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頎——《古意》
男兒事長征,少小幽燕客。
賭勝馬蹄下,由來輕七尺。
殺人莫敢前,須如猬毛磔。
黃云隴底白云飛,未得報恩不得歸。
遼東小婦年十五,慣彈琵琶解歌舞。
今為羌笛出塞聲,使我三軍淚如雨。
【注釋】:
古意:猶“擬古”。
輕七尺:猶輕生甘死。
解:擅長。
【賞析】:
“古意”即“擬古”,但多托古喻今,這實際是一首邊塞詩。戍邊的健兒們非常勇猛,把性命看得并不重要,但一聽到遼東小婦的笛聲,就不禁都悲傷起來了,表現出人性中復雜的一面,頗具匠心。
李頎——《古意》
男兒事長征,少小幽燕客。
賭勝馬蹄下,由來輕七尺。
殺人莫敢前,須如猬毛磔。
黃云隴底白云飛,未得報恩不得歸。
遼東小婦年十五,慣彈琵琶解歌舞。
今為羌笛出塞聲,使我三軍淚如雨。
【注釋】:
古意:猶“擬古”。
輕七尺:猶輕生甘死。
解:擅長。
【賞析】:
“古意”即“擬古”,但多托古喻今,這實際是一首邊塞詩。戍邊的健兒們非常勇猛,把性命看得并不重要,但一聽到遼東小婦的笛聲,就不禁都悲傷起來了,表現出人性中復雜的一面,頗具匠心。
菡萏香銷翠葉殘,西風愁起綠波間。還與韶光共憔悴,不堪看。細雨夢回雞塞遠,小樓吹徹玉笙寒。多少淚珠無限恨,倚闌干。【作者】: 李璟(916-961),字伯玉,徐州人,南唐烈祖李昇的長子公元943年嗣位稱帝,年號保大,后因受到后周威脅...
手卷真珠上玉鉤,依前春恨鎖重樓。風里落花誰是主,思悠悠。青鳥不傳云外信,丁香空結雨中愁。回首綠波三楚暮,接天流。【注釋】:真珠:即珠簾。青鳥:傳說曾為西王母傳遞消息給武帝。這里指帶信的人。云外,指遙遠的地方。
寶髻偏宜宮樣,蓮臉嫩,體紅香。眉黛不須張敞畫,天教入鬢長。莫倚傾國貌,嫁取個,有情郎。彼此當年少,莫負好時光。【作者】 明皇帝 帝諱隆基,睿宗第三子,始封楚王,後爲臨淄郡王。景雲元年,進封平王,立爲皇太子,英武多能。
白日登山望烽火,黃昏飲馬傍交河。行人刁斗風沙暗,公主琵琶幽怨多。野營萬里無城郭,雨雪紛紛連大漠。胡雁哀鳴夜夜飛,胡兒眼淚雙雙落。聞道玉門猶被遮,應將性命逐輕車。年年戰骨埋荒處,空見蒲桃入漢家。
主人有酒歡今夕,請奏鳴琴廣陵客。月照城頭烏半飛,霜凄萬木風入衣。銅爐華燭燭增輝,初彈淥水后楚妃。一聲已動物皆靜,四座無言星欲稀。清淮奉使千余里,敢告云山從此始。【注釋】:淥水、楚妃均系琴曲名。
四月南風大麥黃,棗花未落桐葉長。青山朝別暮還見,嘶馬出門思舊鄉。陳侯立身何坦蕩,虬須虎眉仍大顙。腹中貯書一萬卷,不肯低頭在草莽。東門酤酒飲我曹,心輕萬事如鴻毛。醉臥不知白日暮,有時空望孤云高。
朝聞游子唱離歌,昨夜微霜初渡河。鴻雁不堪愁里聽,云山況是客中過。關城樹色催寒近,御苑砧聲向晚多。莫見長安行樂處,空令歲月易磋砣。【注釋】:之:往;到……去。關城:函谷關。御苑:君王居住的宮室,這里指京城。
南山截竹為觱篥,此樂本自龜茲出。流傳漢地曲轉奇,涼州胡人為我吹。旁鄰聞者多嘆息,遠客思鄉皆淚垂。世人解聽不解賞,長飆風中自來往。枯桑老柏寒颼飀,九雛鳴鳳亂啾啾。龍吟虎嘯一時發,萬籟百泉相與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