和手段,是人類利用自然、改造自然、創(chuàng)造人工自然或人工環(huán)境的方法、手段和技能的總合。
2、從本質(zhì)上看,技術是對客觀自然規(guī)律的應用,任何技術都必須符合自然規(guī)律,這就是技術的自然屬性。
3、技術的產(chǎn)生、發(fā)展和應用要受社會條件的制約。
4、技術是綜合知識的結(jié)晶,技術具有很強的綜合性。
5、科學是技術的基礎,技術是科學的應用;技術發(fā)展又為科學研究提供了必要的技術手段。
6、專利具有三個特性:獨占性。時間性。地域性。
7、專利的種類有三種:發(fā)明專利。外觀設計專利。實用新型專利。
8、設計的基本原則:(熟背!)
①科學性原則 ②實用性原則 ③創(chuàng)新性原則 ④安全性原則 ⑤經(jīng)濟性原則 ⑦美觀性原則。美感:動感。節(jié)奏感。方向感。比例(是圖樣個中的圖形與其實物相應要素的線性尺寸之比)。⑧可持續(xù)發(fā)展原則
粗實線:可見輪廓線
細實線:尺寸線及尺寸界限;剖面線;引出線
虛線:不可見輪廓線
細點劃線:軸線或?qū)ΨQ中心線
9、尺寸的三要素:①尺寸界線用細實線繪制,并有圖形的輪廓線、軸線或?qū)ΨQ中心線處引出。也可以借用圖形的輪廓線、軸線或?qū)ΨQ中心線作尺寸界線。②尺寸線用細實線繪制,且不能用其他圖線代替;尺寸線終端一般用箭頭表示尺寸的起止。③尺寸數(shù)字表示機件的真實大小(單位為毫米時,在圖中不標單位),一般標注在尺寸線的上方,也可標注在尺寸線的中斷處。水平尺寸的,請保留此標記尺寸數(shù)字字頭朝上,垂直尺寸字頭朝左,傾斜尺寸字頭有朝上的趨勢。
10、常用的尺寸標注法:①標注角度尺寸時,尺寸界限沿徑向引出,尺寸線是以角度頂點為圓心的圓唬②標注直徑或半徑尺寸時,應在尺寸數(shù)字前分別加注符號“φ”“r”③在標注球面的直徑或半徑尺寸時,應在符號“φ”“s”前再加注符號“s”。
11、常用繪圖工具及用法:①常用的繪圖工具有丁字尺、三角板、圓規(guī)、分規(guī)、比例尺、曲線板、墨線筆等。②三角板長與丁字尺配合使用畫垂直線和傾角為15°倍數(shù)的斜線。
12、材料的性能:
⑴強度:①抗壓強度——材料承受壓力的能力。
②抗拉強度——材料承受拉力的能力。
③抗彎強度——材料對致彎外力的承受能力。
④抗剪強度——材料承受剪切力的能力。
⑵彈性
⑶韌性
⑷強度
⑸延展性
⑹其他:材料具備的物理性能還有耐久性、傳熱性、導電性等。
13、木工手工工具:①鋸子 ②刨子 ③鑿子 ④其他(斧頭,鉆子,羊角錘)
14、常用的畫線工具:①畫針 ②畫規(guī) ③樣沖 ④直角尺
15、技術測試一般存在于三個階段:①生產(chǎn)施工前的測試:如材料的性能測試、原料的質(zhì)量測試、建筑工程的測量準備等。②生產(chǎn)施工過程中的測試:如加工零件的尺寸與形狀檢測、部件的組合質(zhì)量與功能測試、工程的施工質(zhì)量檢查、食品藥品的配料成分檢測等。③生產(chǎn)成品的測試:包括各方面的質(zhì)量、功能和性能的測試等。
16、簡單的技術測試方法:①材料的抗彎強度測試 ②木材的橫紋方向和豎紋方向抗剪強度比較測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