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文 8 陽光
“陽光像金子,陽光比金子更寶貴。”單從字面上理解這句話的含義對于一年級的孩子來說也許會有一定的難度。然而,課文以抒情的筆調,先給我們描繪了陽光給萬物帶來的生機與美麗──禾苗更綠了、小樹更高了、河面也成了長長的錦緞……有形、有色,一幅色彩斑斕的圖景,它讓孩子們明白了這一切都是陽光的功勞。沒有陽光,就沒有生機蓬勃的世界,讓孩子們充分感受到陽光的美好與寶貴。 本課的教學重點是識字、寫字和練習朗讀。教學難點 是理解“河面閃著陽光,小河就像長長的錦緞了”這句話。 1認識12個生字,會寫4個字。認識“、”兩種筆畫和1個偏旁。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感受陽光的美好與寶貴。 (一)識字寫字 1識字。 (1)本課12個生字中,“金、晨、進”是前鼻音,“陽、更、長”是后鼻音,“長、晨、誰”是翹舌音。在教學中要注意指導學生讀準這些字的字音。 (2)運用多種方法引導學生識字,如,組詞識記、小老師介紹識字經驗、說說這些字你曾經在什么地方見過。 (3)讀句子鞏固本課生字。(句子中的生字要注音) 紅紅的太陽像火球。 早晨,我吃了一碗拉面。 小文走進教室問陽陽:“你知道這是誰的雨傘嗎?” 稻田旁邊有幾朵金黃色的野菊花。 2寫字。 (1)本課寫字練習中要學習兩個新筆畫,教師可通過范寫讓學生知道這兩個筆畫都是一筆寫成的。 (2)先讓學生自己觀察要寫的字,說說寫時應注意什么。然后教師范寫,提示要注意的筆畫、筆順。“長、山”這兩個字的筆順是書寫的重點。“長”的第一筆是;“山”的第一筆是“丨”。“出”字要提示學生第三筆是長豎而不是由兩個“山”組成的。 (3)在學生描紅的基礎上,讓學生臨寫,教師作個別指導。 (二)朗讀感悟 1本課的朗讀基調是一個動態變化的過程,從優美抒情──活潑俏皮──沉穩、抒情。課文通過一些富于動態的詞語給我們展示了一幅幅美麗的畫面。在朗讀中,我們要特別注意指導學生讀好這些關鍵詞語:“金子、更綠了、更高了、長長的”等。 2“河面閃著陽光,小河就像長長的錦緞了。”這一句是理解的難點。在朗讀感悟時,我們可以通過課件讓學生直觀感受一些與課文內容相匹配的畫面,如,一段陽光照射下的小河的錄像或一張水面波光粼粼的圖片;也可以給學生展示實物錦緞(絲綢被面、圍巾等),幫助學生理解句子的意思。 3在音樂的伴奏下指導學生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邊讀邊感悟,做到頭腦中有畫面、有形象。 (三)課后練習 1讓學生讀讀扇子上的字,說說它們有什么共同點。 2口頭組詞。 3說說自己還認識哪些帶日字旁的字。 (四)實踐活動 專題討論“假如沒有陽光,世界將會怎么樣?”鼓勵學生用多種方式搜集材料并積極地參加展示、交流。 (五)教學時間 教學本課可用2課時。 例一 片斷:激趣導入 本片斷教學設計旨在通過猜謎語來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調動他們的參與意識和探究熱情。 1謎語:“一個球,熱烘烘。落在西,出在東。”誰知道謎底是什么?(太陽) 2太陽有什么作用呢?哪些小朋友能給大家講講?(引導學生感知:太陽給人類帶來光明;太陽可以把衣服曬干;陽光曬在身上暖洋洋的;沒有太陽,植物就不能生長等。) 3今天我們學習的課文就是陽光。(板書課題:陽光。)讓我們一起來看看陽光給我們帶來了什么?(學生自由讀課文,畫出本課要認的生字。) 例二 片斷:鞏固識字 本課要求認識12個生字。本片斷教學設計的目的在于讓學生自學生字后,通過多種方法多次復現生字,進行趣味性的復習鞏固。 1(板畫一座有12步階梯的山峰,每一級階梯上有一個生字)同學們,今天,我們要進行一次勇攀高峰的比賽。比一比誰最先到達山頂,奪得紅旗。 2同學們真能干,勇敢地戰勝了困難,取得了勝利。今天老師給大家帶來了一些句子,你能選擇一句你最喜歡的讀給大家聽嗎?(出示由生字編成的句子,讓學生以四人小組為單位讀一讀。教師可參考教學建議中的句子,也可自己編寫。) 太陽概況 太陽是距離地球最近的一顆恒星。太陽是由熾熱氣體組成的、能夠自己發光發熱的巨大球體。太陽的表面溫度約6,000 °C,內部溫度高達1,500 萬°C。(對于如此高溫,教師可通過水100 °C沸騰的現象引導學生想象。)太陽的體積很大,約有130萬個地球那樣大,距地球約15億公里。地球和其他行星都圍繞著它旋轉。 太陽是地球的能量源泉。地球表面的光和熱主要來自太陽。太陽的光和熱是人類賴以生存和活動的源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