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孩子不懂得感恩(親子教育)
缺乏父母的愛是罕見的,然而相當普遍的是父母過于溺愛,因為他們對于另外一些事情感到內疚。比如,他們并沒有準備好懷這個孩子,曾希望自然流產。或者這個兒子讓媽媽想到了自己的弟弟,小時候她經常欺負這個弟弟,因為看上去他好像比自己更受父母的喜愛。或者,父母都有全職工作,他們擔心會失去與孩子的親密關系。
親子教育,另一些父母的溺愛是因為他們希望自己的孩子不僅得到父母所擁有的一切,而且也得到父母渴望得到卻沒有得到的一切,還有一些父母害怕對孩子說“不”,怕被鄰居或親友認為小氣,或者有的時候也會擔心孩子指責他們缺乏關愛。
孩子們對父母內心的極輕微的內疚都特別敏感(事實上,他們對父母的大部分情緒都十分敏感),他們很難抗拒充分利用這種敏感的誘惑。所以,對父母他們有時候請求,有時候乞求,有時候撒嬌,有時候討價還價,或者有時候干脆下命令。如果發現這些方法奏效,他們就會堅持這樣做,直到他們達到目的,或者直到父母堅決而自信地拒絕他們的要求。
這種情況對孩子的不良影響并不是讓他們擁有了過多的財物和特權,而是他們會有這樣一種感覺,他們可以通過恐嚇、糾纏或不停地煩擾父母以達到目的,讓父母給予自己超過父母意愿或不應該給予的東西。這就破壞了他們對父母和對自己的尊重。
這樣的孩子可能發展出這樣幾種性格,他們可能在某種程度上變得愛狡辯、貪婪、以自我為中心、無禮、無視他人的需要和感受。
幼兒教育小編總結:孩子們擁有很多私有財產反而不懂感恩了,現在的家長們也常常滿足孩子們的一切要求,生怕委屈了孩子,從而使得孩子們感覺父母這樣做就是理所當然的事情,漸漸的也就失去了感恩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