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系統的基本組成與工作過程
第二節 控制系統的基本組成與工作過程教學目標:
1、 建立控制實施的工作過程(針對開環控制和閉環控制)的經驗或體驗。
2、 清楚一般控制系統的組成要素,熟悉簡單控制系統的工作過程。
3、 掌握控制過程的一般描述方法。
4、 感覺、體驗控制設計的一般思想方法和技術方法。
重難點:
1、 區別開、閉環信息流的傳遞方式。
2、 控制過程分析。
課時安排:
2課時。
知識提綱:
1、 控制系統組成:傳感器、控制器、執行器、被控對象。
2、 控制系統分類:開環控制系統、閉環控制系統。
3、 控制系統框圖:各環節、輸入量、輸出量。
教學思路:
1、 組成結構。
2、 開環分析。
3、 閉環分析。
4、 兩環比較。
5、 習題鞏固。
教學過程:
新課導入:
[師] 同學們好,上節課我們學習了第一節,從控制效果的角度對控制系統做了大概的了解。有些自動控制系統能扮演人的角色,完成一些功能。
同學們可能在電視里看過,或是親身經歷過,在一些高級的飯店,或是其它一些場合,有專門的服務員在門口替人開門:當客人靠近時,把門打開,客人通過后,再把門關上。有些飯店為了節省成本,不請專門負責開門的服務員,怎么辦?那就裝個自動門,這個自動門具有與這個服務員一樣的作用:沒人時,門關閉,有人靠近時,自動打開讓人通過,一段時間后自動關閉。這個門是怎樣實現這個功能的呢?或者說,自動門的工作過程是怎樣的呢?這個知識我們這節課就要學到。今天我們來學習第二節:控制系統的基本組成與工作過程。
新課教學:
[師] 自動門系統由四個子系統組成:傳感器、控制器、執行器(電動機)、被控對象(門)。
[師] 當有人到達門前某一距離時,傳感器感知,發出“有人”的信號,控制器接到傳感器傳來的信號后,經變換放大后傳給執行器(電動機),電動機根據傳來的開門信號轉動,門(被控對象)被打開,控制器保持開門信號延時設定的時間后,自動發出關門信號,電動機反轉,門重新關閉。與人類比,傳感器相當于眼睛,判斷有沒有人要通過;控制器相當于人腦,根據眼睛傳來的信號下達指令;執行器相當于人手,把門打開。上述的系統組成與工作過程,可用下圖表示(演示課件)。
[師] 下面我們再來比較一組控制,請同學們閱讀案例4-2 水箱水位控制,然后回答問題。
[師] 這二種控制實現的功能一樣嗎?
[生] ------
[師] 它們的組成分別是?
[生] ------
[師] 下面請一位同學來分析人工控制的工作過程。
[生] ------
[師] 再請一位同學分析自動控制的工作過程。
[生] ------
[師] 兩種控制的對比如下表(演示課件):
[師] 水箱水位控制系統的圖形描述框圖如下(演示課件):
[師] 比較兩個框圖,會發現有不同之處,在哪?
[生] 結構不一樣,一個有回路,一個沒有。
[師] 在案例4-1中,信息總是自輸入端單向傳至輸出端,不存在信息逆向流動;而案例4-2中則不然,除上述過程外,還要將輸出信息反傳給輸入端(比較環節),存在信息逆向流動。這就是說,案例4-2比4-1多了一個信息傳遞過程。
[師] 案例4-2中,信息流經一個閉合環路,這類系統稱為閉環控制系統。閉環控制系統中,將輸出信息反傳給比較環節的做法稱為“反饋”,而案例4-1中,沒有反饋,也就不存在閉環,稱這為開環控制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