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祖本紀》教案
教學目的:1.體會《史記》“實錄”之精神。
2.了解作者運用對比刻畫人物的手法。
3.熟知《史記》首創的“互見法”。
教學重點:體會《史記》“實錄”之精神。
教學方法:研習,討論。
教學時間安排:3課時
課前準備:
1.復習《鴻門宴》,說說在此文中高祖給你留下的印象。
2.預習本文,寫一篇介紹漢高祖的短文。
3.能流利朗讀本文,劃出不懂或者認為重要的字詞。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提名學生說說《鴻門宴》中劉邦的形象。
公元前2XX年12月,在鴻門舉行宴會,即歷史上著名的“鴻門宴”,這是劉、項兩個軍事集團的第一次正面交鋒,并由此展開了長達5年的“楚漢之爭”。在鴻門宴中,司馬遷運用對比,利用矛盾沖突等多種手法,塑造了項羽、劉邦、范增、張良等人物形象,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鴻門宴中的劉邦堅決果斷、能屈能伸、狡詐多端、圓滑機警、能言善變、禮儀備至。今天我們來學習司馬遷專門為這位漢代開國皇帝寫的傳記《高祖本紀》,更深地了解高祖其人,進一步熟悉《史記》刻畫人物的方法。
二、熟悉課文。
(一)熟悉情節,疏通課文。
1.紀傳體是以寫人物為中心的,給一個人物寫傳記該寫哪些內容?提名同學介紹劉邦的籍貫、出生和家庭,疏通第一小節。
傳記要介紹一個人的籍貫,出生,家庭,一生中的主要事件等。
第一小節敘高祖出生時候富于傳奇色彩,極言劉邦的出生不同凡響。
2.節選部分記敘了劉邦哪些主要事件?(分組概括,同時點擊重要字詞和句式)
(1)自己概括,小組討論。
(2)依次提名概括各個部分的內容。(泛讀)
1-4:好酒色,觀秦始皇而嘆,徒手赴宴卻大言“賀錢萬”,貌相奇貴得取呂氏。
5-17:見酈生,大戰藍田,入關約法三章,赴鴻門謝罪,被封漢王,明燒絕棧道示無意東歸,暗決策東進試奪天下,進兵追擊項羽,垓下打敗項羽,氾水稱帝。
18-20:雒陽南宮論成敗,入都關中,未央宮舉杯戲父,高祖還鄉,崩于長樂宮。
3.請同學介紹劉邦,要求把籍貫,出生,家庭,一生中的主要事件等都介紹進去。
4.總結三個部分的內容。
第一部分(1-4):劉邦姓氏、籍貫、家庭、出生以及做泗水亭長時候的事情。
第二部分(5-17):入關滅秦,打敗項羽,氾水稱帝的全過程。
第三部分(18-20):稱帝之后。
(二)疏通本文中的重要字詞和句式。
1.說說各個部分中哪些詞語需要注意的。(精讀)
(1)按組閱讀,教師巡視,了解閱讀情況。分組討論回答。
(2)教師同時補充各組中需要注意的重要字詞以及句子。
(3)其他組的同學提出在預習中劃出的不懂以及難懂的問題。
2.總結文言現象(分組課后完成)
(1)通假字:
此兩家常折券棄責 高祖常繇咸陽 遂坐上座,無所詘 沛中豪桀 諸所過毋得掠鹵,秦人憙,秦軍解
諸吏人皆案堵如故 非有所侵暴,無恐 可急使兵守函谷關,無內諸侯軍 稍征關中兵以自益,距之
乃詳尊懷王為義帝 兵罷戲下 不如決策東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