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精選3篇)
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 篇1
近日,某權威機構在本市一所中學做學生心理狀況調研,發現 60%的學生存在著心理隱患,這一結果令老師和家長非常震驚。為此,我們請來了中小學生心理輔導方面的一線專家、教師、學者,希望未成年人的心理健康問題能引起全社會足夠的重視,更希望每個孩子能以健康的心態去迎接自己的未來。
“郁悶!”現在已經成了校園使用率最高的一個詞了,每個人都可以信手拈來自己不開心的種種:父母不理解,老師難接近,同學不好處,而給我們傷害最深的往往是我們最愛的人。做自己情緒的主人說著容易,做起來卻真的很難。不信走近下面幾位同學,他們都被負性情緒所掌控著。
1.我的同桌都是惡人
從小學到高中,我的同桌都是男生,而且和我的關系都不好。我現在的同桌是一個蠻不講理的人。一上課,他就和后面的同學說話,搞的我無法專心聽講。老師批評他們時,他們仍漫不經心。下課了,我在座位上看書,可不久座位旁就圍滿了男生,我不得不離開自己的位置。
我們還經常吵架,因為他太不像話了,有時把我的書撕壞了,有時還說一些不干凈的話,這嚴重傷害了我的自尊心。我向班主任說過很多次給我換一下座位。可他總是說:“以后再說吧。”我真不知道老師為什么這么做。可他又怎么知道,我和同桌之間的關系對我有多大影響。
與一個同桌關系處理不好,可能是同桌的問題,但與所有的同桌都不好,問題可能會在哪里呢?女孩比較內向,她各方面都比較一般,很難引起同學的關注,于是將希望寄托在同桌的身上,因為同桌之間接觸比較多,彼此體諒,同桌可以將自己帶出自我封閉狀態。遺憾的是從小學到高中,沒有一個同桌做到這一點,女孩自尊心被嚴重地傷害,與其說她痛恨同桌,不如說她自己處于深深的自卑之中。內隱愿望和外顯行為不一致是造成她在人際交往中出問題的根本原因。
希望得到別人的關注是非常自然的事情。在交流中讓同學們知道自己在想什么,同時也知道他們在想什么,創造一個較為融洽的人際氛圍,人際交往能力是一個人十分重要的能力,同伴之間的交流可以增加內涵,拓展知識面。用真誠的目光欣賞周圍的人,慢慢地可以加入他們的陣營。走出自己的封閉小圈子,拓展自己的生存空間。
2.為什么受傷的總是我
我是一名高中男生,心理非常脆弱,別人說兩句難聽的話或做一些有點過分的事時,我就受不了了。我敏感多疑,喜歡猜忌別人會說我的壞話,做事時,總愛看別人的臉色,惟恐會得罪人。人家如果不理我,我會生活在孤獨之中。我也想為自己活,但我做不到。別人都覺得我好欺侮,肆意地踐踏我的自尊,這正應了那句俗話:“落后就要挨打”。當然這不能全怪在客觀上,我自己主觀上也是存在著很大的缺點的。
男生在剖析自己的心理狀態,盡管都是負性的,但這是情緒的自覺,只要自覺了,才有可能調整到最好的狀態。人類的情緒基本上可以分為憤怒、恐懼、悲傷、快樂、愛等幾大類,并據此引申出繁復的情緒世界。每個人都應該覺察與認知自己的情緒,面對不同的事件,自己的情緒如何表達,什么事件對自己的情緒影響力最大,持續時間最長,了解這些就可以進行深入地心理分析,找到問題的癥結。如果你現在經常被“莫名其妙”的情緒所控制,那就說明情緒的自覺能力不強,一定要進行反思,不斷地追問自己,比如“是什么使我無法控制自己的情緒?”、“以前是否有過類似情緒的發生?”、“當初自己是如何從這種狀態中走出來的?”等,來提高自己情緒的自覺水平,進而獲得不斷成長的機會。
3.我就注定要低著頭做人嗎
我的文科知識非常好,但我的數學不好,常使我的整體成績在班里成為倒數幾名。一次班里學習好的一名女生給她的崇拜者大講偵探小說之父和他的代表作,但錯誤百出。我鼓足勇氣指出她的錯誤,并說出正確的內容,因為我喜歡看她窘迫的樣子,可還不等她說什么,周圍的人就紛紛出來與我對抗,其中有一個同學說:“我說您老人家還是多做幾道數學題吧,免得一考試就給我們班拉分。您就讓我們聽一聽謬論吧!”我當時不知是怎樣忍住眼淚,從他們身旁走過去的。他們怎么能這樣對待我,難道成績不好就沒有自尊了嗎?難道成績不好連掌握的其他知識也貶值了嗎?我就注定要低著頭做人嗎?
當我們感覺到自己被憤懣的情緒掌控時,不妨給自己一個澄清情緒,說出自己真實感受的機會。步驟是這樣的:一,拿出一張紙寫下此時的真實感受,并且按強烈程度排序;二,從積極的角度重新審視這些事情對自己的啟發,比如上文中的男生被同學排斥說明學習僅從興趣出發會造成成績的落后,進而影響自己在同學心目中的形象希望找回自尊就應該從打造自己實力開始;三,為自己制定改善學習的計劃,并按部就班地努力實現。此時與其自哀自憐,不如奮起努力學習,用自己的實力為自己贏得別人的尊重和信賴。
4.追求完美使我疲憊不堪
我學習成績名列前茅,又是副班長,在同學中有一定的威信,但我經常在認為自己做得不夠好時,會狠狠地在大腿上掐一把,我的大腿總是青一塊紫一塊的。
前些日子我策劃執行了一個班會,氣氛很熱烈。這時,我突然聽到參加班會的一位老師說:“這個班會如果準備時間再充分些,整個流程會更加順暢,銜接會更好。”我的心一沉,為什么準備的時候沒有考慮到這些呢?為什么自己做事總是不能達到完美呢?我有時真的很痛苦,看周圍“沒有思想”的同學快快樂樂的樣子,自己如此付出卻得不到自己希望得到的東西,放棄的念頭總是在我的頭腦中縈繞。
在人的心理結構中,有一對成反向作用的自我意識:禁忌意識與權利意識。每個社會都有自己的禁忌,人在社會生活中不斷接受禁忌的熏陶,用以規范自己的行為,即養成了“禁忌意識”,如果父母對兒童限制過多,懲罰過多,兒童從小就會形成滿腦子的禁忌意識,即表現為極力追求完美。每個社會又會允許成員享有一定的權利,權利意識可以說是與生俱來的,后天生活則使它不斷強化。
禁忌意識給人的行為導向是從“我應該”或“我不應該”出發,而權利意識的行為導向則是從“我喜歡”,“我愿意”出發,正常情況下,兩種意識的強度保持著相對的均衡,使人的心理行為得以保持平衡。如果失衡,則必然會導致人的心理活動失去平衡。追求完美的人由于禁忌意識太強,權利意識則相對減弱。這時,一方面對自己要求嚴格,力爭完美,而另一方面又因為權利意識的作用,有種種的欲望,這樣產生的沖突會不斷激烈,使人陷入痛苦之中。
完美是無法實現的,與其被負性情緒掌控,不如將自己的標準放到可以實現的水平。快樂的情緒可以激發人的靈感,并達到超水平的效果。
5.咳聲來自我心里
我是一名剛分班的高三女生,膽小敏感。在一次英語課上,坐在我后排的男生不停地小聲說話,害得我什么都沒有聽進去,下課后,我狠狠地瞪了他兩眼,我們之間便開始了冷戰。從那以后,他總是故意“咳咳”,煩得我不行,有時一段時間沒有聲響了,我剛一放松警惕,他就會突然大聲“咳”,嚇得我心驚肉跳。后來我發現他的咳與我的行動相配合,我只要一換姿勢,“咳咳”聲就會傳來。開課兩個多月了,我越來越無法走出他的“咳”聲,什么課我都聽不進去,我每天都在猜測著會發生什么事情,而一旦發生了我又該怎樣應對,這樣的狀態怎么迎接高考呀?
一個缺乏自信的女孩進入高三新環境,有些不適應是正常的,女孩比較敏感,恰在此時那位男生無處不在的“咳咳聲”仿佛在印證著她非常擔心的事情就要發生。她擔心發生什么樣的事情呢?男生不專注于課堂學習而一門心思地用“咳咳聲”配合女孩的一舉一動,無疑是為吸引女孩對他的注意。有兩種可能,一是表示好感,但已經開課兩個多月了,他并沒有進一步表示。另一種可能就是對女孩太厭惡了,這無疑對女孩構成了傷害,女孩終日處于不斷猜測和不斷的自我否定之中。
其實男生并不會細心得為一個曾經瞪了他兩眼(如果那個時候他看見了,并且感受到了的話)而不斷地用心去制造噪音進行騷擾,男生并沒有這么復雜,是女孩將問題想復雜了。愛咳嗽本是男生一種下意識的狀態,就連他自己也無法控制。遺憾的是女孩偏偏將他的咳嗽與他對自己的關注聯系在一起。此時的“咳咳聲”是來自女孩的不自信和對高三生活的焦慮造成的。在與人交往的過程中,盡量減少摩擦,你簡單世界就簡單,你快樂世界就快樂!
青春期是自我觀念整合的重要階段,因為還沒有形成完整的自我認識,非常看重外界的評價,極容易接受外界的暗示。從暗示的被動接受者變成暗示的主動創造者,不斷剔除負性暗示對我們情緒的影響和傷害,利用積極的心理暗示給我們的人生加油!給自己創造一個好情緒,并且掌握創造好心情的方法,是對自己最好的饋贈,是一生享用的財富。美麗人生從此揭開序幕。
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 篇2
活動目的:
情感態度價值觀:初步體驗各種常見的情緒,愿意學習調節情緒的方法,進一步學習交流、傾訴
知識與技能:初步認識人的各種情緒,知道人情緒的產生是由各種各樣的事情引起的,初步學習控制和調節情緒的方法。
過程與方法:談話、表演、小組合作討論交流、主動傾訴
活動準備:
課件一套,相關教具
活動過程:
一、談話導入
今天來到同學們中間,看到你們的笑容我非常開心,(板書:開心)不知道你們心情怎樣?(生談,師板書)
二、活動一:幸運數字 認識情緒
1、師:我們先來做一個游戲好不好?(出示游戲規則,一生讀一讀)(出示小禮物和大轉盤)看,老師帶來了什么?
2、開始轉動,一人獲獎,師發獎品:是笑臉橡皮,它會給你帶來好心情!采訪:恭喜你,告訴大家你現在心情如何?師板書
下面的同學,你們看到他得獎,你們心情如何?(板書)
3、師:要不要再來一次?先別急,說說聽到再來一次你有怎樣的心情?(板書)
再轉一次,采訪:想過自己會得獎嗎?心情如何?想對臺下的同學說些什么?
4、師:好,最后一次機會即將來到,這次的獎項會花落誰家呢?請大家期待。轉動轉盤,派送禮物,師:開心嗎?讓我們把幸運的掌聲送給他。
5、師:快樂大轉盤游戲暫告段落,同學們,大家想一想,從開始到現在,你們的心情有過哪些變化?(平靜,緊張,興奮,失望……)根據板書
6、小結:(指板書)這一些,我們給它一個名字,叫:人的情緒。生活中的人,會有各種各樣的情緒,我們常說的喜怒哀樂懼就是指人的情緒,(播放QQ表情:喜怒哀懼)什么叫喜?怒?哀?懼?
7、師:除了這些情緒,你還能知道哪些呢?(緊張、傷心、好奇……)
三、活動二:表演交流 體驗情緒
1、師:同學們,每種情緒都是由各種各樣的事情引起的正常的反應,那你看看遇到下這樣的事情,你會有怎樣的情緒反應?(第一個表演)
你在作文競賽中獲獎了,受到了老師的表揚
同桌丟了一支鋼筆,明明不是我拿的,可他偏偏說是我,還到老師哪里去告狀
父母親一直吵架
你明天要去參加小歌手比賽老是擔心自己唱不好
2、生討論、表演
3、師:同學們,高興生氣害怕傷心等都是我們遇到一些事情時產生的正常情緒表現,其中,哪一種情緒我們都希望經常擁有它?(快樂)是呀,我們都希望這樣,可是,生活中難免有一些不高興的事發生,假如我們為此一直生氣,悶悶不樂或者感到壓力巨大,那會產生怎樣的結果呢?(同桌討論,交流)
我們來看一個例子,情景一:同桌同學弄壞了麗麗的鋼筆,……
4、師:看來,在平時的生活中,壞的情緒得不到控制的話會傷人傷己,嚴重的還會危及生命呢,這在古代就有典型事例,那就是三國時吳國的都督周瑜的故事。(出示)什么情緒最終害了周瑜?(妒忌)
5、師:在這里,我要明確地告訴大家:其實,像妒忌、傷心、憤怒等等不良情緒都是可以控制可以調節的,(出示頁面,齊讀)每個人都是自己情緒的主人(板書完整課題)讀
四、活動三:心靈超市 調節情緒
1、師:那怎么樣才能做情緒的主人呢?這就要靠在座的每一位來集思廣益了,這里有一個“心靈超市”,我們先來逛一逛,好不好?(媒體出示“心靈超市”頁面)本次心靈超市里的商品不多,主要有四種,開心豆、消怒果,忘憂花,輕松糖。我們先來一顆開心豆好不好?
2、師:(點擊開心豆)與同學分享一下你最近開心快樂的事吧。(小組交流,并指名交流,我也想給大家分享一下我的開心事,那就是,最近我搬新房子了,真是高興啊。
剛才,我們一起分享了快樂,貼:快樂齊分享。快樂真好!
3、師:接著想來一個什么呢?(一組點一個,預先發下果子紙、忘憂花、輕松糖,各發2組)
消怒果——給果子上生氣、讓人發怒的事想想辦法,寫一寫如何不生氣?
忘憂花——給花朵上憂傷煩惱的事想想辦法,寫一寫如何忘記憂愁?
輕松糖——給糖果上緊張、害怕的事想想辦法,寫下你放松心情的辦法
4、師:隨學生回答師板貼:煩惱找人說;緊張轉注意
5、師:同學們真有辦法,正如大家所說,遇到不開心的事,千萬不要讓不開心繼續蔓延,其實,調節情緒的辦法有很多呢,(板書……)我們可以聽聽音樂唱唱歌,跳跳舞來做做操,睡睡覺來找人說,到無人之地去哭一場(課件出示),如果你能用合理的方法趕跑不好的情緒,那你就是情緒的主人,是個樂觀向上有自信的人(貼)。
6、師:此時,你能在小組里交流交流最近在學習上生活中的煩惱事傷心事或者害怕緊張的事嗎?(出示)討論后指1、2位發言。
五、總結延伸
1、師:課已經接近尾聲,同學們說說你通過一堂課的交流,你有哪些收獲?你現在是什么心情?我也跟你們一樣開心,請看我送給大家的精神禮物,(指板書)一起來分享——(讀)老師真誠地希望你、我都做情緒的主人,都是自信陽光的人。
板書:
高興 我是情緒的.主人
失望
緊張 快樂齊分享
恐懼 煩惱找人說
傷心 緊張轉注意
好奇 ……
自信永圍繞
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 篇3
活動設計
做自己情緒的主人是指要學會主動調節和控制自己的情緒,而不是聽任自己情緒的擺布,成為情緒的奴隸。”初中生正處于少年期,這個時期的孩子的情緒是豐富、強烈而多變的。這多變的情緒常使他們不能專心致志,善始善終地做好每一件事,學習、生活也因此而受到干擾。那些自控力較弱的學生,很容易成為不良情緒的俘虜。有的學生就是因為不能擺脫不良情緒的干擾,嚴重影響了自己的精神狀態和身心健康。
尤其是目前進入初三畢業班的學生,大多都承受來自學校、家庭、社會及自身的種種精神壓力。在精神重壓下有些學生出現了緊張、焦慮、自卑、厭倦等消極情緒,這些情緒如得不到及時地調節和控制、將會嚴重影響學生的精神狀態和學習效率,也將對學生的身心造成較大的傷害。
可見,“做自己情緒的主人”是多么重要,正如馬卡連柯所說:“不會抑制自己的人,就是一臺被損壞的機器。”
輔導目的:
1、樹立要“做自己情緒的主人”的觀點。
2、了解自己目前的消極情緒。
3、了解調節和控制情緒的方法。
輔導方式:
1、角色扮演;
2、講述與討論;
3、自我測驗。
輔導準備:
1、準備一個微型劇;
2、準備好兩個該班學生目前較嚴重的消極情緒的情境;
3、準備“了解自己的消極情緒”的問卷;
4、投影片;
5、錄音機。
輔導時間:
一學時。
輔導場地:
教室。
輔導步驟:
1、請學生演一個微型劇,劇里講述的是德國著名的化學家奧斯特瓦爾德的情緒變化對一篇科學論文的影響。
(旁白:有一天,德國著名的化學家奧斯特瓦爾德由于牙病,疼痛難忍,情緒很壞。他拿起一位不知名的青年寄來的稿件粗粗看了一下,覺得滿紙都是奇談怪論,順手就把這篇論文丟進了紙簍。幾天以后,他的牙痛好了,情緒也好多了,那篇論文中的一些奇談怪論又在他在腦海中閃現。于是,他急忙從紙簍里把它撿出來重讀一遍,結果發現這篇論文很有科學價值。他馬上寫信給一科學雜志,加以推薦。這篇論文發表后轟動了學術界,該論文的作者后來獲得了諾貝爾獎。
可以想象,如果奧斯特瓦爾德的情緒沒有很快好轉,那篇閃光的科學論文的命運就將在紙簍里結束了。)
2、教師簡要講解不同的情緒對人產生不同的作用。
人的情緒有積極與消極之分。(投影“積極情緒的作用”)積極的情緒能提高人的活動能力,充實人的體力和精力,并且可以使人體驗到生活的美好和可愛,激勵人們勇敢地面對艱難困苦,成為人們活動的推動力。
例:同志就是一位充滿樂觀態度和積極情緒的偉大。(投影的幾句詩)請看他寫下的詩句,“歲歲重陽,今又重陽,戰地黃花分外香。一年一度秋風勁,不似春光,勝似春光。”“不管風吹浪打,勝似閑庭信步。”正是這種積極的態度和情緒使他對待艱難困苦從不悲觀失望,越是艱險越向前。
(投影“消極情緒的作用”)與積極情緒相反,一切消極情緒都會使人覺得難受。消極情緒一般具有減力的效應,會抑制人的活動能力,減弱人的體力與精力,使人的自制力下降,以致做了一些不該做的事情。
(投影插圖《黛玉葬花》。)曹雪芹筆下的林黛玉多愁善感,郁郁寡歡,深陷孤獨的泥潭而不能自拔。面對落花她傷心落淚,認為這就是她自己命運的寫照,于是便去葬花。由于她長期處于哀愁憂傷的情緒之中,最終她的生命也被消極的情緒埋葬。
3、角色扮演:教師結全該班學生目前存在的一些消極情緒,準備好兩個角色扮演情境,請同學按情境認真扮演,并在教師的引導下進行討論:
(1)教師先說明角色扮演體現的是什么消極情緒。
(2)學生在輕松舒緩的背景音樂下討論如何調節和控制這兩種消極情緒。
(3)教師參加學生的討論,體會學生的心理感受。
(4)學生傾訴這兩種情緒給自身帶來的苦惱以及自我調節的做法。
(5)教師提供這兩種情緒的自控的參考意見(投影)。
情境一:隨著中考時間的臨近,該同學常常出現著急,煩躁和不安的感覺。她為她的功課達不到她的目標而著急,她有時因為忘記了該記住的知識而心煩意亂,她有時對自己的中考結果憂心忡忡。
附:考試焦慮自消術
①消除一些消極的自我意識。
“自貶”:總認為自己笨、弱、不行;
“求全”:認為自己應該十全十美;
“他貶”:總擔心自己被別人瞧不起;
“以偏蓋全”:一次考不好,就認為自己再也考不好了;
“主觀臆想”:自己預言自己要失敗。
②自我設定的考試目標要有一定的彈性。
③正確認識因考試帶來的緊張。輕度的緊張有助于學習效率的提高,過度的緊張則需有意識的自我調節。
④用自我質辯法來分析考試失敗可能帶來的后果,消除自驚自嚇的錯誤心態。
⑤學會松馳精神:深呼吸(胸腹式呼吸法)、冥想法、體育運動、聽輕音樂等。
情境二:我總是學不好數學,上數學課我怕老師提問我,我覺得我的腦子里好象就沒有數學細胞一樣,我準備放棄數學。
附:自卑情緒的自我解脫法
①正視自卑:自卑感人皆有之,只是程度不同而已,有了自卑感千萬不可自抱自棄。
②善于補償:自卑感不一定都是壞事,只要善于自我補償,可能成為激發斗志的動力。
③揚長補短:任何人都不是十全十美的,他們有長處也有短處,要善于揚長補短。
④樹立信心:要正確地認識自我,客觀地評價自我,尤其要堅信自己有巨大的潛能可以發掘。
4、教師發給每名學生一份問卷,讓學生填寫。(說明:回答無對錯之分,只要填寫自己的真實情況即可。)
附:了解自己的消極情緒
以下問題請用“是”或“否”來回答。
(1)當你的競爭對手有突出的表現時,你心里會有一種不舒服的感覺,當你的對手在競爭中失敗了,你非常高興。 ( )
(2)如果你參加一個比賽,結果敗得很慘,你再也不敢參加這樣的比賽。 ( )
(3)你常因對考試的結果擔心而心煩意亂,注意力難以集中。 ( )
(4)當別人錯怪你時,你便會大發脾氣。 ( )
(5)你的某些科目的學習成績比別人差,就覺得自己腦子笨,無法學好。 ( )
(6)你平時沒有朋友可以交流思想,有苦腦無處訴說,有快樂無人分享。 ( )
(7)你經常因為一些小事而悶悶不樂,憂心忡忡。 ( )
(8)你在上臺發言參加比賽時有嘴唇顫抖或頭手冒汗,心跳劇烈及大腦空白的現象。 ( )
5、教師說輔導課的結束語:
如:自然界有潮漲潮落,我們的情緒也會像潮汐一樣,有高有低,如果我們以消極的情緒面對學習和生活,那么,我們就會不斷地品嘗失敗的苦果。
為了生活得快樂,為了能有收獲,請記住這句話:凡是允許不良情緒控制其行動的人,是弱者;凡是迫使行動控制其不良情緒的人,是強者。
我們要快樂,我們要成功,讓我們做自己情緒的主人。
(如有時間,請大家齊唱一首充滿積極情緒的歌“讓我們敲希望的鐘……”)
補充活動:
1、課后向學生反饋問卷情況,并對學生進行個別輔導。
2、利用班會進行講座:介紹一些消極情緒的特點,產生的原因及調節和控制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