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類型的寶寶應該使用哪種方法
對不同的孩子有相同的期望是錯誤的。因為每個孩子都有與生俱來的個性,而且每種個性都有著成功的可能,關鍵在于家長如何發掘和引導孩子的個性。那么,你是否已了解自己孩子的個性了呢?
如果每個媽媽對孩子的愛是一樣的,活躍的孩子希望媽媽能夠喜歡他們的思想,淘氣的孩子希望媽媽喜歡他的好奇心。每個孩子都有與生俱來的特質,作為媽媽應該能夠發現,并且盡可能地用最適合的方式來愛他們并引導他們。為了幫助媽媽們做得更好,專家們將各種孩子進行了分類,發現孩子們的性格大致可以分成以下四種類型。
較真型:
露西是一個7歲的孩子。這本應是個無憂無慮的年紀。但她卻個很難快樂起來,除非她能把所有事都能做得非常完美。她媽媽說,“她是自己最大的挑剔者”。幾乎沒有能讓她高興的事情,包括玩耍。就算是打羽毛球這樣簡單的事,她也會因為沒有接住一個球,就拒絕玩下去。“認真是件好事情,”她媽媽說,“可是我擔心她永遠也無法享受游戲過程中的一些快樂,因為她太較真了。”
·挑戰:
有一個對自己非常苛求的孩子,對父母來說也是件非常苛求的事。誰愿意看見自己的孩子被小小的挫折打敗呢?并且你也沒辦法對一個較真的小孩說“放松一些”。因為她們還太小不懂得如何放松。對于這種性格的小孩,更好的辦法是,將事情變得簡單,將困難的事情分成幾個階段去做。在開始之前對她說,“這將是一件很難完成的事情,讓我們先試著做半小時,不行再重做。”另外,幽默也是非常有效的。如果她正在做一個太陽系的模型,不妨將其中的一個星球變成自己紅色的大鼻子來逗她。讓她慢慢地學會享受過程,而不是單純地追求結果。另外,笑對緩解緊張的情緒非常有效。通常較真的孩子緊張情緒比較多,所以常常逗他開心,慢慢地就會有所改觀。
·優勢:
有一個較真的孩子,家長們雖然比較累,但卻不用擔心他成為同伴壓力的犧牲者。因為較真的孩子,盡管也會犯錯誤,但是他們在做每一個決定之前都會思考,很多時候甚至想得過多。所以像露西這樣較真的孩子,長大后大有成為工程師和醫生的可能,并且很容易在自己選定的職業中取得很高的成就。
害羞型:
如果沒有事先踩過點,吳敏幾乎不敢帶她的兒子去任何地方。 6歲的杰是個異常害羞的孩子,如果貿然地帶他去一個有很多陌生人的地方,他會躲在媽媽身后不敢進去。不管去哪兒,去之前吳敏都要告訴他去哪,都有誰,可以和誰玩。吳敏說,“他很想加入其他的孩子,卻不知道要如何做。很多時候,我真想沖著他大叫‘你到底怕什么,他們不過是同你一樣的孩子!’,不過更多的時候,我只是擔心。”
·挑戰:
害羞是最容易被誤解的一種性格。專家說,“現在的社會,似乎更青睞那些有野心和更懂人情世故的人。”但害羞并不意味著膽小,大部分害羞的人和其他人一樣自信,只不過他們顯得更安靜一些。想讓你家那害羞的孩子走出自己那封閉的殼?首先要讓他感覺到舒服。安排他參加一對一玩耍的游戲,再慢慢地變成小團隊活動。讓他在心理上先感覺到安全和自在,他才不會有害怕的感覺。在活動中,你可以是他的精神支柱,但不能讓他一直依在你身邊,讓他慢慢學會獨自一個融入自己的圈子。記住,千萬不要操之過急,逼一個天性害羞的孩子參加大規模的活動,這樣只會讓他變得更加敏感和封閉。無論什么時候,是孩子而不是家長來決定要不要加入一個大群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