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 雪(精選14篇)
看 雪 篇1
一、教學目標:
1、認識10個生字,會寫8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課文中老師和孩子們對學雪、對北京的向往之情。
3、有盼望中國臺灣回歸、實現祖國統一的愿望。
二、教學重難點:
1、生字的認讀。
2、體會老師和孩子們對雪對北京的向往之情。
三、教學內容:
課本第-頁
教學準備:
生字卡、課件、
教學流程:
第一課時
一、復習導入:
1、復習《識字3》
2、介紹你知道的中國臺灣的知識。
二、初讀感知:
1、自由讀課文,借助拼音認讀生字詞。
2、同桌互讀,熟讀課文。
3、檢查自學情況,小組內拿出生字、詞語卡片,互相認讀,正音。
4、朗讀展示:把自己最喜歡的句子在小組內讀一讀,推薦一名全班展示。
三、再讀感悟:
1、出示插圖,找出描寫雪景的句子讀一讀。
2、假如你就是中國臺灣小朋友,聽了老師講的童年故事,你會怎么想?
四、指導識字
1、“我會認”的字,小組自學、正音。
2、“我會寫”的字,開火車認讀。
3、討論識字方法,介紹識字經驗。
4、識字游戲。
第二課時
一、復習字詞
1、認讀生字。
2、完成課后練習“我會連”
二、朗讀課文
1、用自己喜歡的方式朗讀課文,體會文中的思想感情。
2、指名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三、指導寫字
1、范寫。
2、學生書空、描紅、臨寫。
四、拓展活動
1、畫一幅介紹祖國大陸的畫,再配上一首優美的小詩或一段話,送給中國臺灣的小朋友。
2、做張賀卡送給中國臺灣小朋友,并寫上幾句話。(任選一個)
五、作業設計:
1、讀一讀,選幾個自己喜歡的詞語說說句子
櫥窗 毛毯 潔白 鋪天蓋地 故鄉
打仗 銀裝 深情 接二連三 講話
2、在括號里填上適當的詞語
潔白的( ) 驚奇地( ) 玩得( )
寬闊的( ) 深情地( ) 寫得( )
六、板書設計:
盼
中國臺灣 北京
課后反思:
我尊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獨特體驗,關注每一個學生的學習情緒,學會傾聽,學會發現,學會激勵,學會鼓舞,學會組織,學會引導,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依據自己獨特的體驗方式建構知識,形成能力,掌握方法,健全人格,獲得基本的語文素養,那么,他們的求知欲望、表達熱情讓你吃驚,他們發揮出的巨大的潛能令你震驚。“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要求教師從傳統的一包到底的角色中解脫出來,已經成為教師可以充分發揮的無形資產,然而教師不可能完全理解學生的思維,甚至不可能覆蓋他們的知識面。這種角色的變化,的確對教師在教學的組織、引導有著更專業化的要求,但絕對不是通才、全才的要求。
看 雪 篇2
學習目標
1、認識10個生字。會寫8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課文中老師和孩子們對雪、對北京的向往之情。
3、有盼望中國臺灣回歸、實現祖國統一的愿望。
教學流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
1、小朋友們看過雪嗎?今天我們就來看一個故事名字叫《看雪》,老師板書課題,學生跟著書空。
2、小朋友們看了課題有沒有什么想法呀?愿意跟隨老師談談嗎?
二、自讀課文,小組互助學習
1、自讀課文,畫出生字,借助拼音正音。
2、小組內自查:注意讀準翹舌音“省、櫥、指、仗”和前鼻音“毯、銀”。
三、認記生字
指導學生開動腦筋,自己發現認記生字的方法。如:
1、謎語認記。
毯:一堆毛,兩把火,睡在上面很暖和。
省:眼睛上面一少年,勤儉節約少花錢。
店:站而不立,慶而不大,街邊一間房,買賣東西忙。
2、借助偏旁認記。
“指、接”都是提手旁,字義和人的手有關;“銀”是金屬,所以是金字旁。
四、鞏固練習
1、用生字卡片開火車讀。
2、猜字游戲:一人被蒙住眼睛,讓一個人指某個生字,等全班都看清楚了所指的字以后,讓被蒙眼的同學一個一個地指著生字向大家發問。如,問:“是不是櫥窗的‘櫥’?”答:“不是櫥窗的‘櫥’!”直到猜對了,全班一起回答:“對對對!就是這個字。”
3、“摘蘋果”游戲:在黑板上畫棵蘋果樹,把做成蘋果形狀的生字卡貼在“樹”上,讓學生上臺讀字音,讀對的就可以把“蘋果”摘下來。摘對五個以上可獎勵一張蘋果貼畫。
五、擴展活動
通過各種途徑搜集有關中國臺灣的資料,包括中國臺灣和祖國大陸的關系,中國臺灣的風景名勝,中國臺灣回歸問題等。
第二課時:
一、導入
1、出示中國地圖,讓學生在地圖上找北京和中國臺灣的位置。再互相交流中國臺灣的資料,以你問我答的方式,學生把還不懂的問題或自已想了解的問題提出來,由其他同學根據自已自已掌握的內容來回答。今天繼續學習看雪那一課。讀讀課文,想象課文描寫的情景。
2、學生回憶下雪的情景,并說說自已回憶后的感受。
二、感悟朗讀。
1、假設自已就是中國臺灣的小朋友帶著對北京雪景的向往再讀課文,學生提出不理解的問題。
2、復習“識字3”中的“中國臺灣島,隔海峽,與大陸,是一家”,把以前對中國臺灣的了解運用到本課的學習中。
3、自讀課文,提出問題。
4、小組交流解決各自所提問題,進行合作探究學習。注意結合朗讀課文來思考和解決問題。
5、各組挑選自己認為最有意思或最有價值的問題,提交全班討論。各組從其他組提的問題中選擇自己感興趣的問題,進行進一步的交流、討論。
6、選擇同學們共同關心的問題,引導大家讀書、思考、表達。教師也可提出重點問題讓學生思考、討論。如,課文最后一句話,老師為什么要“深情”地說?老師心里在想什么?
7、通過教師范讀、分角色讀等形式讓學生在讀中有所感悟。
8、課文語言優美,感情豐富,可配抒情音樂讓學生美讀。
(三)實踐活動
給中國臺灣小朋友寫一封簡短的邀請信,邀請他們到自己的學校來做客。
看 雪 篇3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11個生字和詞語,讀準字音,認清字形,理解字意,并能規范書寫。
2.認識“櫥、盼”這2個生字。
3.觀察畫面,看清圖意,使學生初步了解課文內容
4.指導學生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
1.學會本課11個生字和詞語,讀準字音,認清字形,理解字意,并規范書寫。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初步了解課文內容。
教學難點:
1.指導學生學會難字:灣 商 堆 仗 銀
2.熟讀課文,初步了解課文內容。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1.大家還記得“識字3”里有關講中國臺灣島的三字經嗎?誰愿意背給大家聽一聽?
2.課件出示:《識字三》中:中國臺灣島,隔海峽,與大陸,是一家。集體齊讀兩遍。
3. 教師出示中國地圖,讓學生指一指臺灣省的位置。
4.談話:是啊,中國臺灣自古以來就是祖國的一部分,中國臺灣人民本來就和我們是一家人。可是由于各種原因,直到今天,雖然中國臺灣還沒有回到祖國的懷抱,但他永遠是祖國媽媽的孩子。今天,我們學的《看雪》這篇課文,就與中國臺灣人民有關。
【教學意圖:把以前對中國臺灣的了解運用到本課的學習中.了解中國臺灣的地理位置,既是復習鞏固舊知識,更是想告訴學生,中國臺灣島的孩子也是祖國母親十三億孩子中的一員,這樣,會有助于學生們較好地理解課文內容。】
5.板書課題《看雪》,全班齊讀。
二、初讀課文,學習生字新詞。
1.聽錄音范讀課文或教師范讀課文。
2.自讀課文,邊讀書邊圈出課文中的生字,劃出有生字的詞語,對照拼音,多讀一讀。
3.四人小組自查:
1)注意讀準翹舌音“省、櫥、指、仗”和前鼻音“毯、銀”。
2)說一說新詞意思,相互補充。
【設計意圖:此設計在于培養學生自主識字的能力及團結協作的精神,合作識字的能力。】
4.檢查自學小組交流學習生字詞情況。課件出示“我會讀”:
臺灣省 商店 櫥窗 指了指 接著
講故事 鋪著 雪毯 銀裝 打雪仗
1)學生自由讀。強調讀準翹舌音、前后鼻音。
2)指名讀,并說說詞義。
3)全班齊讀。
5.借助游戲,鞏固識字。
過渡:大家讀詞語可真認真,老師想考考大家,怎么樣?
1)用生字卡片開火車讀。
2)比一比,再組詞。比較:講——進 鋪——撲 毯——淡 銀——很 店——站
3)看老師做動作讀出生字:指、接、鋪
4)“小貓釣魚”:把寫有生字的魚形卡貼在黑板上,請兩位學生到講臺,一個戴小白貓頭飾,一個戴小黑帽頭飾,老師讀字,兩個學生比賽找字,誰找到的多誰就勝利。
5)“找朋友”:把拼音卡片和生字卡片分散給學生,拼音與生字一樣的成朋友。如,拿拼音的同學說:“我是‘chú’,我的朋友在哪里?”拿生字的同學說:“我是‘櫥’,你的朋友在這里。”
6)謎語認記。
毯:一堆毛,兩把火,睡在上面很暖和。
省:眼睛上面一少年,勤儉節約少花錢。
店:站而不立,慶而不大,街邊一間房,買賣東西忙。
【教學意圖:識字教學是這節課的重點,鞏固識字是教學的難點。以上環節,采用多種方法、創設有趣的教學情境,不斷地復現所學的詞語,讓學生快快樂樂地認識生字,為閱讀打下良好的基礎。】
三、鞏固生字,指導書寫:
1.課件出示田字格中的本課生字: 講、打、指、接、驚、故、候、奇
2.自己把生字讀一讀,小組內互相說一說每個字的偏旁、筆畫、重點筆畫的位置,你認為應該注意的地方。
3.強調容易寫錯的字。(重點提醒學生“商”的“冂”里面是“八”下面一個“口”,而不是“古”;“潔”的右上方是“士”而不是“土”;“毯”是半包圍結構,左邊的“毛”的最后一筆要向;故:右邊是反文旁,不是折文旁“文”;候:不要忘了中間的一小豎。)
4.師生交流,交流過程中邊板書,邊指導學生練寫。
有三個提手旁的字(打、指、接),可以借助以前學習的提手旁的書寫知識指導寫字。注意提示:
“接”字右下的“女”,橫畫要長些;
“故”字右邊是反文兒,不是折文兒;
“候”字,不要漏寫中間的“豎”;
“奇”要寫得上小下大等。
5.學生書寫,教師巡視指導。
四、看雪景,讀課文。
1.自由讀課文,要求想象課文描寫的情景,難讀的句子多讀幾遍,爭取把課文讀正確,讀通順,讀流利。看看誰是讀書能手!
2.全班齊讀課文,糾正讀不好的地方。
3.同學們,你們讀書一天比一天有進步,老師這里有關于北國雪景風光音樂片,想看看嗎?請你專心看,感受北國的美麗風景,等一下說說自己的感受,行嗎?
4.看完了,你有什么感受?請你談一談。
(中國臺灣小朋友只見過櫥窗里用棉花作的雪,沒有親眼看到過雪,老師給他們講了自己童年在故鄉北京玩雪的情景,激起了孩子們想去北京看看雪的愿望。)
5. 你們現在能帶著自己的快樂心情,有感情地朗讀自己喜歡的段落嗎?
【教學意圖:利用地圖和多媒體課件,聯系學生已有的經驗世界,讓學生觀看北國冬日的雪景,將學生帶入學習情境之中,調動學生學習的興趣,從而更深地體會中國臺灣小朋友對雪、對北京的向往之情。】
五、布置作業。
1.抄寫生字詞各三遍。
2.搜集中國臺灣的有關資料或圖片,與同學交流。
【教學意圖:課外學習是課內學習的延伸。鼓勵學生課下收集有關中國臺灣的資料,既培養學生收集、處理、運用信息的能力,又可以加深對中國臺灣的了解。】
六、板書設計
12 看雪
會寫字: 講打 指 接 驚 故 候 奇
會認字: 省店 櫥 指 接 講 鋪 毯 銀 仗
12、看雪(第二課時)
東鳳鎮中心小學語文教研組
教學目標:
1、在熟讀課文的基礎上,理解課文內容。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讀好問話的語氣。
3、整體感知課文內容,培養愛美情趣,進行愛國教育。讓學生體會課文中老師和孩子們對雪、對北京的向往之情,有盼望中國臺灣回歸、實現祖國統一的愿望。
4、繼續培養學生參與學習的能力,感受到學習的樂趣。
教學重點:
1、理解課文內容。
2、使學生知道臺灣省是中國的一部分,北京是祖國的首都,激發學生熱愛祖國,盼望祖國早日統一的感情。
3、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難點:
1、使學生知道臺灣省是中國的一部分,北京是祖國的首都,激發學生熱愛祖國,盼望祖國早日統一的感情。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1、同學們,今天我們繼續學習12課——看雪,把課題齊讀一次。這節課,我們來個比賽,男同學跟女同學比,看看一節課下來誰先搶到紅旗,好嗎?
【教學意圖:二年級的孩子們喜歡游戲比賽,搶紅旗比賽導入,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讓課堂氣氛活躍起來。】
2、出示詞語,復習詞語。
課件中的詞語:臺灣省 商店 櫥窗 指著 接著 講起 驚奇 時候 故鄉 鋪著 雪毯 銀裝 打雪仗
看!比賽準備開始了。屏幕上的詞語寶寶還記得嗎?(記得)首先請男同學來讀一讀;(男同學讀詞語)女同學敢挑戰嗎?(女同學讀詞語)一起再一次大聲朗讀!同學們的記憶力真好!可是,不知道接下來的學習,也能表現得這么好呢?
【教學意圖:這一環節以生字復現的方式檢查鞏固了第一課時的知識。】
二、整體感知課文。
1、下面老師讀課文,你們就邊聽邊思考:課文中哪些地方不太明白的,等老師讀完課文后提出來,能做到嗎?
【教學意圖:小學二年級學生最無顧忌,留個空間給他們,他們的神必定無拘無束馳騁縱橫,此時的職責不是強迫“千條江河歸大海”,而是用智慧、用愛心去“潤物細無聲”;他們的視界不是盯住預設的教學程序完成與否,而是用發展的眼光去度量課堂上的有所為和有所不為。】
2、同學們,你們有不懂的問題嗎?學生提問。容易的問題現由學生幫助回答,全班學生都不能回答的問題就由老師幫助解決。當學生問道,中國臺灣為什么很少見到雪的呢?老師就出示課件(地圖),讓學生在地圖上找北京和中國臺灣的位置。因為地理環境和氣候的不同,我國北方的城市,包括我們祖國的的首都北京都能看到非常漂亮的雪景,南方城市因為氣候溫暖,一般都見不到雪,中國臺灣的小朋友和我們中山的小朋友一樣見不到下雪。
三、學習第二段。
1、過渡:你們想知道(課件出示)過春節的時候,中國臺灣孩子們在哪里看到怎樣的雪?他們想去哪里看怎樣的雪?請同學們帶著問題自由讀課文。
2、匯報學習情況:
a、學生回答第一個問題。他說的答案對嗎?你們是在哪里找到答案的?(課文第二段)
b、出示第二段(文字配圖):過春節的時候,孩子們在商店的櫥窗里看到了美麗的雪景。那是用潔白的棉花做成的。
齊讀第二段。小朋友們讀得真響亮,又有感情,老師表揚你們。
【教學意圖:二年級的學生抽象思維能力比較弱,出示櫥窗里用棉花做成的雪景圖,讓他們很形象地知道了用棉花做成的雪是不能動的,也沒有真的雪那樣好玩,為后面的教學做好鋪墊。】
板書:中國臺灣孩子們 櫥窗 棉花雪
c、他們想去哪里看怎樣的雪?
四、學習孩子們與老師的對話。
1、過渡:他們跟老師說了些什么話?(課件出示)請同學們自由讀3—11段,把孩子們說的話用“——”畫下來,然后同桌之間讀讀這些話。
【教學意圖:老師放手讓學生自己找句子,讀句子,發揮了學生的能動性,體現出學生是學習的主人,同時培養了學生的自學能力。】
2、學生匯報情況
3、課件出示四個問句:
“您看見過真的雪嗎?”
“您是在哪兒見過的?”
“北京離這兒很遠吧?”
“什么時候能帶我們到北京去看看真的雪呢?”
提問:請同學們認真觀察這四句話,看看它們有什么相同的地方?(都是問句)怎樣讀好呢?(讀出疑問語氣)
【教學意圖:讓學生認真觀察句子的特點,鍛煉了思維能力,為讀好問句打下基礎。】
抽讀——指導讀、范讀——齊讀
4、情境演讀:我們把這些句子放回課文中去,現在你們就是中國臺灣的小朋友,我就是中國臺灣的老師,誰先來問問老師呀?學生:“您看見過真的雪嗎?”老師:微笑著點點頭。
學生:“您是在哪兒見過的?”老師:“小時候,在我的故鄉。”指著地圖。
學生:“北京離這兒很遠吧?”老師:“不算太遠,冬天,天上飄著雪花,地上鋪著雪毯,樹上披著銀裝。”(隨機出示這段話配飄雪的圖:冬天,天上飄著雪花,地上鋪著雪毯,樹上披著銀裝,到處一片潔白。)
【教學意圖:創設課文的情境演讀,激發學生的讀書興趣,使每一位學生都喜歡讀書、樂于讀書。在輕松愉快的閱讀實踐中,自悟自得,獲得情感的體驗。出示飄雪的圖,讓學生直觀地感受到雪花飛舞,大地一片潔白的美麗景象,讓學生陶醉于美景之中,也為讀好文段做好鋪墊。】
5、提問:想親自感受一下雪的美景嗎?自己讀讀這段話,看誰讀得最美?(抽讀——齊讀——男、女比賽讀)邊讀邊結合圖幫助解釋:雪毯、銀裝等(指著雪景圖引導學生說:“同學們,看,天空中的雪花怎樣拉?雪花飄落在地上,地上好像……樹上一根一根的樹枝又像……到處一片潔白,多美呀!)
【教學意圖:解釋詞語意思的時候讓學生從畫面中去體會,學生很容易理解。】
6、經過你們一讀,中國臺灣孩子們仿佛來到了白雪世界,如果你們也來到這兒,你最想干什么?(打雪仗、堆雪人、玩雪橇……)
【教學意圖:學生從課件的動畫和朗讀中感受到下雪時的美景,接著提問:“如果你們也來到這兒,你想干什么?”馬上就打開孩子們的話腔,讓孩子們暢所欲言,對雪的喜愛之情便情不自禁地流露出來。】
7、你們說得這么興奮,老師也想玩一玩。提問:能不能把你的感情用朗讀表現出來?。
8、出示句子:小伙伴們在雪地上堆雪人、打雪仗,玩得可高興了!男、女賽讀。
9、提問:櫥窗里的雪景與這里的雪景有什么不同呢?(都很美,一是靜態的,不能玩;一是動態的,能玩的、好玩,因此更美麗,對孩子們有很大的吸引力)
板書:北京小朋友 北京 飄雪花 好玩 不能玩
10、看著課文,把第九段連起來讀一讀。
11、多美的雪景啊!中國臺灣孩子們,讀到這里,你最想對老師說什么?(引導學生說出自己的真實感受)再提問:看看文中的孩子是怎么問老師的?
出示句子:什么時候/能帶我們/到北京去/看看真的雪呢?
(1)這句話很長,有信心讀好嗎?(指一名學生讀)
(2)我們讀這么長的句子時要注意什么呢?(自己先練讀再指導讀好停頓)
(3)創設情景引導學生理解:爭著問。(小朋友,你們現在就是中國臺灣的小朋友,你們試著來問問老師吧!剛才,小朋友們你一言,我一語,這就是爭著問。)
【教學意圖:創設情境理解詞語,學生記得更牢固。】
12、現在,你們把自己當成中國臺灣小朋友在問老師,你的心情是怎樣的?
13、孩子們真會讀書呀,從這一句話里,你讀懂了孩子們的心聲。
14、當老師給孩子們講童年在故鄉北京玩雪時的情景,激起了孩子們想去北京看雪的愿望。老師是怎樣對他們說的呢?
老師:“那里的小朋友正盼著你們去和他們一起玩兒呢!”(隨機出示句子)
12、誰能像老師一樣深情地說說這句話?看看后面是什么標點符號,應該怎樣讀呢?(指導讀好感嘆句)(抽讀——齊讀、評價)
五、體會情感
1、中國臺灣孩子們和北京小朋友們盼著什么?(中國臺灣孩子們盼著跟北京小朋友們玩;北京小朋友們也盼著跟中國臺灣孩子們玩)
2,從這句話中,你知道老師心里在想什么嗎?此時,你心里又在想什么呢?
【教學意圖:思考領悟北京的小朋友盼望和中國臺灣小朋友一起玩的心情,老師心里的想法,從而使學生在中國臺灣和北京本是一家人的親情中經歷一次熏陶。】
3、總結:我們的祖國就像一個大家庭,我們的廣東、中國臺灣、北京這些省份就像是兄弟姐妹,因為種種原因,中國臺灣這個兄弟暫時還沒有回到祖國的大家庭中,什么時候能回到大家庭中高高興興地一起玩耍呢?我們盼望著。板書:盼統一
六、課后作業
1、回家查找一些有關中國臺灣的資料,如中國臺灣的風景圖片、中國臺灣人們的風俗、中國臺灣與祖國的關系等等。
2、寫一封信,邀請中國臺灣的孩子們到我們家鄉中山來玩。
【教學意圖:創設向中國臺灣小朋友發出邀請的活動,激活學生運用祖國語言文字的能力,同時鍛煉學生解決問題的意識和能力。】
附板書: 12 看雪
中國臺灣孩子們:櫥窗——棉花雪 不能玩
}盼統一
北京小朋友:北京——飄雪花 好玩
看 雪 篇4
課型:講讀課
教學目標:1、認識10個生字,會寫8個生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課文中老師和孩子們對雪、對北京的向往之情。
3、有盼望中國臺灣回歸,實現祖國統一的愿望。
教學重點: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課文中老師和孩子對雪,對北京的向往之情。
教學難點:有盼望中國臺灣回歸,實現祖國統一的愿望。
教法:圖文結合法、談話法。
學法:朗讀感悟法。
教具:圖片、生字卡片。
教學課時:兩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1、認識10個生字,會寫“講、打、指、接”4個生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初步感知文章內容。
教學過程:一、猜謎引入:
1、同學們,這節課老師給你們帶來了一個謎語,“一片一片又一片,片片鵝毛飛滿天,掉在地上處處白,落在水里都不見(雪)”。孩子們,你們喜歡雪嗎?(喜歡)。說說為什么喜歡下雪?(學生自由談)。原來,下雪可以給我們帶來這么多的樂趣,你們開心嗎?(開心)。可是呀,在我國的臺灣,那里的小朋友是很難看到雪的,他們對雪充滿了好奇和向往,我們今天就學習一個關于雪的動人故事。(板書課題,看雪,注意指導“雪”的的四點的同一個方向。生書空,齊讀課題)。
二、初讀課文,認識生字詞。
1、請同學們打開書自由地讀讀課文,不認識的字借助大桃子和樹葉多讀幾遍,把課文讀正確。
(生讀課文,師一邊讀一邊巡視)
2、同學們,課文讀完了,有信心接受老師檢查生字詞嗎?
(1)出示生詞小黑板:(我會讀)
ch’ t?n j‰ng zh„ng qŠng g”
櫥 窗 地 毯 驚 奇 打雪 仗 深 情 故 鄉
sh”n h?u di„n zh‹
潔白的棉花 順 手 時 候 商 店 指 著
p‘ p‰ pi?o ji…
鋪著雪毯 披著銀裝 飄著雪花 接著
(2)生詞大家認識了,生字寶寶想單獨和你見面,你還認識它嗎?能給他找個新朋友嗎?
(3)出示生字卡片,開火車讀,并組詞。
(4)你們可真棒,這么快就認識了生字,想想你是用什么方法又快又準地記住它呢?
(5)交流識字方法。
如:難記的字 櫥——木+廚(房)理解櫥窗
“指、披、接”都有是“扌”旁。
老師給你們帶了幾則字謎,你們能猜出來嗎?聽好了:
毯:一堆毛,兩把火,睡在上面很暖和。
省:眼睛上面一少年,勤儉節約少花錢。
店:站而不立,慶而不大,街邊一間房,買賣東西忙。
3、生字詞你們都認識,相信你們會把課文讀得更通順,請同學們再小聲讀讀課文,把含有生字詞的句子多讀幾遍,讀流利。標出自然段(生讀課文,師巡視指導)。
4、有沒有特別難讀的句子。
生指出,師指導。(或范讀)
5、讀好了嗎?有信心接受檢查嗎?
(指名讀)
(一)生讀(1-2)自然節。
(一)生讀(3-8)自然節。并理解“驚奇”一詞。問句要指導問的語氣。
(三)生讀(9)自然節。
(四)生讀(10-11)自然節。
6、同學們,課文讀得這么流利,你最喜歡哪幾段話,就把它再讀幾遍,讀給你的同桌聽,如果他讀的很美,你就伸出大拇指夸夸他!(2、9段)
7、你們可真幸福!能享受這么美的雪景,中國臺灣的小朋友有什么想法呢?我們下節課繼續學習。
三、指導書寫
下面進入我們的“書法展示臺”
“講、打、指、接”仔細觀察,說說自己的發現。
生:這四個字都是左右結構。
師:左右結構的字應注意什么?
生:左窄右寬。
師補充:一般部首在那邊,那邊就窄一點。
師指導“扌”旁:注意“扌”旁第三筆是“提”。
指導書寫“接”(師范寫)“接”字右邊上邊是個“立”,下面是個“女”,“立”字下面橫短點,“女”字橫長而有力。
生練寫。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鞏固生字,會寫“驚、故、候、奇”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兩岸人民對祖國統一的渴望。
教學過程:
一、復習鞏固生字。
上節課我們一起初讀了課文,學習了生字新詞,咱們先來鞏固一下,出示生字卡片,開火車讀生字并組詞。
二、學習課文,深入感知:
1、請同學們小聲朗讀課文,找出文中描寫雪景的段落多讀幾遍。(生讀課文)
2、同學們讀完了,伸手告訴老師哪段話描寫了美麗的雪景?(生伸手表示“9”)文中是怎么描寫的?(指名讀)。其他同學用手指點著不出聲讀。
3、讀了這段話你想說什么?
作者描寫的太美了,小伙伴可以在雪地里玩,很高興。
(1)師:從哪兒看出雪景很美?
生:冬天,天上飄著雪花,地上鋪著雪毯,樹上披著銀裝,到處一片潔白。冬天一片潔白的世界。
師:你體會的可真深刻,老師有一個問題,什么是雪毯呢?
生:雪毯就是雪下得很大,地上的雪很厚,像地毯一樣。
師:我仿佛看見了厚厚的雪,你們還看見了什么?
生:樹上披著銀裝,像我們穿著白色的衣服。
師:你們還看見了怎樣們的景色?結合平時的生活來談談?
生:我還看見了房上,山上都鋪著厚厚的雪。
師:你看的可真遠。是呀,大雪過后,到處一片潔白的世界。美嗎?
生齊說:美!
師:這么美的景色應該怎樣讀?
生:讀的時候,邊讀邊想象雪景的樣子。
師:老師相信你一定會讀的很美!
(指導朗讀第一句)
師:是呀,作者描寫的多么生動呀,這么美的景色,你們想在雪地上干什么?
(2)出示小黑板:
小伙伴們在雪地( )雪人,( )雪仗,玩得可高興了。
(生填空 ,后齊讀)
師:你們還在雪地上干什么?
生:滾雪球、滑冰……
你們玩得這么高興,你們就高興地讀一讀。
5、你們真么快樂,中國臺灣的小朋友能像你們這么快了嗎?(不能)他們能見到真的雪嗎?他們只能(生補充:在商店的櫥窗里看到了美麗的雪景。那是用潔白色的棉花做成的。)
6、中國臺灣的老師真的見到過雪嗎?(見到過)你怎么知道的,在哪呢?我們來配合著讀一讀老師和學生的對話。(3-9)
7、師引導:北京除了雪景美,還有許許多多美麗的地方,大家能否為中國臺灣小朋友介紹介紹。(可回憶《北京》一課內容)
8、這么美的北京,中國臺灣小朋友想干什們?(想去北京)
9、你從哪句看出中國臺灣小朋友想去北京?(第10段)指導朗讀。
“爭”著問,什么是爭著問?你們爭著問試試?
(生讀第十段)體現爭著問。
三、學習難點:
師范讀最后一段,體會“深情”
“那里的小朋友正盼著你們和他們一起玩呢?”
1、剛才我們了解了雪的美,北京的美,中國臺灣的小朋友想干什們?
(想去北京和北京的小朋友一起打雪仗、堆雪人……)3、北京的小朋友也想干什么?
(和中國臺灣的小朋友一起玩)
4、這就是兩岸人民想做的事——統一回歸,兩岸人民和平幸福地看雪景,蹬長城,游北京。這樣的愿望該怎樣朗讀?
(用充滿深情的口氣讀)
形式:(1)生練讀。(2)指名讀。(3)齊讀。
四、師生合作介紹中國臺灣的情況。
中國臺灣自古以來就是我國的神圣領土,他和大陸息息相關,榮辱與共,從1895年到1945年日本侵略者占領中國臺灣50年,抗日戰爭勝利后,我國恢復了在中國臺灣的主權。解放戰爭勝利后,國民黨政府敗退中國臺灣。隨著香港、澳門的回歸,實現祖國統一大業的目標一為期不遠。
五、指導書寫:
“驚、故、侯、奇”
重點指導 “侯”中間不能丟了一豎。
“ 故”右邊是“ ”旁,不能寫“ ”
“奇”下邊一橫要長。
六、板書設計
看櫥窗 看雪花
看雪 盼 堆雪人 統一
北 京 打雪仗
七、出世對聯:
日月潭碧波凝翠中國臺灣骨肉日月恩歸盼統一
揚子江熱浪含情大陸同胞談談翹首望團圓
看 雪 篇5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11個生字和詞語,讀準字音,認清字形,理解字意,并能規范書寫。
2.認識“櫥、盼”這2個生字。
3.觀察畫面,看清圖意,使學生初步了解課文內容
4.指導學生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
1.學會本課11個生字和詞語,讀準字音,認清字形,理解字意,并規范書寫。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初步了解課文內容。
教學難點:
1.指導學生學會難字:灣 商 堆 仗 銀
2.觀察畫面,看清圖意,初步了解課文內容。
教學過程:
一、激情引趣,導入 新課。
1.同學們,你們知道臺灣省嗎?你們對這個地方有哪些了解?(結合課前找的資料請你給大家介紹介紹,如:圖片、媒體上了解到的、音像片、有關書籍等)
2.教師出示中國地圖,讓學生指一指臺灣省的位置。
3.揭示學習內容:今天老師就要和大家學習新課,板書課題,全班齊讀。
二、學習本課生字和詞語:
1.讓學生自己讀課文,邊讀邊標出生字,畫新詞。借助漢語拼音讀一讀。
2.同桌之間開展相互間的學習:
1)打開課后的生字表,分別讀一讀,如果讀得不正確,進行糾正,還可以借助工具書查一查,讀準字音。
2)兩個人讀一讀畫的新詞,相互解答不明白的詞意,利用工具書查一查,看看解釋。
3)學習完畢,同桌相互評議學習情況
3.教師檢查學生自學情況:
1)教師出示生字卡片,讓學生讀一讀:(指名讀,開火車讀)
灣 商 堆 仗 銀 講 毯 景 潔 店 省
在讀生字的過程中,對讀得不準確的地方及時提醒。(最好讓學生發現問題,培養聽的能力)
2)看投影,讀詞語:
臺灣省商店
潔白驚奇
情景
打雪仗
銀裝
堆雪人
先讓學生自己練習讀,再指名讀:
3)結合學生遇到的難字說一說記憶字形的方法。(教師板書)
商:先寫點 、橫、點、撇,再寫同字框,最后寫里面的兩部分,里面是“八字頭和口”不是“古”字,要寫緊湊。
灣:左右結構,部首是三點水旁,右邊是“彎”,這是一個左形右聲的形聲字。
堆:左右結構,運用熟字換偏旁的方法記憶:熟字“難”去掉又字旁換上土字旁就是新字。注意右邊是“隹”不是“住”字。
仗:左右結構,左邊是單人旁,右邊是個“丈”,筆順是:橫、撇、捺。
潔:左右結構的字,左邊是三點水旁,右邊是兩個熟字:士和口字在一起
動手書空寫一寫。(教師讓學生進行板演,易錯的地方用彩色筆標出來,提醒其他同學注意)
4)理解詞意:(結合學生提出的問題進行理解,讓學生先說一說意思,相互補充,利用工具書查一查)
三、讀課文,看插圖,初步理解課文內容。
1.讓學生自己練習讀課文,要做到正確和流利。
2.同桌之間進行互查。
3.與小組成員一起看插圖,說說畫面的意思,理解課文內容,而后練習讀書。
4.教師檢查學生讀書情況:
1)指名讀書,大家進行評價。
讀完課文后你有什么感受?請你談一談。
(中國臺灣小朋友只見過櫥窗里用棉花作的雪,沒有親眼看到過雪,老師給他們講了自己童年在故鄉北京玩雪的情景,激起了孩子們想去北京看的愿望。)
四、練習:
1.指導學生進行書寫:
1)讓學生觀察田字格中的范字,而后描寫。
2)教師讓學生進行板演,進行評價。
2.讀一讀生字能進行一字組多詞的練習
店:商店、店長、店鋪、店規、飯店
景:景色、情景、雪景、景致、景象
五、總結本課學習情況。
六、布置作業 :
1.抄寫生字詞。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3.提出不懂的問題。
板書設計:
23
灣 商 堆 仗 銀 講 毯 景 潔 店 省
臺灣省
商店
潔白
驚奇
情景
打雪仗
銀裝
堆雪人
第 1 2 頁
看 雪 篇6
武漢市育才小學 屈小青
第2課時
師:昨天咱們一起初讀了課文,學習了生字新詞。同學們在學習中表現出來的讀書思考的能力令老師大為欣賞。通過讀了1、2自然段,大家結合圖,不僅讀出了中國臺灣小朋友很想看到雪,還在思考這樣一個問題:他們只能在商店的櫥窗里看到用棉花做成的雪景會想些什么?說些什么呢?
師:這節課咱們繼續學習課文。默讀課文3——11自然段,把小朋友們說的話畫下來,多讀幾遍。
生:讀書勾畫。(有個別學生出聲)
師:默讀,就是不出聲,不指讀,這樣便于我們思考。
師:誰來讀讀自己勾畫的句子。
生: 您看見過真的雪嗎?您是在哪兒見過的?什么時候能帶我們到北京去看看真的雪呢?
生;還有一句:“北京離這兒很遠吧?
師:(出示寫有這四個句子的小黑板)找到這四個句子的請舉手!
師:這么多啊,請四個小朋友來讀讀句子,其他孩子想想,它們有什么共同 特點。
生讀句子
生:它們后面都有問號,是問句。
師: 對。怎么把這四個問句讀好呢?我們把他們放回課文中去,再讀讀。可以跟小伙伴商量商量。
學生讀書。
師:讀得真投入,孩子們,現在你們就是中國臺灣的小朋友,我就是那位老師, 誰先來問問老師。
生:您看見過真的雪嗎?
師:還有哪個小朋友也想問這個問題。
生:您看見過真的雪嗎?
師:(微笑著點頭)讀出了問話的語氣。
多名學生問,相機指導讀。
師:大家一起問老師吧。
生一起問
師:(微笑點頭)誰還想接著往下問?
生:您是在哪兒見過的?
師:誰也想問這一句?
生問。
師:注意后面的提示語,孩子們是驚奇地問。
師:誰再來問問。
多名學生問。
師:剛才你們幾個問的真好,現在老師想問問你們了,告訴老師,你問的時候心里怎么想的?
生:老師是在哪里見過的呢?
生:我們沒見過雪,老師怎么見過呢?
生:老師看見過真的雪,真了不起。
……
師:就帶著你們各自的體會再練習問這句話。
學生練習。
指名問。
生:您是在哪兒見過的?
師:小時侯,在我的故鄉(順手指地圖上的北京)
多名學生和老師對話。
師:接著問。
生:北京離這兒很遠吧?
師:不算太遠。
多人問。
師:不算太遠。下雪了,天上飄著雪花,地上鋪著雪毯,樹上披著銀裝,到處一片潔白。小伙伴們在雪地上堆雪人、打雪仗,玩得可高興了!
想親自感受下雪的美景嗎?,讀讀有關的課文。把你喜歡的句子多讀幾遍。喜歡的詞語畫下來。
生讀課文第9自然段。
師:喜歡第一句的小朋友,誰來讀讀
生:讀第一句。
師:你畫了哪些詞語?
生:我畫了飄著雪花,鋪著雪毯,披著銀裝。
師:你能不能再讀讀,注意畫的詞語,把你的感情讀出來。
生再讀。
生:老師,我有個問題,什么是銀裝啊?
師:問的好,待會通過讀書看你能不能自己解決好嗎?
師:誰還能這樣有感情地讀這句話。
生讀。
師:你讀得真好。你讀的時候老師仿佛看到了漫天飛舞的雪花,看到了樹上,房子上,地上全白了。同學們,我們都這樣邊讀邊想象看到過的雪景就能讀得更好了。
師:男孩子讀一讀。
師:女孩子讀一讀。
師:讀得這么好,就告訴你們一個小秘密吧,這幅美好的畫面就藏在我們的語文書里。趕快去找找。
一學生指書上打雪仗那幅。
師:看見雪花了嗎?還有更恰當的呢,不是我們這一課的。
生:(舉起書)《四季的腳步》這一課有。
生:(舉起書)《我是什么》一課也有。
生:還有《江雪》。
師:你們可真能干,找到這么多。老師把《我是什么》這課的圖放大了,貼到黑板上,大家看看,找到雪花了嗎?雪毯呢?銀裝呢?剛才提問的那個女孩子上來指一指,說一說。
學生上來指雪花,銀裝,雪毯。(手都只指在一個地方)
另一學生舉手上來邊指邊說:這都是雪花,這一片都是雪毯,這一片都是銀裝。
師:(問剛才提問的女孩)現在你知道什么是銀裝了嗎?
生:知道了,樹上都是一片白色,就像穿上一件銀白色的衣服。
師:真聰明,通過自己讀書解決了的問題。
師:那雪毯是什么呢?
生:地上的雪很厚很厚,就像毛毯一樣。
師:是啊。這潔白的冬天就像一個童話般的世界,太美了。同學們再練讀
這潔白的冬天就像一個童話般的世界,太美了,同學們再練讀這句話,注意那些表示動作的詞,還可以邊讀邊加上動作。
學生加上動作練習讀。
師:喜歡這句話的同學站起來讀。
生(起立)邊讀邊做動作。
師:飄著雪花,鋪著雪毯,披著銀裝,做的真好。
師:第2句,誰來讀?
生讀。
師:你們堆過雪人,打過雪仗嗎?
生:堆過,打過。(很多孩子情不自禁做起了打雪仗的動作)
師:看看圖,回憶自己堆雪人,打雪仗的情景,再讀。
生再練習讀。
指名讀。
師:把第9自然段連起來讀。
師:中國臺灣小朋友們,讀到這里,你最想對老師說什么?
生:老師,你也帶我們堆雪人,打雪仗吧。
生:我真想看到真的雪啊!
生:您快帶我們去看真的雪吧!!
……
師:看文中的孩子們怎么問老師的?這句話很長,有信心讀好嗎?
生:有!
師:這么長的句子讀的時候要注意什么呢?
生:停頓。
師:自己練習讀一讀。
生讀。
師:我聽出來了,他在“什么時候”和“到北京”
這里停了一下。很好。
生讀。
師:他在“什么時候”和“到北京去”這里停了一下,也很好。
師:現在你們就是文中的小朋友,你們來表演讀一讀。
生齊讀。(爭著問的感覺沒出來)
師:這是爭著問嗎?
生爭著問:“什么時候能帶我們到北京去看看真的雪呢?”
師:真聰明,像這樣都搶著問,你一言,我一語就是爭著問。
師:(望望大家,深情地)說:‘那里的小朋友盼著你們去和他們一起玩呢!’
生:老師,你掉了一個“正”字。
師:謝謝你,你們能教老師深情地讀好這句話嗎?自己先練習一下。
師:請一、二組教老師讀。
師:請三、四組教老師讀。
生:老師,我還想教你讀。(笑)
師:呵,你剛才已經和大家一起教了。課后再教吧。
師:同學們剛才一句一句問的真好,能連起來問嗎?
生:您看見過真的雪嗎?您是在哪……
師:哎呀,你們太著急了,老師連點頭的時間也沒有。給點時間老師好嗎?
生:您看見過真的雪嗎?
師:(微笑點頭)
生:您是在哪兒見過的?
師:小時侯,在我的故鄉。(指地圖上的北京)
生:北京離這兒很遠吧?
師:不算太遠。
生:什么時候能帶我們到北京去看看真的雪呢?
師:哎呀,剛才把最精彩的地方忘記了。咱們再來一遍好嗎?(全場大笑)
生:北京離這兒很遠吧?
師;不算太遠。下雪了,天上飄著雪花,地上鋪著雪毯,樹上披著銀裝,到處一片潔白。小伙伴們在雪地上堆雪人、打雪仗,玩得可高興了!(邊說邊指黑板上的圖。)
生:什么時候能帶我們到北京去看看真的雪呢?
師:那里的小朋友正盼著你們去和他們一起玩呢!
師:同學們把自己當作了中國臺灣小朋友,讀書體會的真好。下面,我們四人小組分角色把全文讀一遍。
學生分角色讀書。(興致很高,讀了一遍又一遍)
師:下面咱們分角色把全文表演讀一遍,你們幾個當文中的孩子們,其他同學讀旁白。這次,我不當老師了,我當觀眾來欣賞你們的表演。你上來當老師。(那個還想教老師讀書的孩子)
學生分角色讀全文。
師:是啊,我們也盼著和他們一塊玩呢,有個小朋友還把他的心情寫成了一首小詩,大家讀一讀。
歡迎中國臺灣小朋友
一只船,揚白帆,
飄呀飄呀到中國臺灣。
接來中國臺灣小朋友,
到我學校玩一玩,
伸出雙手緊緊握,
熱情的話兒說不完。
(生讀的很投入,有的忍不住站起來了。)
師:咱們一起讀吧,一邊讀一邊拍手。
師:此時,你想對中國臺灣小朋友說什么呢?
生:我們想和你們一起堆雪人,打雪仗。
生:你們看見過真的雪嗎?到我們學校來,你的愿望會實現的。
生:我想用飛機升到天空去,給他們下真的雪。
生:我希望中國臺灣小朋友能早點到我們這里來玩雪,給他們留下更深刻的印象。
生:我有個辦法,可以讓中國臺灣小朋友到我們這里來。可以寄封給中國臺灣小朋友,說我們這里的雪景可美了,你能到我們這里來玩嗎?我們相遇的時候,我是永遠不會忘記的。我們這次相遇是我們的緣分,我會把這次相遇留在我心里,留在我的腦海里。
……
師:你們說的太好了,相信不久你們的愿望都會實現的。還有這么多孩子想說,這樣吧,圣誕節快到了,新年也快到了,你們做一張美麗的賀卡吧,把你們想說的話寫在上面,寄給中國臺灣小朋友,好嗎?
生:好!
師:黑板上的小雪花說話了,你們課文讀得這么好,我身上的這些字有辦法記住嗎?
出示:潔、講、毯、銀、堆、仗
生:我記“講”,老師在講課,言字旁。
師:哦,是啊,老師講課井井有條。
生:(站起來,一手高舉,一手對著老師做開槍的樣子)人在打仗,啪一槍。
師:(也對著他開一槍)對。打仗的仗。
生:難字的又換成土就是堆。
生:銀,金銀財寶是金屬,所以是金字旁。
生:毯,就是毛里面有兩團火。
師:這個毛是今天要學的新部首,毛字旁。能把這個字寫好嗎?
看著田字格,仔細觀察,自己寫。誰上來寫。
生寫字。
評上面學生寫的字。
生:我給他提意見,我先說他的優點,他的字寫在了田字格的正中間。他的缺點是毛字寫歪了。
師:咱們趕快把它扶正吧。修改學生的字。
師:這節課咱們就上到這兒,謝謝同學們。
看 雪 篇7
學習目標
1、認識10個生字。會寫8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課文中老師和孩子們對雪、對北京的向往之情。
3、有盼望中國臺灣回歸、實現祖國統一的愿望。
教學流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
1、小朋友們看過雪嗎?今天我們就來看一個故事名字叫《看雪》,老師板書課題,學生跟著書空。
2、小朋友們看了課題有沒有什么想法呀?愿意跟隨老師談談嗎?
二、自讀課文,小組互助學習
1、自讀課文,畫出生字,借助拼音正音。
2、小組內自查:注意讀準翹舌音“省、櫥、指、仗”和前鼻音“毯、銀”。
三、認記生字
指導學生開動腦筋,自己發現認記生字的方法。如:
1、謎語認記。
毯:一堆毛,兩把火,睡在上面很暖和。
省:眼睛上面一少年,勤儉節約少花錢。
店:站而不立,慶而不大,街邊一間房,買賣東西忙。
2、借助偏旁認記。
“指、接”都是提手旁,字義和人的手有關;“銀”是金屬,所以是金字旁。
四、鞏固練習
1、用生字卡片開火車讀。
2、猜字游戲:一人被蒙住眼睛,讓一個人指某個生字,等全班都看清楚了所指的字以后,讓被蒙眼的同學一個一個地指著生字向大家發問。如,問:“是不是櫥窗的‘櫥’?”答:“不是櫥窗的‘櫥’!”直到猜對了,全班一起回答:“對對對!就是這個字。”
3、“摘蘋果”游戲:在黑板上畫棵蘋果樹,把做成蘋果形狀的生字卡貼在“樹”上,讓學生上臺讀字音,讀對的就可以把“蘋果”摘下來。摘對五個以上可獎勵一張蘋果貼畫。
五、擴展活動
通過各種途徑搜集有關中國臺灣的資料,包括中國臺灣和祖國大陸的關系,中國臺灣的風景名勝,中國臺灣回歸問題等。
第二課時:
一、導入
1、出示中國地圖,讓學生在地圖上找北京和中國臺灣的位置。再互相交流中國臺灣的資料,以你問我答的方式,學生把還不懂的問題或自已想了解的問題提出來,由其他同學根據自已自已掌握的內容來回答。今天繼續學習看雪那一課。讀讀課文,想象課文描寫的情景。
2、學生回憶下雪的情景,并說說自已回憶后的感受。
二、感悟朗讀。
1、假設自已就是中國臺灣的小朋友帶著對北京雪景的向往再讀課文,學生提出不理解的問題。
2、復習“識字3”中的“中國臺灣島,隔海峽,與大陸,是一家”,把以前對中國臺灣的了解運用到本課的學習中。
3、自讀課文,提出問題。
4、小組交流解決各自所提問題,進行合作探究學習。注意結合朗讀課文來思考和解決問題。
5、各組挑選自己認為最有意思或最有價值的問題,提交全班討論。各組從其他組提的問題中選擇自己感興趣的問題,進行進一步的交流、討論。
6、選擇同學們共同關心的問題,引導大家讀書、思考、表達。教師也可提出重點問題讓學生思考、討論。如,課文最后一句話,老師為什么要“深情”地說?老師心里在想什么?
7、通過教師范讀、分角色讀等形式讓學生在讀中有所感悟。
8、課文語言優美,感情豐富,可配抒情音樂讓學生美讀。
(三)實踐活動
給中國臺灣小朋友寫一封簡短的邀請信,邀請他們到自己的學校來做客。
看 雪 篇8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
1.學會本課11個生字和詞語,讀準字音,認清字形,理解字意,并能規范書寫。
2.認識“櫥、盼”這2個生字。
3.觀察畫面,看清圖意,使學生初步了解課文內容
4.指導學生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
1.學會本課11個生字和詞語,讀準字音,認清字形,理解字意,并規范書寫。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初步了解課文內容。
教學難點 :
1.指導學生學會難字:灣 商 堆 仗 銀
2.觀察畫面,看清圖意,初步了解課文內容。
教學過程 :
一、激情引趣,導入 新課。
1.同學們,你們知道臺灣省嗎?你們對這個地方有哪些了解?(結合課前找的資料請你給大家介紹介紹,如:圖片、媒體上了解到的、音像片、有關書籍等)
2.教師出示中國地圖,讓學生指一指臺灣省的位置。
3.揭示學習內容:今天老師就要和大家學習新課,板書課題,全班齊讀。
二、學習本課生字和詞語:
1.讓學生自己讀課文,邊讀邊標出生字,畫新詞。借助漢語拼音讀一讀。
2.同桌之間開展相互間的學習:
1)打開課后的生字表,分別讀一讀,如果讀得不正確,進行糾正,還可以借助工具書查一查,讀準字音。
2)兩個人讀一讀畫的新詞,相互解答不明白的詞意,利用工具書查一查,看看解釋。
3)學習完畢,同桌相互評議學習情況
3.教師檢查學生自學情況:
1)教師出示生字卡片,讓學生讀一讀:(指名讀,開火車讀)
灣 商 堆 仗 銀 講 毯 景 潔 店 省
在讀生字的過程中,對讀得不準確的地方及時提醒。(最好讓學生發現問題,培養聽的能力)
2)看投影,讀詞語:
臺灣省商店
潔白驚奇
情景
打雪仗
銀裝
堆雪人
先讓學生自己練習讀,再指名讀:
3)結合學生遇到的難字說一說記憶字形的方法。(教師板書)
商:先寫點 、橫、點、撇,再寫同字框,最后寫里面的兩部分,里面是“八字頭和口”不是“古”字,要寫緊湊。
灣:左右結構,部首是三點水旁,右邊是“彎”,這是一個左形右聲的形聲字。
堆:左右結構,運用熟字換偏旁的方法記憶:熟字“難”去掉又字旁換上土字旁就是新字。注意右邊是“隹”不是“住”字。
仗:左右結構,左邊是單人旁,右邊是個“丈”,筆順是:橫、撇、捺。
潔:左右結構的字,左邊是三點水旁,右邊是兩個熟字:士和口字在一起
動手書空寫一寫。(教師讓學生進行板演,易錯的地方用彩色筆標出來,提醒其他同學注意)
4)理解詞意:(結合學生提出的問題進行理解,讓學生先說一說意思,相互補充,利用工具書查一查)
三、讀課文,看插圖,初步理解課文內容。
1.讓學生自己練習讀課文,要做到正確和流利。
2.同桌之間進行互查。
3.與小組成員一起看插圖,說說畫面的意思,理解課文內容,而后練習讀書。
4.教師檢查學生讀書情況:
1)指名讀書,大家進行評價。
讀完課文后你有什么感受?請你談一談。
(中國臺灣小朋友只見過櫥窗里用棉花作的雪,沒有親眼看到過雪,老師給他們講了自己童年在故鄉北京玩雪的情景,激起了孩子們想去北京看的愿望。)
四、練習:
1.指導學生進行書寫:
1)讓學生觀察田字格中的范字,而后描寫。
2)教師讓學生進行板演,進行評價。
2.讀一讀生字能進行一字組多詞的練習
店:商店、店長、店鋪、店規、飯店
景:景色、情景、雪景、景致、景象
五、總結本課學習情況。
六、布置作業 :
1.抄寫生字詞。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3.提出不懂的問題。
板書設計 :
23
灣 商 堆 仗 銀 講 毯 景 潔 店 省
臺灣省
商店
潔白
驚奇
情景
打雪仗
銀裝
堆雪人
第二課時
教學目的:
1.在熟讀課文的基礎上,理解課文內容。
2.使學生知道臺灣省是中國的一部分,北京是祖國的首都,激發學生熱愛祖國,盼望祖國早日統一的感情。
3.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4.繼續培養學生參與學習的能力,感受到學習的樂趣.
教學重點:
1.理解課文內容。
2.使學生知道臺灣省是中國的一部分,北京是祖國的首都,激發學生熱愛祖國,盼望祖國早日統一的感情。
3.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難點 :
1.使學生知道臺灣省是中國的一部分,北京是祖國的首都,激發學生熱愛祖國,盼望祖國早日統一的感情。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準備
1.掛圖。
2.北京美景錄像帶。
教學過程
一、復習鞏固生字詞。
1.請同學們打開生字表和詞語表,用最快的速度熟悉課文的生字及詞語。
2.出示生字、詞語卡片指名讓學生讀一讀。
二、學習課文。
1.小聲讀課文。
1)學生自己小聲讀課文。
邊讀邊想,全文共有幾個自然段?每個自然段告訴我們什么?
2)指名回答共有幾個自然段。
3)說一說你知道哪個自然段告訴我們了什么?
培養學生邊讀邊思考的習慣和口頭表達能力。(課文一共有11個自然段。)
2.指名讀課文,其他同學邊聽邊想一想每個自然段告訴我們什么?
(第一、二自然段寫過春節的時候,北京正是下雪的季節,而中國臺灣小朋友只能通過櫥窗看見用棉花作的雪,沒有親眼看到過雪。第三自然段――第八自然段講述了老師和孩子們的一段對話,老師給他們講了自己童年在故鄉北京看見雪的情景,課文的第九自然段,介紹了老師和同學們玩雪的情景。第十一、十二自然段寫孩子們渴望到北京去,說明北京的雪景已經深深的把孩子們吸引住了,他們盼望這一天的到來。
3.自己再讀課文,邊讀邊看插圖,圖文對照,看哪段文字描繪了哪幅圖的內容。
1)學生自己圖文對照。
2)指名讀一讀,說一說。
第一幅圖描寫的是第二自然段的內容。
第二幅圖描寫的是第九自然段的內容。
三、逐段學習課文。
1.學習第一、二自然段。
1)指名讀第一、二自然段。
想一想這兩段主要想告訴我們什么?
主要想告訴我們在臺灣省很難見到雪。
2)齊讀這一自然段。
你還讀懂了什么?(在商店櫥窗里的雪景是用棉花做的。)
3)觀察彩圖,體會書中的描寫。想一想應該怎樣讀?
“過春節”這個時候,說明在北京正是下雪的季節,而中國臺灣只能看到棉花做的雪。
這兩個自然段為中國臺灣孩子們渴望見到雪的心情打下了伏筆。
4)練習朗讀。
2.學習第三至八自然段。
學習方法:
一、先讀一讀課文,看這幾段各有幾句話。
二、想一想每段話都講了些什么?
三、這幾段講了什么?抓重點詞談一談自己的理解。
四、有感情地朗讀這幾段課文。
我們按照這種步驟學習課文第三至八段。
1)自己小聲讀,你是抓哪些詞語體會句子意思的。
2)指名抓重點詞句談自己體會。
這幾段寫的是老師和孩子們的一段對話。寫出了中國臺灣孩子們對雪(北京)的渴望之情。
3)有感情的朗讀這幾段。
A讓學生自己讀出自己的理解;根據自己的理解,你認為什么地方應當重讀,讀出什么樣的語氣,就怎樣讀。
B指名分角色朗讀課文。
C教師適當范讀。
要讀出感情來,讀出問句的 語氣。體現出中國臺灣小朋友對雪的渴望和對北京的向往之情。
4)再讀這段課文,體會這段課文告訴了我們什么?
在老師和孩子們的一段對話中,老師告訴孩子們在北京有他們渴望見到的雪景,激發學生向往北京,熱愛北京的思想感情。
3.學習第九自然段。
1)自己小聲讀,看共有幾句話,你是抓哪些詞語體會句子意思的。
2)指名抓重點詞句談自己體會。
指導學生看課文插圖的掛圖。
讓學生在圖上指一下誰在堆雪人,誰在打雪仗。
雪毯,說明雪大,把地蓋得很嚴實,像鋪上地毯一樣。
3)有感情的朗讀,可以加上動作。(教師還可以幫助學生配上音樂)
4.學習最后兩個自然段:
1)在學習前三段的基礎上,進行自學:說說你讀懂了什么?
2)在小組內談一談。
3)參加班級展示
4)教師指導朗讀:
A 出示這些句子,讓學生談談怎樣理解的,然后讀一讀,教師在恰當的時候再加以范讀。
什么時候/ 能帶我們/ 到北京去/ 看看真的雪呢?
那里的小朋友/ 正盼著你們去/ 和他們一起玩兒呢!
B 采用分角色朗讀的方法進行,朗讀時要注意疑問句和感嘆句的語氣,要讀好長句中的停頓。
5.觀看北京的風光片。激發學生向往北京熱愛北京的情感。
五、教師總結:同學們,北京的小朋友盼著臺灣同胞早日回到祖國的懷抱,早日和中國臺灣小朋友團聚,讓我們期待那一天的到來吧!
六、布置作業 :
1.與同學交流中國臺灣的有關資料。
2.要感情的朗讀課文。
板書設計 :
探究活動
收集有關臺灣省風土人情的資料,以便更多地了解中國臺灣。
看 雪 篇9
一、教材分析:
《看雪》是小學語文第三冊的一篇精讀課文,課文共11個自然段,講在冬天,我國臺灣省很難看到雪,北京卻能看到雪,通過看雪表現了祖國寶島臺灣的兒童與祖國大陸的兒童盼望著祖國早日統一的共同心愿。這篇課文的類型屬于故事,整個故事由一個隱藏著的故事敘述者的敘事部分(1、2、4、9自然段)和孩子們與老師的問答部分(3、5、6、7、8、10、11自然段)構成,它們形成了多種形態的對比(中國臺灣很難看到雪/北京容易看到雪,棉花做成的雪景(靜態)/真正的雪景(動態),孩子們看到了假的雪景/老師看見過真的雪景,中國臺灣孩子們期待著到北京去看雪景/北京小朋友盼著和中國臺灣孩子們去玩雪……),體現了兩岸人民盼祖國統一的共同心聲。課文的重點是第2、9、10、11自然段。教學本課,教師應培養學生理解字詞句的能力,體會句子的意思,弄清中國臺灣是祖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二、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讀好問話的語氣。
2、學會11個生字,會認4個生字。
3、整體感知課文內容,培養愛美情趣,進行愛國教育。
三、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在朗讀中了解詞句,感悟玩雪的趣味,
教學難點:在語境中學會生字詞,了解課文的盼祖國統一思想。
四、過程設計:
(一)謎語導入,融情入境
1、出謎面讓學生猜謎底。
“小小白花天上栽,一夜北風花盛開,干變萬化六個瓣,飄呀飄呀落下來。”(雪)
2、學生猜出謎底后,課件展示北方雪景圖,讓學生分小組討論下雪的景致及孩子們在雪地里嬉鬧的情境。討論問題:
①你見過雪吧?在哪里看到的?②你玩過雪嗎?怎樣玩?好玩嗎?
(二)自讀課文,認記生字
1、小組互助學習(1)自讀課文,畫出生字,借助拼音正音。
(2)小組內自查:注意讀準翹舌音“省、櫥、指、仗”和前鼻音“毯、銀”。
2、指導學生開動腦筋,自己發現認記生字的方法。
(三)融入情感,愉快教學
1、自學課文第1、2自然段,與自己的學習伙伴交談一下自己明白了什么。
2、結合課文提出問題,同學幫助解決,教師點撥。
3、引導學生品析詞句:第2自然段一共寫了幾句話?你喜歡哪一句,為什么?在這段中你喜歡哪個詞語,為什么?
4、學習第3~11段,看看孩子們向教師提出了哪幾個問題,把他們提的問題用橫線畫下來。指導學生在讀中設疑、質疑、逐步解疑。(1)你看見過真的雪嗎?(2)你是在哪兒見過的?(3)北京離這兒很遠吧?(4)什么時候能帶我們到北京去看看真的雪呢?
5、請同學們看課件雪景圖,聽教師描述第9自然段,讓學生進入情境。然后討論交流:櫥窗里的雪景與真的雪景有何不同?
6、看到北京孩子玩雪的情境,想像中國臺灣孩子們的心情會怎樣?(羨慕,想到北京去看雪。)
7、老師是怎么說的呢?“盼著”是什么意思?(北京的小朋友也盼望中國臺灣的小朋友能到北京來。)
8.讓學生提出問題,品析詞、句、段。在這幾段中你喜歡哪些段落,為什么?喜歡哪些詞語、哪些句子,為什么?
9.分組討論:你希望中國臺灣的小朋友到北京來嗎?兩岸小朋友的愿望能實現嗎?(充分發表學生自己的意見。)
10、指導學生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讀課文第3~11自然段中學生的四問和老師的三答。
(四)加深理解,情感升華
1、學生分角色表演、朗讀全文。
2、教師小結:是啊,臺灣省是祖國的寶島,它在大陸的東南端,中國臺灣小朋友永遠是我們祖國大家庭中的一員,不久的將來,海峽兩岸的小朋友一定會相聚在北京。
(五)拓展訓練,表達心聲
小朋友們,我們學了《看雪》這篇課文,你們想對中國臺灣的小朋友說些什么?讓學生大膽地發揮創造性想像,把各自的心里話說出來。
教師小結:是啊,我們也盼著和他們一塊玩呢,有個小朋友還把他的心情寫成了一首小詩,大家讀一讀。
歡迎中國臺灣小朋友,一只船,揚白帆,飄呀飄呀到中國臺灣。
接來中國臺灣小朋友,到我學校玩一玩,伸出雙手緊緊握,熱情的話兒說不完。
(六)實踐活動
給中國臺灣小朋友寫一封簡短的邀請信,邀請他們到自己的學校來做客。
祖國寶島臺灣
中國臺灣位于祖國架東南緣的海上,是我國與太平洋地區各國聯系的交通樞紐。近代考古學把中國臺灣與祖國大陸的淵源追溯到遠古時代。中國臺灣考古學者,在中國臺灣南部臺南縣左鎮發現古人類化石,被叫做“左鎮人”。經過鑒定,與著名的北京周口店的“山頂洞人”同屬三萬年前的古人類。中國臺灣陸續發掘出土的石器、骨器、陶器,其形狀和制作方法都與大陸各地發掘出的舊石器相似;還有出土的黑陶、彩陶都是從大陸東南沿海傳過去的。這些都是中國臺灣古人類和祖國大陸古人類的歷史見證。
古文獻關于中國臺灣的記載也很多。最早的《尚書》的《愚貢》篇,有關“島夷”的記載(島夷指中國臺灣先住民):以麻織品為衣服,以貝類為飾物,使用竹器,地產桔柚。隋煬帝曾三次派人往中國臺灣,唐朝以后,東南沿海為逃戰亂,移民澎湖和中國臺灣;明朝時著名的航海家鄭和1430年—1433年到中國臺灣。到了17世紀,歐洲殖民主義國家侵略勢力發展到亞洲,1544年葡萄牙船途經中國臺灣,首次發現美麗祖國寶島臺灣,1604年8月7日,荷蘭艦隊侵入澎湖,被明朝軍隊驅走,1642年再次淪為荷蘭殖民地。1661年4月21日鄭成功率領25000多人大軍,由福建廈門經澎湖向中國臺灣進發,1662年2月1日收復中國臺灣,1895年清政府正式把中國臺灣劃分為中國的一個行省,臺灣省。1894年中日甲午戰爭后,清政府與日本簽訂了“馬關條約”割讓中國臺灣長達50年。《開羅宣言》后1945年8月15日日本投降,我國恢復了在中國臺灣的主權,同年10月25日中國政府正式接收中國臺灣。
歷史證明中國臺灣自古是中國領土,中國臺灣人民和祖國大陸血脈相承,密不可分。中國臺灣人民飽受了殖民帝國主義的侵略、壓迫、剝削,結束兩岸對峙,促進“三通”求和平、求發展、求安定,改善和發展兩岸關系,推進祖國和平統一,是全國人民的共同心愿.
【資源】
森林寶庫中國臺灣森林覆蓋面積占全省土地總面積的一半以上,約相當于江蘇、浙江、安徽三省森林面積的總和,比歐洲著名的山林之國瑞士的森林面積還大1倍,木材的蓄積量達3億立方米以上。中國臺灣因受氣候垂直變化的影響,林木種類繁多,包括熱帶、亞熱帶、溫帶和寒帶品系近4000種,是亞洲有名的天然植物園。臺北的太平山,臺中的八仙山,嘉義的阿里山,是全省的三大著名林區。這里各類闊葉樹、藤類植物的濃枝密葉,終年遮云蔽日。全省經濟林面積約占林地面積的4/5,主要有紅檜、扁柏、中國臺灣杉、肖楠、馬尾松、樟、櫸、楠、櫟、樸等名貴木材,為舟船、枕木、橋梁等的上選材料。中國臺灣的樟科樹木居世界之冠。用樟樹提煉的樟腦和樟油,在醫藥上和化學工業上用途很大,是中國臺灣一大特產,產量約占世界總產量的70%,最多時年產1000多萬斤。
地下礦藏中國臺灣現已探明的各種礦藏有200多種。但多數儲量不豐,鐵、煤、石油等資源尤缺。目前已經開采的礦藏有30余種。主要是:煤、硫磺、金、銅、天然氣等。煤是最主要的礦產,集中在北部地區,蘊藏量估計達5億噸,可開采量約為2億噸。金、銅以東北部的瑞芳、金瓜石地區和東部中央山脈以東至海岸一帶為最富集。在中國臺灣北端大屯山一帶,還出產重要的化工原料--硫磺。這是我國天然硫磺儲量最多的地方。據估計,達200多萬噸。現已探明的油氣田,主要分布在西部山麓和平原地區。
水產資源中國臺灣四面環海,又處暖流與寒流的交匯地,海產十分豐富,一向是我國重要產漁區。魚類多達500多種,其中以鯛魚、鮪魚、鯊魚、鰹魚、最多。高雄、基隆、蘇澳、花蓮、新港、澎湖等地都是著名的漁場。近幾年中國臺灣還發展虱目魚、吳郭魚、鰱魚、鰻魚及蝦、貝等淡水養殖業。此外,中國臺灣出產的海鹽也久負盛名。從鹿港到安平之間的沿海地區是海鹽的主要產區。
看 雪 篇10
武漢市育才小學 屈小青
第2課時
師:昨天咱們一起初讀了課文,學習了生字新詞。同學們在學習中表現出來的讀書思考的能力令老師大為欣賞。通過讀了1、2自然段,大家結合圖,不僅讀出了中國臺灣小朋友很想看到雪,還在思考這樣一個問題:他們只能在商店的櫥窗里看到用棉花做成的雪景會想些什么?說些什么呢?
師:這節課咱們繼續學習課文。默讀課文3——11自然段,把小朋友們說的話畫下來,多讀幾遍。
生:讀書勾畫。(有個別學生出聲)
師:默讀,就是不出聲,不指讀,這樣便于我們思考。
師:誰來讀讀自己勾畫的句子。
生: 您看見過真的雪嗎?您是在哪兒見過的?什么時候能帶我們到北京去看看真的雪呢?
生;還有一句:“北京離這兒很遠吧?
師:(出示寫有這四個句子的小黑板)找到這四個句子的請舉手!
師:這么多啊,請四個小朋友來讀讀句子,其他孩子想想,它們有什么共同 特點。
生讀句子
生:它們后面都有問號,是問句。
師: 對。怎么把這四個問句讀好呢?我們把他們放回課文中去,再讀讀。可以跟小伙伴商量商量。
學生讀書。
師:讀得真投入,孩子們,現在你們就是中國臺灣的小朋友,我就是那位老師, 誰先來問問老師。
生:您看見過真的雪嗎?
師:還有哪個小朋友也想問這個問題。
生:您看見過真的雪嗎?
師:(微笑著點頭)讀出了問話的語氣。
多名學生問,相機指導讀。
師:大家一起問老師吧。
生一起問
師:(微笑點頭)誰還想接著往下問?
生:您是在哪兒見過的?
師:誰也想問這一句?
生問。
師:注意后面的提示語,孩子們是驚奇地問。
師:誰再來問問。
多名學生問。
師:剛才你們幾個問的真好,現在老師想問問你們了,告訴老師,你問的時候心里怎么想的?
生:老師是在哪里見過的呢?
生:我們沒見過雪,老師怎么見過呢?
生:老師看見過真的雪,真了不起。
……
師:就帶著你們各自的體會再練習問這句話。
學生練習。
指名問。
生:您是在哪兒見過的?
師:小時侯,在我的故鄉(順手指地圖上的北京)
多名學生和老師對話。
師:接著問。
生:北京離這兒很遠吧?
師:不算太遠。
多人問。
師:不算太遠。下雪了,天上飄著雪花,地上鋪著雪毯,樹上披著銀裝,到處一片潔白。小伙伴們在雪地上堆雪人、打雪仗,玩得可高興了!
想親自感受下雪的美景嗎?,讀讀有關的課文。把你喜歡的句子多讀幾遍。喜歡的詞語畫下來。
生讀課文第9自然段。
師:喜歡第一句的小朋友,誰來讀讀
生:讀第一句。
師:你畫了哪些詞語?
生:我畫了飄著雪花,鋪著雪毯,披著銀裝。
師:你能不能再讀讀,注意畫的詞語,把你的感情讀出來。
生再讀。
生:老師,我有個問題,什么是銀裝啊?
師:問的好,待會通過讀書看你能不能自己解決好嗎?
師:誰還能這樣有感情地讀這句話。
生讀。
師:你讀得真好。你讀的時候老師仿佛看到了漫天飛舞的雪花,看到了樹上,房子上,地上全白了。同學們,我們都這樣邊讀邊想象看到過的雪景就能讀得更好了。
師:男孩子讀一讀。
師:女孩子讀一讀。
師:讀得這么好,就告訴你們一個小秘密吧,這幅美好的畫面就藏在我們的語文書里。趕快去找找。
一學生指書上打雪仗那幅。
師:看見雪花了嗎?還有更恰當的呢,不是我們這一課的。
生:(舉起書)《四季的腳步》這一課有。
生:(舉起書)《我是什么》一課也有。
生:還有《江雪》。
師:你們可真能干,找到這么多。老師把《我是什么》這課的圖放大了,貼到黑板上,大家看看,找到雪花了嗎?雪毯呢?銀裝呢?剛才提問的那個女孩子上來指一指,說一說。
學生上來指雪花,銀裝,雪毯。(手都只指在一個地方)
另一學生舉手上來邊指邊說:這都是雪花,這一片都是雪毯,這一片都是銀裝。
師:(問剛才提問的女孩)現在你知道什么是銀裝了嗎?
生:知道了,樹上都是一片白色,就像穿上一件銀白色的衣服。
師:真聰明,通過自己讀書解決了的問題。
師:那雪毯是什么呢?
生:地上的雪很厚很厚,就像毛毯一樣。
師:是啊。這潔白的冬天就像一個童話般的世界,太美了。同學們再練讀
這潔白的冬天就像一個童話般的世界,太美了,同學們再練讀這句話,注意那些表示動作的詞,還可以邊讀邊加上動作。
學生加上動作練習讀。
師:喜歡這句話的同學站起來讀。
生(起立)邊讀邊做動作。
師:飄著雪花,鋪著雪毯,披著銀裝,做的真好。
師:第2句,誰來讀?
生讀。
師:你們堆過雪人,打過雪仗嗎?
生:堆過,打過。(很多孩子情不自禁做起了打雪仗的動作)
師:看看圖,回憶自己堆雪人,打雪仗的情景,再讀。
生再練習讀。
指名讀。
師:把第9自然段連起來讀。
師:中國臺灣小朋友們,讀到這里,你最想對老師說什么?
生:老師,你也帶我們堆雪人,打雪仗吧。
生:我真想看到真的雪啊!
生:您快帶我們去看真的雪吧!!
……
師:看文中的孩子們怎么問老師的?這句話很長,有信心讀好嗎?
生:有!
師:這么長的句子讀的時候要注意什么呢?
生:停頓。
師:自己練習讀一讀。
生讀。
師:我聽出來了,他在“什么時候”和“到北京”
這里停了一下。很好。
生讀。
師:他在“什么時候”和“到北京去”這里停了一下,也很好。
師:現在你們就是文中的小朋友,你們來表演讀一讀。
生齊讀。(爭著問的感覺沒出來)
師:這是爭著問嗎?
生爭著問:“什么時候能帶我們到北京去看看真的雪呢?”
師:真聰明,像這樣都搶著問,你一言,我一語就是爭著問。
師:(望望大家,深情地)說:‘那里的小朋友盼著你們去和他們一起玩呢!’
生:老師,你掉了一個“正”字。
師:謝謝你,你們能教老師深情地讀好這句話嗎?自己先練習一下。
師:請一、二組教老師讀。
師:請三、四組教老師讀。
生:老師,我還想教你讀。(笑)
師:呵,你剛才已經和大家一起教了。課后再教吧。
師:同學們剛才一句一句問的真好,能連起來問嗎?
生:您看見過真的雪嗎?您是在哪……
師:哎呀,你們太著急了,老師連點頭的時間也沒有。給點時間老師好嗎?
生:您看見過真的雪嗎?
師:(微笑點頭)
生:您是在哪兒見過的?
師:小時侯,在我的故鄉。(指地圖上的北京)
生:北京離這兒很遠吧?
師:不算太遠。
生:什么時候能帶我們到北京去看看真的雪呢?
師:哎呀,剛才把最精彩的地方忘記了。咱們再來一遍好嗎?(全場大笑)
生:北京離這兒很遠吧?
師;不算太遠。下雪了,天上飄著雪花,地上鋪著雪毯,樹上披著銀裝,到處一片潔白。小伙伴們在雪地上堆雪人、打雪仗,玩得可高興了!(邊說邊指黑板上的圖。)
生:什么時候能帶我們到北京去看看真的雪呢?
師:那里的小朋友正盼著你們去和他們一起玩呢!
師:同學們把自己當作了中國臺灣小朋友,讀書體會的真好。下面,我們四人小組分角色把全文讀一遍。
學生分角色讀書。(興致很高,讀了一遍又一遍)
師:下面咱們分角色把全文表演讀一遍,你們幾個當文中的孩子們,其他同學讀旁白。這次,我不當老師了,我當觀眾來欣賞你們的表演。你上來當老師。(那個還想教老師讀書的孩子)
學生分角色讀全文。
師:是啊,我們也盼著和他們一塊玩呢,有個小朋友還把他的心情寫成了一首小詩,大家讀一讀。
歡迎中國臺灣小朋友
一只船,揚白帆,
飄呀飄呀到中國臺灣。
接來中國臺灣小朋友,
到我學校玩一玩,
伸出雙手緊緊握,
熱情的話兒說不完。
(生讀的很投入,有的忍不住站起來了。)
師:咱們一起讀吧,一邊讀一邊拍手。
師:此時,你想對中國臺灣小朋友說什么呢?
生:我們想和你們一起堆雪人,打雪仗。
生:你們看見過真的雪嗎?到我們學校來,你的愿望會實現的。
生:我想用飛機升到天空去,給他們下真的雪。
生:我希望中國臺灣小朋友能早點到我們這里來玩雪,給他們留下更深刻的印象。
生:我有個辦法,可以讓中國臺灣小朋友到我們這里來。可以寄封給中國臺灣小朋友,說我們這里的雪景可美了,你能到我們這里來玩嗎?我們相遇的時候,我是永遠不會忘記的。我們這次相遇是我們的緣分,我會把這次相遇留在我心里,留在我的腦海里。
……
師:你們說的太好了,相信不久你們的愿望都會實現的。還有這么多孩子想說,這樣吧,圣誕節快到了,新年也快到了,你們做一張美麗的賀卡吧,把你們想說的話寫在上面,寄給中國臺灣小朋友,好嗎?
生:好!
師:黑板上的小雪花說話了,你們課文讀得這么好,我身上的這些字有辦法記住嗎?
出示:潔、講、毯、銀、堆、仗
生:我記“講”,老師在講課,言字旁。
師:哦,是啊,老師講課井井有條。
生:(站起來,一手高舉,一手對著老師做開槍的樣子)人在打仗,啪一槍。
師:(也對著他開一槍)對。打仗的仗。
生:難字的又換成土就是堆。
生:銀,金銀財寶是金屬,所以是金字旁。
生:毯,就是毛里面有兩團火。
師:這個毛是今天要學的新部首,毛字旁。能把這個字寫好嗎?
看著田字格,仔細觀察,自己寫。誰上來寫。
生寫字。
評上面學生寫的字。
生:我給他提意見,我先說他的優點,他的字寫在了田字格的正中間。他的缺點是毛字寫歪了。
師:咱們趕快把它扶正吧。修改學生的字。
師:這節課咱們就上到這兒,謝謝同學們。
看 雪 篇11
學習目標:
1、學會8個生字,及由生學組成的詞語,會認“省、店”等10個生字。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在朗讀中體會課文中老師和孩子們對雪、北京的向往之情和北京兒童渴望同中國臺灣兒童在北京相聚的美好愿望。
4、在朗讀中知道中國臺灣是我國領土的一部分,,激發學生的愛國情感。
學習重點:
1、學會10個生字,能認清形,讀準音,并能組詞。
2、能掌握8個字,能正確書寫,作到美觀、大方,并能聽寫。
3、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學習難點:
1、在朗讀中體會課文中老師和孩子們對雪、北京的向往之情和北京兒童渴望同中國臺灣兒童在北京相聚的美好愿望。
2、在朗讀中知道中國臺灣是我國領土的一部分,激發學生的愛國情感。
課前準備:生字卡、詞語卡、課件。
課時安排:兩課時
第一課時
學習目標:
1、學會4個生字,及由生學組成的詞語,會認“省、店”等10個生字。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學習第1、2、9小節。
4、在朗讀中知道中國臺灣是我國領土的一部分,激發學生的愛國情感。
學習重點:
1、學會10個生字,能認清形,讀準音,并能組詞。
2、能掌握4個字,能正確書寫,作到美觀、大方,并能聽寫。
3、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4、在讀中感悟第九小節所描述的美景,在1、2小節的讀中感悟中國臺灣小朋友對雪的渴望。
學習難點:
1、在朗讀中體會課文中老師和孩子們對雪、北京的向往之情和北京兒童渴望同中國臺灣兒童在北京相聚的美好愿望。
2、在朗讀中知道中國臺灣是我國領土的一部分,激發學生的愛國情感。
學習過程:
一、激趣揭題。
1、這節課張老師和大家一起去看看美麗的雪景。
板書課題“看雪” 齊讀
2、看圖激趣 預設: 學生發出驚嘆聲。
師:“為什么發出這種感嘆聲?”
交流,引導用自己的話說說雪景。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過渡:這么美的雪景就藏在課文里,趕緊翻開書讀讀吧。讀的時候注意讀準字音,碰到難讀的地方要多讀幾次,爭取讀正確。
1、學生自由讀文。
2、檢查生字掌握情況。
①開火車讀準字音,并相機指導記憶字形。
提示:“驚、省”是后鼻音。
“銀”是前鼻音。
②同桌三種辦法讀生字詞
3、讀了課文咱們知道課文里寫到了兩個地方,一個是北京,一個是中國臺灣,(板書)你能用上這兩個來說說課文主要講了什么事嗎?
預設一:課文寫了中國臺灣島是很難看到雪的,北京可以看到雪的。
預設二:課文寫了北京的雪很漂亮,中國臺灣很難看到雪的。
預設三:課文寫了北京的小朋友歡迎中國臺灣小朋友來北京看雪。
預設四:課文寫了中國臺灣小朋友沒有見過雪。
三、朗讀感悟
版塊一
1、讀 出示課文第9小節的內容,自由讀,指名讀。指導讀出雪景的美和小伙伴們玩雪的開心。
2、悟 到處:還有哪些地方?
作者寫的多美啊!用了很多不一樣的表示動作的詞,咱們能不能也試著像作者一樣來說說呢?
“雪毯”、“銀裝”分別指的是什么?
可開心了:他們還會玩些什么呢?
3、再讀 讀出喜愛
雪花帶給我們的快樂遠不止課文中寫的這些,自古以來就有很多人喜歡雪,有很多的大詩人和大作家都寫過有關雪的詩歌和文章,徐志摩的《雪花的快樂》(引背)、還有馬云超的《雪》,咱們還學過一篇關于雪的課文《雪地里的小畫家》。多美的雪,多有意思的雪啊!讀
版塊二:
1、中國臺灣的小朋友是很難看到雪的。咱們也跟中國臺灣的小朋友一樣很難看到雪的。引讀第一小節,讀出可惜。
2、為什么中國臺灣很難看到雪呢?(出示地圖)請學生上臺指出中國臺灣,并對中國臺灣的氣候做介紹。
3、引讀第二小節。引導讀出對雪景的渴望。
四、小節
1、引讀課文第九小節。
2、你想對誰說寫什么?
3、是啊,中國臺灣小朋友對雪是多么渴望啊!從小朋友和老師的對話里咱們也可以深深地體會到。咱們下節課來繼續學習。
五、寫字指導
創設情境 觀看雪花
四、指導書寫。 1、出示要求寫的字:講、打、指、接 認讀,開火車組詞
2、觀察,交流:在寫的時候要注意什么
“指”字右上是“匕”,不是“七”
“接”字右邊長橫是“女”字中的橫
3、師范寫,學生書空
4、學生描紅,練寫
第二課時
學習目標:
1、學會4個生字,及由生學組成的詞語,鞏固學習“省、店”等10個生字。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學習3-9小節。
4、在朗讀中知道中國臺灣是我國領土的一部分,,激發學生的愛國情感。
學習重點:
1、鞏固認識10個生字,能認清形,讀準音,并能組詞。
2、能掌握4個字,能正確書寫,作到美觀、大方,并能聽寫。
3、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4、學習課文3-9小節。
學習難點:
1、在朗讀中體會課文中老師和孩子們對雪、北京的向往之情和北京兒童渴望同中國臺灣兒童在北京相聚的美好愿望。
2、在朗讀中知道中國臺灣是我國領土的一部分,激發學生的愛國情感。
學習過程:
一、復習。
1、認讀生字詞語。
2、背誦課文第九小節。
二、引導學習課文。
1、學習第3~10自然隊
(l)自由讀。讀后說說知道了什么?
(中國臺灣的小朋友向往到北京去看真的雪。老師的故鄉是北京。老師童年玩雪的情景很有趣。)
(2)指導讀四個問句。
a.您看見過真的雪嗎?
b.您是在哪兒見過的?
c.北京離這兒很遠嗎?
d.什么時候能帶我們到北京去看看真的雪呢?
要讀出問話的語氣,ab、c還要讀出好奇的語氣,d則還要讀出對北京的無限向往。教師范讀。學生仿讀。
(3)分角色讀第3~10自然段。
2、學習第11自然段。
(l)范讀。
“那里”指什么地方?“你們”、“他們”分別指誰?
(2)齊讀。
讀了這一自然段后你體會到什么?
(北京的小朋友盼望中國臺灣回歸祖國。)
(3)小結。
(中國臺灣回歸祖國是我們每個小朋友的共同心愿,中國臺灣回歸祖國,中國臺灣的每個小朋友就可以到北京看到美麗的真的雪。)
3、朗讀全文。
3.你認為哪些字難寫?
四、指導書寫。
1、出示要求寫的字:驚、奇、候、故 認讀,開火車組詞
2、觀察,交流:在寫的時候要注意什么?
故:右邊是反文旁,不是折文旁“文”。
候:不要忘了中間的一小豎。
3、師范寫,學生書空
4、學生描紅,練寫
板書: 看雪
中國臺灣 → 北京
看 雪 篇12
一、教學目標 :
1、認識10個生字,練寫帶提手旁的三個字。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課文中老師和孩子對雪、對北京的向往之情。激發學生盼望祖國回歸的愿望。
3、學習課文中的重點詞句,知道詞語搭配的妙處。
二、教學重難點:
1、教學重點:通過重點詞句,體會孩子對雪、對北京的向往之情。
2、教學難點 :從課文最后一句話中激發學生盼望中國臺灣回歸,祖國統一的愿望。
三、教具準備:多媒體課件
四、教學過程 設計:
(一)猜謎激趣,導入 新課
1、猜謎語“一片一片又一片片片鵝毛飛滿天,掉在地上處處白,落在水里都不見。”
2、板書課題,齊讀課題。
(二)初讀課文,學習字詞
1、自讀課文,劃出生字,標出自然段。
2、師提問:是哪的小朋友想看到雪?他們希望到哪里看雪?(板書:中國臺灣、北京)
3、認讀生字
(1)自由練讀生字。
(2)開火車讀生字。
(3)生字排序,學生觀察找排序規律。
(4)去拼音讀生字。
4、認讀詞語
(1)看詞語,心里默讀。
(2)齊讀詞語。
(三)感悟課文,指導朗讀
1、學習一、二自然段。
(1)齊讀一、二自然段。
(2)師提問:假如你是中國臺灣小朋友,看到這種人工做的雪景,會想些什么,說些什么呢?
2、學習三-八自然段。
(1)同桌合作朗讀三-八自然段。
(2)指名朗讀。
(3)指導有感情地朗讀學生們問的句子。
A、您看到過真的雪嗎?(讀出好奇的語氣)
B、您是在哪兒見過的呢?(讀出驚奇的語氣)
C、北京離這兒很遠吧?(讀出打探的語氣)
(4)指導有感情地朗讀老師回答的句子
A、老師微笑著點點頭。
B、小時候,在我的故鄉。(學生在地圖上指出北京和中國臺灣的位置)
C、不算太遠。
3、學習九自然段
(1)自由輕聲朗讀九自然段。
(2)課件出示雪景圖,學生在課文中找句子配圖。
(3)完成課后連線題。
(4)指導有感情地朗讀第一句話。
(5)指導有感情地朗讀第二句話。
(6)齊讀全段。
4、學習十、十一自然段
(1)指名朗讀十、十一自然段。
(2)學生填空:的小朋友正盼著去和他們一起玩兒呢!
(3)學生把自己當作北京的小朋友,為中國臺灣小朋友介紹北京的名勝景點。
(4)欣賞中國臺灣的名勝景點介紹
(四)朗讀全文,指導寫字
1、全文朗讀。
2、指導寫“打”“指”“接”三個生字。
(1)觀察三個字的共同點。
(2)老師范寫,學生書空。
(3)學生練寫。
〔板書設計 〕
12 看雪
中國臺灣 北京
盼著
看 雪 篇13
多年以來,我們的語文教學都是老師講,學生聽,沒有學生的讀,沒有學生的說,更沒有學生的思。學生終于沒有學會讀書,只是死記硬背一些東西,算為所得。宋朝教育家張載說:“學則須疑”,“在可疑而不疑者,不曾學”。朱熹說:“讀書無疑者,須教有疑。”他們講的都是讀書要提出問題。葉圣陶先生說:“善于讀書的人,一邊讀下去,一邊自會提出一些問題或題目來。”語文教學的目的就是要把學生培養成“善于讀書的人”,但是可惜,他們沒有提出問題的機會,甚至沒有思考的時間,只能豎起耳朵聽。甚是可悲!
今天之所以想到了這個問題,完全來自于教學的實踐中。今天我們講了《湖心亭看雪》,這節課我們一起準備的非常充分,一個課時預計可以結束。上課了,按板按眼兒的往下進行,先是介紹了作者張岱,接著了解了本文的寫作背景,把文章里面的疑難字解決掉,讀了兩遍課文之后,立刻有幾位學生舉手有問題要問。我示意他們發言,原來幾位學生看出了一個共同的問題:文章開頭說“余獨往湖心亭看雪”,中間卻又說“舟中人兩三粒”,結尾還說“舟子喃喃曰”,究竟是幾個人去看雪了,作者是不是自相矛盾了?其他同學也都立刻對這個問題感興趣起來。本來,我安排的是疏通文意,掌握好本課的文言實詞,了解白描的寫作手法,最后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但是現在不行了,學生的興趣來了,按下不說的話一是影響學生的聽課情緒,二是再講作者的思想感情不會有現在這樣好的時機了。于是我終于改變了我原本設計好的教學思路。我請學生們一起議論議論,究竟是不是作者的文章自相矛盾了,然后請說說自己的見解。大多數學生認為作者并非是自相矛盾,而是另有意圖,但是究竟為什么卻說不清楚。
接著我引導學生從文章中找答案,看看作者是在什么時間,什么情況下去往湖心亭看雪的。通過理解文章大意,學生們發現是在大雪封湖三日之后,人鳥聲俱絕的情況下,晚上八點去的。為什么晚上去?一是怕碰上別人,二是怕被別人碰上。到了亭上之后,又與巧遇的人痛飲三大杯,高興的回去了。這就很好理解了,作者為什么在明明有人同去的情況下說是自己獨往呢?學生們很快就能說的八九不離十了,有的說作者沒把同去的人放在心上,有的說同去的人不是作者的知己,……,我一再鼓勵學生,近了,近了,真理即將大白于天下,學生的積極性就越是高漲,非想說出真理的那個人是自己。終于有個學生說出來了:是作者主觀上不想與蕓蕓眾生為伍,同去的人雖在,卻猶如不在,正是表現的文人的孤高自傲!
看到我肯定的表情,全班掌聲雷動……
本節課,關于文言實詞和寫作手法的教學任務沒有完成,但是學生們能夠質疑,能夠思考,并能夠在思考中有所收獲,實在是一件可與而不可求的幸事!或許這就是我們追求的課堂生成吧?!
看 雪 篇14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
1.學會本課11個生字和詞語,讀準字音,認清字形,理解字意,并能規范書寫。
2.認識“櫥、盼”這2個生字。
3.觀察畫面,看清圖意,使學生初步了解課文內容
4.指導學生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
1.學會本課11個生字和詞語,讀準字音,認清字形,理解字意,并規范書寫。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初步了解課文內容。
教學難點 :
1.指導學生學會難字:灣 商 堆 仗 銀
2.觀察畫面,看清圖意,初步了解課文內容。
教學過程 :
一、激情引趣,導入 新課。
1.同學們,你們知道臺灣省嗎?你們對這個地方有哪些了解?(結合課前找的資料請你給大家介紹介紹,如:圖片、媒體上了解到的、音像片、有關書籍等)
2.教師出示中國地圖,讓學生指一指臺灣省的位置。
3.揭示學習內容:今天老師就要和大家學習新課,板書課題《看雪》,全班齊讀。
二、學習本課生字和詞語:
1.讓學生自己讀課文,邊讀邊標出生字,畫新詞。借助漢語拼音讀一讀。
2.同桌之間開展相互間的學習:
1)打開課后的生字表,分別讀一讀,如果讀得不正確,進行糾正,還可以借助工具書查一查,讀準字音。
2)兩個人讀一讀畫的新詞,相互解答不明白的詞意,利用工具書查一查,看看解釋。
3)學習完畢,同桌相互評議學習情況
3.教師檢查學生自學情況:
1)教師出示生字卡片,讓學生讀一讀:(指名讀,開火車讀)
灣 商 堆 仗 銀 講 毯 景 潔 店 省
在讀生字的過程中,對讀得不準確的地方及時提醒。(最好讓學生發現問題,培養聽的能力)
2)看投影,讀詞語:
臺灣省商店
潔白驚奇
情景
打雪仗
銀裝
堆雪人
先讓學生自己練習讀,再指名讀:
3)結合學生遇到的難字說一說記憶字形的方法。(教師板書)
商:先寫點 、橫、點、撇,再寫同字框,最后寫里面的兩部分,里面是“八字頭和口”不是“古”字,要寫緊湊。
灣:左右結構,部首是三點水旁,右邊是“彎”,這是一個左形右聲的形聲字。
堆:左右結構,運用熟字換偏旁的方法記憶:熟字“難”去掉又字旁換上土字旁就是新字。注意右邊是“隹”不是“住”字。
仗:左右結構,左邊是單人旁,右邊是個“丈”,筆順是:橫、撇、捺。
潔:左右結構的字,左邊是三點水旁,右邊是兩個熟字:士和口字在一起
動手書空寫一寫。(教師讓學生進行板演,易錯的地方用彩色筆標出來,提醒其他同學注意)
4)理解詞意:(結合學生提出的問題進行理解,讓學生先說一說意思,相互補充,利用工具書查一查)
三、讀課文,看插圖,初步理解課文內容。
1.讓學生自己練習讀課文,要做到正確和流利。
2.同桌之間進行互查。
3.與小組成員一起看插圖,說說畫面的意思,理解課文內容,而后練習讀書。
4.教師檢查學生讀書情況:
1)指名讀書,大家進行評價。
讀完課文后你有什么感受?請你談一談。
(中國臺灣小朋友只見過櫥窗里用棉花作的雪,沒有親眼看到過雪,老師給他們講了自己童年在故鄉北京玩雪的情景,激起了孩子們想去北京看看雪的愿望。)
四、練習:
1.指導學生進行書寫:
1)讓學生觀察田字格中的范字,而后描寫。
2)教師讓學生進行板演,進行評價。
2.讀一讀生字能進行一字組多詞的練習
店:商店、店長、店鋪、店規、飯店
景:景色、情景、雪景、景致、景象
五、總結本課學習情況。
六、布置作業 :
1.抄寫生字詞。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3.提出不懂的問題。
板書設計 :
23 看雪
灣 商 堆 仗 銀 講 毯 景 潔 店 省
臺灣省
商店
潔白
驚奇
情景
打雪仗
銀裝
堆雪人
第二課時
教學目的:
1.在熟讀課文的基礎上,理解課文內容。
2.使學生知道臺灣省是中國的一部分,北京是祖國的首都,激發學生熱愛祖國,盼望祖國早日統一的感情。
3.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4.繼續培養學生參與學習的能力,感受到學習的樂趣.
教學重點:
1.理解課文內容。
2.使學生知道臺灣省是中國的一部分,北京是祖國的首都,激發學生熱愛祖國,盼望祖國早日統一的感情。
3.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難點 :
1.使學生知道臺灣省是中國的一部分,北京是祖國的首都,激發學生熱愛祖國,盼望祖國早日統一的感情。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準備
1.掛圖。
2.北京美景錄像帶。
教學過程
一、復習鞏固生字詞。
1.請同學們打開生字表和詞語表,用最快的速度熟悉課文的生字及詞語。
2.出示生字、詞語卡片指名讓學生讀一讀。
二、學習課文。
1.小聲讀課文。
1)學生自己小聲讀課文。
邊讀邊想,全文共有幾個自然段?每個自然段告訴我們什么?
2)指名回答共有幾個自然段。
3)說一說你知道哪個自然段告訴我們了什么?
培養學生邊讀邊思考的習慣和口頭表達能力。(課文一共有11個自然段。)
2.指名讀課文,其他同學邊聽邊想一想每個自然段告訴我們什么?
(第一、二自然段寫過春節的時候,北京正是下雪的季節,而中國臺灣小朋友只能通過櫥窗看見用棉花作的雪,沒有親眼看到過雪。第三自然段――第八自然段講述了老師和孩子們的一段對話,老師給他們講了自己童年在故鄉北京看見雪的情景,課文的第九自然段,介紹了老師和同學們玩雪的情景。第十一、十二自然段寫孩子們渴望到北京去看雪,說明北京的雪景已經深深的把孩子們吸引住了,他們盼望這一天的到來。
3.自己再讀課文,邊讀邊看插圖,圖文對照,看哪段文字描繪了哪幅圖的內容。
1)學生自己圖文對照。
2)指名讀一讀,說一說。
第一幅圖描寫的是第二自然段的內容。
第二幅圖描寫的是第九自然段的內容。
三、逐段學習課文。
1.學習第一、二自然段。
1)指名讀第一、二自然段。
想一想這兩段主要想告訴我們什么?
主要想告訴我們在臺灣省很難見到雪。
2)齊讀這一自然段。
你還讀懂了什么?(在商店櫥窗里的雪景是用棉花做的。)
3)觀察彩圖,體會書中的描寫。想一想應該怎樣讀?
“過春節”這個時候,說明在北京正是下雪的季節,而中國臺灣只能看到棉花做的雪。
這兩個自然段為中國臺灣孩子們渴望見到雪的心情打下了伏筆。
4)練習朗讀。
2.學習第三至八自然段。
學習方法:
一、先讀一讀課文,看這幾段各有幾句話。
二、想一想每段話都講了些什么?
三、這幾段講了什么?抓重點詞談一談自己的理解。
四、有感情地朗讀這幾段課文。
我們按照這種步驟學習課文第三至八段。
1)自己小聲讀,你是抓哪些詞語體會句子意思的。
2)指名抓重點詞句談自己體會。
這幾段寫的是老師和孩子們的一段對話。寫出了中國臺灣孩子們對雪(北京)的渴望之情。
3)有感情的朗讀這幾段。
A讓學生自己讀出自己的理解;根據自己的理解,你認為什么地方應當重讀,讀出什么樣的語氣,就怎樣讀。
B指名分角色朗讀課文。
C教師適當范讀。
要讀出感情來,讀出問句的 語氣。體現出中國臺灣小朋友對雪的渴望和對北京的向往之情。
4)再讀這段課文,體會這段課文告訴了我們什么?
在老師和孩子們的一段對話中,老師告訴孩子們在北京有他們渴望見到的雪景,激發學生向往北京,熱愛北京的思想感情。
3.學習第九自然段。
1)自己小聲讀,看共有幾句話,你是抓哪些詞語體會句子意思的。
2)指名抓重點詞句談自己體會。
指導學生看課文插圖的掛圖。
讓學生在圖上指一下誰在堆雪人,誰在打雪仗。
雪毯,說明雪大,把地蓋得很嚴實,像鋪上地毯一樣。
3)有感情的朗讀,可以加上動作。(教師還可以幫助學生配上音樂)
4.學習最后兩個自然段:
1)在學習前三段的基礎上,進行自學:說說你讀懂了什么?
2)在小組內談一談。
3)參加班級展示
4)教師指導朗讀:
A 出示這些句子,讓學生談談怎樣理解的,然后讀一讀,教師在恰當的時候再加以范讀。
什么時候/ 能帶我們/ 到北京去/ 看看真的雪呢?
那里的小朋友/ 正盼著你們去/ 和他們一起玩兒呢!
B 采用分角色朗讀的方法進行,朗讀時要注意疑問句和感嘆句的語氣,要讀好長句中的停頓。
5.觀看北京的風光片。激發學生向往北京熱愛北京的情感。
五、教師總結:同學們,北京的小朋友盼著臺灣同胞早日回到祖國的懷抱,早日和中國臺灣小朋友團聚,讓我們期待那一天的到來吧!
六、布置作業 :
1.與同學交流中國臺灣的有關資料。
2.要感情的朗讀課文。
板書設計 :
探究活動
收集有關臺灣省風土人情的資料,以便更多地了解中國臺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