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實習目的:
我在一個外語培訓機構實習,確定在這個培訓機構實習的原因有兩個方面:(1)從小就樹立做一名優秀的人民教師的理想,想從這樣一個培訓機構中得到鍛煉以及積累相關教學經驗;(2)面試單位領導的話點醒了我,我不想成為那些眼高手低好高騖遠的人,我得從基層做起,所以從基層干起,以考驗自己和磨練自己也成了我此次實習的目的之一。下面,我把我實習的目的結合我自己面試時、面試后以及實習前的想法以及對干基層的認識做一整體的描述。
上了四年的大學,馬上就要走出學校,步入社會;在此之前,除了與畢業論文相關的瑣碎外,畢業前的實習也是很必要的。敬愛的老師們忙著幫一些人張羅,我們也自己幫自己尋找想去的實習單位。于是,和舍友在網上搜索者,找到了一家培訓機構,投了簡歷,進了初試,再到復試。我們焦急地等待著結果,最終憑著自己的勇氣和真誠博得了用人單位的認可。
我們想實習的是英語教師,但單位在面試中已經甚是表明“你們都剛畢業的大學生,怎么可能面試上了就代課?沒有基層的磨練以及經驗的積累,我們能把我們的學生交給你們?”雖然話說得很鋒利,但還是驚醒并點化了我的心,因為長久以來就從很多人的口中聽到了對當代大部分應屆畢業生的不滿,說他們“眼高手低”,想委以重任,但他們拿不起(經驗不足,血氣方剛),若置之基層,他們又看不上眼,覺得委屈了自己。于是,導致的普遍社會就業現狀就是:用人單位招不到合適的人才,人才們也找不到合適的單位。貌似是人才與單位脫節了,其實在我看來,還是因為現代的年輕大學生們不能擺對自己的位置,作為剛入社會的乳臭未干、滿含書生氣,沒有多少實戰實踐經驗的我們,有什么理由就直接進入公司或單位的關鍵部門?憑什么就想一躍成為骨干呢?憑什么就有那么多關于薪資待遇、休假、崗位職位的要求呢?當然,這并不是說不能有要求,不管怎么說,父母培育供養我們一路走到大學,我們不能沒有回報吧?只是這一切都是多少、快慢的問題,這一切與我們的個人能力、個人素養、個人發展前景息息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