決定孩子性格的重要因素
寶貝一天天長大,思想意識慢慢形成,已經能通過各種方式來表達他的意思。這時,他需要你有更多的時間通過陪他玩耍、交流來了解他的想法、滿足他的需求。現在的媽咪們都分什么類型呢?
一.理智型媽媽
典型個案:
陳淑是一家公司的行政主管。她處理事情井井有條,面對問題理性冷靜,從不感情用事。理性是陳淑最為推崇的品質,遵章辦事是陳淑的行動準則。無論何人何事,陳淑首先想到的就是規則。有時公司的同事覺得陳淑有些不近人情,但是她嚴于律己,待人待己一視同仁,他人也無話可說。陳淑的精明強干在公司中有口皆碑,頗得領導信任和倚重,不過和同事們關系都一般。在家中,陳淑也是一個有規則的人。3歲的兒子和她很像,循規蹈矩,事事都要講規則。
陳淑對此很滿意,心中卻隱隱有些莫名的憂慮。因為她發現,兒子似乎不愿意和她親近。
性格分析
“理智型”人的優勢:
陳淑是理性占據上風的人。理智型的個體,性格品質中理智成分超越情感成分,善于通過邏輯分析得出結論;善于分析各種選擇的利與弊;善于批判性思維,理智感強、意志堅定;容易接受冷靜的、實事求是的推理;做事講求實效,不感情用事。對于事業成功,這些品質都具有積極意義。
“理智型”人的軟肋:
在人際關系方面,過于理智的人就可能會碰到一些麻煩。由于對情感不夠重視,理智型的人往往不善體會他人內心的情感變化,處理事務時也不善于照顧他人的心情,做出的決定往往對別人的需要重視不夠,有時會無意間傷害他人感情。對于他人內心的情感,理智型的人也不愿傾聽,在他們看來,關注情感并不能解決實際問題,有時還會把事情弄得更糟。這樣的個體通常被視為冷靜的領導者,而不是一個可以親密交往的朋友。因此,這樣的個體有很多關系密切的合作者,卻很少有知心朋友。
在養育寶貝過程中,“理智型”媽咪可能會有以下表現
1. 經常對孩子說教,講道理,卻從不在孩子面前表露情感
孩子難以從母親身上看到情感反饋。處于自我中心階段的嬰幼兒通常會把媽咪的表現和自己聯系起來,疑惑、進而認定:“媽咪不喜歡我。”對于孩子而言,他的看法就是現實。而這樣的“現實”對孩子是一種很大的傷害。孩子會認同他認定的“媽咪的看法”,也會不喜歡自己,從而埋下自卑的引線。
2. 不給孩子犯錯誤的機會
精明強干的理智型媽咪,對于孩子可能遇到的問題通常能夠事先洞察。為了提高效率,也為了避免以后的麻煩,理智型的媽咪通常會提前考慮并指導孩子,給孩子現成答案,卻很少給于孩子自己思考、面對困難、解決問題的機會。
3. 對孩子的情緒表達不夠重視
當孩子遇到挫折,希望向母親傾述時,理智型的媽咪很快會把注意力放到問題的過程、真相、解決方法等實質性的方面,試圖建議孩子如何更好地處理問題。
其實很多時候,尤其是學齡前的孩子,需要的并不是指導。他們只是需要傾述,需要有人傾聽。在傾訴中,孩子可以理清思路,并找到自己的解決方法。媽咪提供的建議不一定適合于孩子。
4. 過多的規則束縛了孩子的自由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