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級上冊《冀中的地道戰》教學反思 篇1
《冀中的地道戰》是五年級上冊第二組的一篇記敘文,作者周而復。課文從冀中地道戰出現的原因、作用、地道的樣式結構及特點等方面進行了介紹和說明,并對冀中的地道戰作了高度評價,熱情頌揚了人民群眾的無窮智慧和頑強斗志。這篇文章可分為三個部分,前一部分說明冀中的地道戰出現的原因和作用;后一部分對地道戰作出了高度的評價;中間的重點部分則主要介紹地道的樣式及特點。課文中間的重點部分按由總到分的順序和空間轉換順序,先介紹冀中地道的總體結構,再分別介紹各種具體的設計樣式及其保護自己、打擊敵人、防止破壞和傳遞信息的功用,體現了它設計周密、易守能攻、靈活多樣、富有創造性的特點。
在本節課的教學過程,我認為自己的成功之處在于:
一、以讀帶講,邊讀邊悟。
本文的語言簡潔明了,通俗易懂。我決定通過不同形式的閱讀,讓學生把課文讀正確、流利。古語說:書讀百遍,其義自見。當孩子們在盎然的興趣引導下把課文讀熟的過程中理解了課文的主要內容。
二、利用簡筆畫,畫出地道的結構幫助學生了解課文內容并體會人民群眾的智慧。
在教學“介紹地道的樣式及特點”這一部分的時候。我在學生正確流利的基礎上引導學生邊讀邊畫出描寫地道的樣式和特點的語句,然后現在黑板上示范畫一個地道的樣式的簡筆畫,然后讓學生仿照著根據課文內容畫一畫地道的樣式并注明每一種結構的特點。接下來小組討論,看一看誰畫的簡筆畫最符合課文內容,最后全班交流,完成課文的重點部分中地道的樣式的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