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教育的好壞,取決于家長
寶寶哭了,要不要馬上哄?
對新生兒來說,最直接的表達要求的方式,就是哭,但家長常常不知道寶寶到底為什么哭,所以在寶寶開始哭的時候,他們只有馬上沖上去抱起孩子哄他,孩子一哭就馬上哄是最好的解決方式嗎?
新生兒的要求多半很直接,就是用哭聲告訴爸媽他們需要得到關照。當然,孩子哭的原因有很多,爸媽要區別對待,如果是尿布濕了、不舒服了、摔倒了等原因,爸媽當然要立即解決,不然會讓孩子覺得非常難受,影響他們的生理和心理發展。幼兒親子
但是有些情況下則可以讓寶寶稍微等一會,如有時候寶寶只是單純的肚子餓,在給孩子泡奶粉期間,不防讓孩子有機會學習等待。可以給孩子喝一點開水,和他說說話,讓寶寶知道,一會兒就有奶喝了。這樣不僅能讓寶寶學會等待,大人也能有更充裕的準備時間,不致手忙腳亂。此外,家長的態度也是延緩滿足中十分關鍵的地方,父母的態度一定要溫柔而堅定,可以不急不徐地告訴寶寶:“等一下,媽媽馬上就來了。”“寶寶乖,你看媽媽放好這個玩具就來抱你了。你等一會會哦!”“看,牛奶已經沖好了,媽媽再拿個小毛巾來你就能喝了。”在不影響寶寶正常生活的情形下訓練寶寶,是最理想的方式。親子教育
幼兒教育小編總結:父母可以通過故事或者游戲的方式,讓孩子在等待的過程中,養成良好的觀察能力與冷靜處理事情的態度。讓孩子等一會,讓他在等待中學習和思考。這樣的教育方法是很容易就被孩子認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