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思想品德《樂于與人交往》說課稿范文 篇1
第一部分: 教材分析
一、說本課所處的地位:
《樂于與人交往》是陜西人教版第五課讓我們同行的第一目,在此之前,學生們已經學習了正確認識自我,了解了生命的珍貴、青春期自己生理和心理的特點及自己的情緒和自己的優(yōu)點缺點,這為過渡到本框題的學習起到了鋪墊的作用。本課是聯(lián)接自我和他人的橋梁和紐帶,在全書中具有不可忽視的重要地位。
二、說知識結構
本目共分5層,講述四個內容: 個人離不開群體、 青春期心理閉鎖的危害、交往的重要性、與他人交往應該持有的態(tài)度。
三、說教學目標
根據政治新課程標準和本教材的結構和內容分析,結合著七年級學生他們的認知結構及其心理特征,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學目標:
1、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目標:
使學生體驗到交往在生活中的意義和作用,增強學生主動與人交往的自覺性 。
2、能力目標:
(1) 提高學生對交往重要性的認識能力
(2) 提高學生解決自身心理問題的能力
3、知識目標:
(1) 使學生充分了解交往的作用。
(2) 使學生了解青春期閉鎖心理現(xiàn)象及其危害。
四、說教學重點:交往的重要性及青春期閉鎖心理現(xiàn)象及其危害。
五、說教學難點:應該積極主動的與人交往。
下面闡述確立教學重點和教學難點的依據:
重點的依據:只有讓學生充分了解交往的重要性及青春期閉鎖心理的現(xiàn)象及危害,才能形成樂于與人交往的人生態(tài)度,避免因閉鎖心理的出現(xiàn)而引起的孤獨感、挫折感、寂寞感和狂躁感,形成人格的缺陷,影響學生的健康成長。所以,依據新課標要求和七年級學生身心發(fā)展特點制定本重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