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教版語文必修三文言文專題復習教案
古義:黨羽 今義:指與公家相對的個人
(3)吳之民方痛心焉
古義:痛于心,痛恨 今義:極端傷心
(4)既而以吳民之亂請于朝,按誅五人
古義:考察,查究 今義:壓住
(5)有賢士大夫發五十金
古義:古代計算貨幣的單位 今義:金子
(6)非常之謀難于猝發
古義:非同尋常 今義:程度副詞,十分,極
(7)視五人之死,輕重固何如哉
古義:比較 今義:看
(8)令五人者保其首領,以老于戶牖之下
古義:頭顱,借指性命 今義:借指某些集團的領導人
3.一詞多義
(1)發 有賢士大夫發五十金(動詞,拿出)
卒以吾郡之發憤一擊(動詞,激發)
非常之謀難于猝發(動詞,發動)
發其志士之悲哉(動詞,抒發)
而又有剪發杜門(名詞,頭發)
(2)行 吾社之行為士先者(名詞,品行)
其辱人賤行(名詞,行為)
行之斂貲財以送其行(動詞,走)
(3)固 輕重固何如哉(副詞,本來,引申為“究竟”、“到底”)
斯固百世之遇也(副詞,實在,真是)
(4)使 公之逮所由使也(動詞,主使)
人皆得以隸使之(動詞,使喚)
(5)徒 慷慨得志之徒(名詞,一類的人)
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而為之記(形容詞,空)
(6)按 緹騎按劍而前(動詞,用手壓或握)
按誅五人(動詞,考查,查究)
(7)得 慷慨得志之徒(動詞,實現)
人皆得以隸使之(動詞,能夠)
4.詞類活用
(1) 名詞作動詞。 去今之墓而葬焉(修墓)/ 其疾病而死(患疾病)/ 緹騎按劍而前(走上前)/ 以大中丞撫吳者為魏之私人(撫慰)/ 買五人之頭而函之(用盒子裝)/ 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而為之記(作記)
(2) 名詞作狀語。 人皆得以隸使之(當作仆役)
(3) 動詞使動用法。 眾不能堪,抶而仆之(使……倒地)/ 安能屈豪杰之流(使……屈身)
(4) 動詞作名詞。 不敢復有株治(株連治罪的事情)
(5) 形容詞作名詞。 不能容于遠近(遠近的百姓)
二、文言虛詞
1.而
(1) 連詞,表承接。 去今之墓而葬焉死而湮沒不足道者/ 抶而仆之/買五人之頭而函之
(2) 連詞,表修飾。 其疾病而死/則噪而相逐
2.以
(1) 連詞,表目的。 即除逆閹廢祠之址以葬之/亦以明死生之大
(2) 連詞,相當于“而”,表承接。 中丞匿于溷藩以免
(3) 連詞,表修飾。 于是乘其厲聲以呵
(4) 介詞,表憑借。 是時以大中丞撫吳者為魏之私人
(5) 介詞,用。 既而以吳民之亂請于朝
(6) 介詞,因為。 卒以吾郡之發憤一擊,不敢復有株治
3.焉
(1) 兼詞。 激于義而死焉(于之,在這件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