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以太網第二層交換機是基于多端口網橋發展而來,但畢竟交換有其更豐富的特性,使之不但是獲得更多帶寬的最好途徑,而且還使網絡更易管理。 而路由器是osi協議模型的網絡層中的分組交換設備(或網絡層中繼設備),路由器的基本功能是把數據(ip報文)傳送到正確的網絡,包括:
1.ip數據報的轉發,包括數據報的尋徑和傳送;
2.子網隔離,抑制廣播風暴;
3.維護路由表,并與其他路由器交換路由信息,這是ip報文轉發的基礎。
4.ip數據報的差錯處理及簡單的擁塞控制;
5.實現對ip數據報的過濾和記帳。
對于不同地規模的網絡,路由器的作用的側重點有所不同。
在主干網上,路由器的主要作用是路由選擇。主干網上的路由器,必須知道到達所有下層網絡的路徑。這需要維護龐大的路由表,并對連接狀態的變化作出盡可能迅速的反應。路由器的故障將會導致嚴重的信息傳輸問題。
在地區網中,路由器的主要作用是網絡連接和路由選擇,即連接下層各個基層網絡單位--園區網,同時負責下層網絡之間的數據轉發。
在園區網內部,路由器的主要作用是分隔子網。早期的互連網基層單位是局域網(lan),其中所有主機處于同一邏輯網絡中。隨著網絡規模的不斷擴大,局域網演變成以高速主干和路由器連接的多個子網所組成的園區網。在其中,處個子網在邏輯上獨立,而路由器就是唯一能夠分隔它們的設備,它負責子網間的報文轉發和廣播隔離,在邊界上的路由器則負責與上層網絡的連接。
3 第二層交換機和路由器的區別
傳統交換機從網橋發展而來,屬于osi第二層即數據鏈路層設備。它根據mac地址尋址,通過站表選擇路由,站表的建立和維護由交換機自動進行。路由器屬于osi第三層即網絡層設備,它根據ip地址進行尋址,通過路由表路由協議產生。交換機最大的好處是快速,由于交換機只須識別幀中mac地址,直接根據mac地址產生選擇轉發端口算法簡單,便于asic實現,因此轉發速度極高。但交換機的工作機制也帶來一些問題。
1.回路:根據交換機地址學習和站表建立算法,交換機之間不允許存在回路。一旦存在回路,必須啟動生成樹算法,阻塞掉產生回路的端口。而路由器的路由協議沒有這個問題,路由器之間可以有多條通路來平衡負載,提高可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