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的轉化和守恒定律 教案
分子動理論和物體的內能•能的轉化和守恒定律•教案一、教學目標
1.在物理知識方面的要求:
(1)理解能的轉化和守恒定律,能列舉出能的轉化和守恒定律的實例;
(2)理解“永動機”不能實現的原理。
2.讓學生初步學會運用能的轉化和守恒定律計算一些簡單的內能和機械能相互轉化的問題。
3.能的轉化和守恒定律是自然科學的基本定律之一,應用能的轉化和守恒的觀點來分析物理現象、解決物理問題是很重要的物理思維方法。
二、重點、難點分析
1.重點內容是能的轉化和守恒定律,強調能的轉化和守恒定律是自然科學中最基本定律。
學習運用能的轉化和守恒原理計算一些物理習題。
2.運用能的轉化和守恒定律對具體的自然現象進行分析,說明能是怎樣轉化的,對學生來說是有難度的。
三、教具
幻燈、幻燈片,其內容是:
1.反映電能、機械能、化學能與內能相互轉化的實例插圖。
2.反映自然界各種形式能相互轉化的實例插圖。
3.歷史上有人設計的“永動機”插圖。
四、主要教學過程
(一)引入新課
我們知道刀具在砂輪上磨削時,刀具發熱是因為通過摩擦力做功,機械能轉化為內能。在暖氣片上放有一瓶冷水,過一段時間后水變熱,這是通過熱量傳遞使這瓶水內能增加。這些實例中,物體的內能為什么增加了?是憑空產生的還是由其他形式能轉化來的?能的轉化過程中數量之間有什么關系?這是今天要學習的內容。
(二)教學過程設計
1.機械能與內能轉化過程中能量守恒
(1)運動的汽車緊急剎車,汽車最終停下來。這過程中汽車的動能(機械能)轉化為輪胎和路面的內能(假定這過程沒有與周圍物體有熱交換,即不散熱也不吸熱)。摩擦力做了多少功,內能就增加多少。公式w=δe表示了做功與內能變化的關系,這公式也反映出做功過程中,機械能的損失數量恰好等于物體內能增加的數量。
(2)把一鐵塊放入盛有水的燒杯中,用酒精燈加熱燒杯內水,直至水沸騰。在這一過程中,鐵塊從周圍水中吸收了熱量使它溫度升高,內能增加。這過程中水的一部分內能通過熱量傳遞使鐵塊內能增加。鐵塊吸收多少熱量,它內能就增加多少。公式q=δe表示吸收的熱量與內能變化量的關系,也反映出鐵塊增加的內能數量與水轉移給鐵塊的內能數量相等。
一般情況下,如果物體跟外界同時發生做功和熱傳遞過程,那么,外界對物體所做的功w加上物體從外界吸收的熱量q,等于物體內能的增加δe,即
w+q=δe
上式所表示的是功、熱量和內能之間變化的定量關系,同時它也反映了一個物體的內能增加量等于物體的機械能減少量和另外物體內能減少量(內能轉移量)之和。進而說明,內能和機械能轉化過程中能量是守恒的。
2.其他形式的能也可以和內能相互轉化
(1)介紹其他形式能:我們學習過機械運動有機械能,熱運動有內能,實際上自然界存在著許多不同形式的運動,每種運動都有一種對應的能量,如電能、磁能、光能、化學能、原子能等。
(2)不僅機械能和內能可以相互轉化,其他形式能也可以和內能相互轉化,舉例說明:(同時放映幻燈片)
① 電爐取暖:電能→內能
② 煤燃燒:化學能→內能
③ 熾熱燈燈絲發光:內能→光能
(3)其他形式的能彼此之間都可以相互轉化。畫出圖表讓學生回答分析:
3.能的轉化和守恒定律
大量事實證明:各種形式的能都可以相互轉化,并且在轉化過程中守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