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母親
一、教學目的:
1、學習課文自然樸素又充滿感情的語言。
2、體會作者對母親的熱愛、贊頌、感激和懷念之情。
3、了解課文以時間為順序的敘述方式。
二、教學設想:
1、教師著重引導學生善于發現文中語言運用的精彩之處,認真揣摩、品味。
2、教學過程 可按整體閱讀→重點閱讀→品味語言這幾個步驟進行。
3、安排4課時,
三、教學內容及步驟:
第1課時
教學要點:作者簡介;整體閱讀;理清時間順序。
一、導入 新課:
老舍,巴金稱他為“中國知識分子最好的典型”;曹禺說他“是中國當代的‘人杰’”;政府授過他“人民藝術家”稱號。老舍善于描述“普通人”的生活經歷與行為趣味,下面我們學習老舍自傳性的寫自己母親的一篇文章。
二、作者簡介:
老舍,原名舒慶春,字舍予,北京人。現代小說家、戲劇家、人民藝術家。滿族人。代表作有長篇小說《駱駝祥子》、《四世同堂》;話劇《茶館》、《龍須溝》等,被譽為作家勞動模范。
老舍在《怎樣學習語言》一文中談到語言運用的幾點看法:
1. 語言的運用是要看事行事的。
2. 作家必須先胸有成竹地知道人物的一切,而后設身處地地寫出人物的話語來。
3. 一個作家運用語言的時候,一定要非常用心,好像用顏色畫一幅勻整、美麗的畫兒,不使這里多一塊,那里少一塊。一個作家的本領就在于能用精練的語言把情感表達出來。
4. 我們須從生活中學習語言。
正如課文“閱讀提示”中指出的:作者是一位藝術上精益求精的語言大師。
三、指名朗讀“閱讀提示”:
1. 介紹這篇文章的寫作順序和寫作內容;
2. 指出本文的語言特點。
四、初讀全文,要求學生逐字逐句地閱讀課文,了解母親平凡而又偉大的一生,從而理清文章的記敘順序,把握作者的思路和文脈。
1.字詞正音解釋:
外甥:shēng姐妹的兒子。
撮土:cuō抓。
窘:jiǒng本義:生活或處境困迫;沒有辦法。窘迫窮困。困苦。
份禮:fèn份子:若干人均攤等份額的錢同辦一件事。
刮痧:shā民間治療某些疾患的一種方法。用銅錢等物蘸水或油刮患者的胸背等處,使局部皮膚充血,減輕病情。
籌劃:chóu謀劃。
私塾:shú舊時私人設立的教學處所,一般只有一個教師,實行個別教學,沒有一定的教材和學習年限。
供給:jǐ①滿足社會購買力的需要;②按一定規格供應或作為伴隨物而配給。
擁擠不堪:kān人或車船等緊緊地擠在一起,不能承受。
愣:lèng呆,失神。發愣:發呆。
庚子:gēng天干的第七位,與地支相配,用以紀年、月、日。
廿三:niàn二十。
2.時間順序:
母親出嫁→我的出生→我一歲半(庚子鬧“拳”那一年)→我小學畢業→我師范畢業→我廿三→我廿七→七七抗戰→去年→今年。
五、布置作業 :
注音釋詞(見上面)。
練習一。
第二課時
教學要點:課文主要內容:①寫母親的勤儉、樸實、倔強和為人熱情;②寫母親對“我”的深刻影響。
一、文章寫母親的勤儉、樸實、倔強和為人熱情:
P.5第8節,“在我的記憶中,她的手終年是鮮紅微腫的……白天,她洗衣服,洗一兩大綠瓦盤……她終年沒有休息……殘破的銅活發著光。”
第10節:母親待人熱情,家里有客人來,“無論手中怎么窘,母親也要設法弄一點東西去款待。”
第11節:“母親活到老,窮到老,辛苦到老,……她最會吃虧。給親友鄰居幫忙,她總跑在前面……凡是她能作的,都有求必應。但是吵嘴打架,永遠沒有她。她寧吃虧,不逗氣。”
第12節:寫母親并不軟弱。“丈夫死了,鬼子來了,滿城是血光火焰,可是母親不怕,她要在刺刀下,饑荒中,保護著兒女。”“她的淚會往心中落。”
二、母親對“我”的影響:
六次:第9節,“從這里,我學得了愛花,愛清潔,守秩序。”
第10節,“到如今如我的好客的習性,還未全改,盡管生活是這么清苦,因為自幼兒看慣了的事情是不易改掉的。”
第12 節,“她的淚會往心中落!這點軟而硬的個性,也傳給了我。我對一切人與事,都取和平的態度,把吃虧看作當然的。但是,在作人上,我有一定的宗旨與基本的法則,什么事都可將就,而不能超過自己劃好的界限。”“母親并不識字,她給我的是生命的教育”。
第17節,“生命是母親給我的。我之能長大成人,是母親的血汗灌養的。我之能成為一個不十分壞的人,是母親感化的。我的性格,習慣,是母親傳給的。”
三、分析課文內容第6節、第8節:
第6節:反復說“我”,是感情激動的反映,前一個“我”,一字一逗,表示心情的難過,飽含心疼母親的感情。
第8節:“在我的記憶中,她的手終年是鮮紅微腫的。”這一句精彩的白描具體而生動地寫出了母親的辛苦。“終年”二字突出了母親一年到頭的勞累,“鮮紅微腫”則將母親辛勞的程度逼真地展示了出來。
“她作事永遠絲毫也不敷衍,就是屠戶們送來的黑如鐵的布襪,她也給洗得雪白。”一黑一白,色彩對比鮮明,從對比中顯出母親作事認真。
“桌椅都是舊的,柜門的銅活久已殘缺不全,可是她的手老使破桌面上沒有杰出,殘破的銅活發著光。”這一處白描從一個側面表現母親的勤勞,平實的語言中透出幾分鮮明和生動。
四、講析第12節:
指名朗讀第12節,思考:可分幾個層次?寫母親什么樣性格品質?語言特點如何?
1.分兩層:
第1層(……“她的淚會往心中落”)記敘母親在兵荒馬亂中表現出的堅強個性。
第2層(“這點軟而硬的個性”……)寫“母親”對“我”的人格影響。
2.寫母親的堅強,既概括又具體。
⑴聯軍入城搜家時母親鎮定自若地保護兒女。
⑵北平無數次的變亂中母親不慌不哭,從無辦法中想辦法。
⑶為一家人的生計考慮。
3.寫母親對我的影響,這處是歸納起來寫。
“母親并不識字,她給我的是生命的教育”;“生命的教育”,說得何等精辟。所謂“生命的教育”,就是教育“我”怎樣做人,“我”的生命滲透著母親的熏陶。也可以說母親在為人處世、習慣品德方面給我的影響。
五、布置作業 :
練習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