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現問題
為了讓學生積極參與到教學活動中來,我給學生設計了教學情境(如準備一些我用電視卡刻錄的視頻),讓他們明白問題就在身邊,很自然地發現和提出生活中的問題。一、教學目標
1.明確發現問題的重要性。
2.初步掌握發現問題的一般途徑和方法。
二、教學重點和難點
重點:明確發現問題的重要性及主動在生活中發現問題和提出問題。
難點:能就生活中發現的問題提出問題。
三、教學準備
事先刻錄的視頻和課件
教學形式:將學生分成6個小組,每個小組討論后代表發言。
教學時間:1課時
四、教學過程
(一)發現問題的重要性
1.什么是問題?
生活中為我們所不知而需要解答的話題,這就是問題。
2.問題的分類:
問題有科學問題、社會問題、技術問題等。
問:“世界上第一個發明了體溫計的人是誰?”這是一個科學問題還是一個技術問題?
學生思考回答:科學問題。
科學問題主要是“是什么”“為什么”的問題。
“怎樣測量出人的體溫?”這個問題呢?——技術問題。技術問題主要是“怎么辦”的問題。
而像“毒品問題、大學生失業問題等”就是社會問題。
這節課我們討論的主要是技術問題。
3. 發現問題的重要性及問題的來源
愛因斯坦曾經說過:“提出一個問題比解決一個問題更重要”。這說明了發現與提出問題在科學研究中的重要性。同樣,發現與提出問題在技術活動中也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那么,在技術活動中,為什么發現問題那么重要呢?
這是因為:設計的過程,實際上就是尋找解決某個問題的途徑的過程。發現問題和提出問題是進行設計的前提,如果沒有發現問題、不能提出問題,設計便無從談起。另外,發現問題和提出問題的過程是極具創造性的過程,要想從平常的、已經習慣的事件中發現不平常的因素,這是很不容易的事,它比在現成的問題下尋求解決問題的方法更需要創造性思維。
問題是如何產生的呢?
第一種,人類生存活動中必然會遇到的問題。例如,為了解決如何清潔牙齒的問題,人們設計出了牙刷和牙膏。
第二,由別人給出問題,設計者必須針對問題尋求解決方案。例如,怎樣測量出人的體溫?這個問題是伽利略的朋友向伽利略提出的。為了解決這個問題,伽利略于1593年制作出了世界上第一支體溫表。
第三種,基于一定的目的由設計者自己主動地發現問題,并試圖解決它。
學生活動:閱讀案例“電話的發明”并思考:“貝爾的設計針對的是什么問題?這個問題從何而來?”
(二)發現問題的途徑與方法
1. 觀察日常生活
2.收集和分析信息
3.技術研究與技術試驗
這節課我們重點學習第一種途徑“觀察日常生活”。
(師)日常生活是我們存在的背景和基礎,它隱藏著很豐富的問題資源。如果我們用心觀察,肯定會發現一個個的問題,然后,才引發了一個個設計和發明的誕生。現在請大家觀看視頻。大家要注意的是在視頻中問題是怎樣被發現,又是怎樣被解決的。
教師播放事先收集的四段視頻“折疊杯子”、“啟蒙筷”、“濾毛貼”、“領帶架”。
師問:在日常生活中,你有過發現問題的經歷嗎?
請各小組討論以下問題。
“馬上行動”
曾經有人發現:
1.當人生病需要躺著用直吸管吸取杯中的飲料時,如果管子彎折了,就喝不到飲料;
2. 人們在喂嬰兒食物的時候不知道冷熱,會燙著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