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選擇的路
弗羅斯特
從此決定了我一生的道路。
未選擇的路
弗羅斯特
從此決定了我一生的道路。
一、教學目的要求: 1. 學習詩人采用象征手法所傳達的人生哲理。 2.反復誦讀,背誦、默寫這首詩。 二、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教學目的要求1 難點:教學目的要求2 教學課時數: 一課時 三、教學內容與過程: (一)導入新課 朗讀導入,...
閱讀弗羅斯特的《未選擇的路》完成后面的題目。未選擇的路弗羅斯特黃色的樹林里分出兩條路,可惜我不能同時去涉足,我在那路口久久佇立,我向著一條路極目望去,直到它消失在叢林深處。...
目標與要求1.理解這首詩中所蘊含的哲理。2.領會普希金詩歌的語言特點。3.學會詩歌中的象征手法。4.背誦《未選擇的路》教學重點1.理解這首詩中所蘊含的哲理。2.領會普希金詩歌的語言特點。3.學會詩歌中的象征手法。...
教學目標(1)、了解詩人和創作的背景;(2)、能夠流利的朗讀和背誦詩歌;(3)、理解詩所蘊含的人生哲理;教學過程:一、明確目標,自主學習(一)字詞過關給加粗的字注音并解釋詞語:瞬息:一眨眼一呼吸的短時間。...
教學目標:知識與能力:1、識記“瞬息、幽寂、延綿、荒草萋萋”等詞;2、了解兩位詩人,理解兩首詩中所蘊含的哲理;過程與方法:1、背誦《假如生活欺騙了你》,熟讀《未選擇的路》。...
教學目標:1.通過品味詩歌,悟出詩中所蘊含的人生哲理。2.學習詩人對生活的理性思考,養成勤于思考的好習慣。3.了解一點關于象征的知識。教學重點:理解詩中所蘊含的哲理。詩人為什么重點寫那一條“未選擇的路”。...
《未選擇的路》是美國詩人羅伯特.弗羅斯特的著名詩篇。羅伯特·弗羅斯特堪稱美國20世紀最受歡迎的詩人之一,他一生致力于詩歌的創作,寫作并出版了10部詩集。羅伯特·弗羅斯特(1874-1963)出生于舊金山一個教師家庭,在美國西部度過童年。...
本首詩歌的教學我精心分析了教材和學生思維特點設計了教學環節,力求按照新課改的指導思想安排教學程序。本篇文章內容屬于人生哲理詩,相對初一的學生來說較為難懂,主要是引導學生明白:在面對人生選擇時應該慎重,不能隨波逐流,要做出...
[教學目標]1, 多層面頌讀課文,引導學生聯系自生的生活實際和生活體驗,理解詩歌的大意,思考選擇對于人生的意義。2, 比較朗讀優美的語句,通過鑒賞語句,來欣賞詩歌。3, 通過對不同的形象的分析認識,了解象征手法的運用。...
教學目標及重點:1、 讓學生借這兩首詩了解并喜歡普希金和弗羅斯特這兩位具有國際影響的大詩人及其詩作。2、背誦《假如生活欺騙了你》,積累名篇,打下文化根基。...
(一)《未選擇的路》是七年級下冊課文中的一首詩歌。它是一首哲理抒情詩,表面平易,而實際上卻蘊含深邃的哲理;表面看上去似乎傾訴個人經歷,而實際上卻表達了人們的一種普遍的共同的感受。本首詩學習安排了一課時,全詩一共四節。...
[教學目標]1, 多層面頌讀課文,引導學生聯系自生的生活實際和生活體驗,理解詩歌的大意,思考選擇對于人生的意義。2, 比較朗讀優美的語句,通過鑒賞語句,來欣賞詩歌。3, 通過對不同的形象的分析認識,了解象征手法的運用。...
一、導入新課古今中外許多詩人作家,對“路”都有過精彩的描寫,同學們是否記得一些?屈原有“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辛棄疾有“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的詩句,魯迅也有“其實世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這富于哲...
一、導入新課 古今中外許多詩人作家,對“路”都有過精彩的描寫,同學們是否記得一些?屈原有“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辛棄疾有“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的詩句,魯迅也有“其實世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這富于...
閱讀弗羅斯特的《未選擇的路》完成后面的題目。未選擇的路弗羅斯特黃色的樹林里分出兩條路,可惜我不能同時去涉足,我在那路口久久佇立,我向著一條路極目望去,直到它消失在叢林深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