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頗藺相如列傳(節選)》閱讀學案(4課時)
【相關連接·補充資料】 【作者】司馬遷(前145——前86?),字子長,西漢夏陽(今陜西韓城縣)人,偉大的史學家、文學家、思想家。其父司馬談也是西漢史學家、思想家,官至太史令。司馬遷早年遍游南北,考察風俗,采集資料。名山大川壯其氣,古跡佚事富其聞。后繼父任職太史令,得以閱讀國家所藏圖書。其后因替投降匈奴的李陵辯解,獲罪下獄,受腐刑。出獄后發奮完成所著史書。人稱《太史公書》,后稱《史記》。【作品】《史記》是我國第一部紀傳體通史。記載了上起傳說的皇帝,下迄漢武帝,共三千年左右的歷史。分8書、10表、12本紀、30世家、70列傳,五種體例,共130篇,50多萬字。本紀,用以敘述帝王事跡;世家,記述五侯和特殊人物事跡;列傳,敘帝王以外重要人物事跡;書,用以記載各朝典章制度;表,用以統計年代、人物、大事等!妒酚洝肥俏覈范氖返牡谝徊,它既是歷史巨著,又是文學巨著。魯迅稱贊《史記》是“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廉頗藺相如列傳》為《史記》列傳(70篇)之一,課文節選部分重點描寫了藺相如,也敘述了廉頗。文章運用多種文學手法表現人物性格,人物形象栩栩如生。【時代背景】戰國后期,七雄紛爭,秦國最強,楚國,趙國比秦弱而強于他國。當時秦主要力量用于對付楚國,所以對趙國雖不時欺壓蠶食,但還抽不出主要力量進攻趙國。藺相如這位杰出的政治家、外交家利用了這種有利形勢,機智勇敢地進行外交斗爭,不畏強秦而勝利地維護了趙國的尊嚴和主權!鹃喿x課文,完成下列各題】閱讀全文一兩遍后,在書上作注翻譯并評點;深入理解全文內容,回答1—2題。1、本文可分為哪幾個部分?答:本文可分為四個部分。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交代傳記中人物的簡歷,這里主要交代了廉頗和藺相如兩人的身份地位;第二部分(第2—7自然段),敘寫了藺相如“完璧歸趙”的故事;第三部分(第8—10自然段),敘寫了趙秦澠池之會的故事;第三部分(第11—12自然段),敘寫了廉頗和藺相如“將相歡和”(廉頗“負荊請罪”)的故事。2、有人說,第1自然段中”藺相如者,趙人也,為宦者令繆賢舍人”一句可刪去。你認為呢?為什么? 答:不可刪除。因為:①本文是一篇“合傳”,廉藺二人,一將一相,相互配合,對維護趙國的安全起了重要作用。按《史記》體例,在傳記開頭將二人并提,表明二人的事業是密不可分的。②這樣開頭既突出了廉頗的戰功,又突出了藺相如的出身低微,可使讀者了解繆賢舉賢、趙王破格提拔、廉頗”宣言”而后”負荊”的深刻意義!居腥苏J為可刪除的理由:①刪去此句則和下文第2段銜接得自然;②此句與第2自然段第5句“宦者令繆賢曰:‘臣舍人藺相如可使!敝貜。】仔細讀2~7自然段,回答3—4題。3、文中“相如奉璧使秦”的過程是按怎樣的層次來敘述的?這樣的布局有什么好處? 答:文中寫“相如奉璧使秦”,在獻璧后作者集中描繪了藺相如的三次有步驟行動:取璧、保璧、歸璧。無不緊扣著和氏璧的命運。這樣的布局如同把藺相如置身于一個五光十色的舞臺,能夠讓他機智果敢的性格得到充分的表現。4、課文第7段至“拜相如為上大夫”已將“完璧歸趙”故事敘述完畢,為什么作者在它后面又加上”秦亦不以城予趙,趙亦不予秦璧”這兩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