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的周長》教學設計 篇1
教學目標:
1.通過復習整理圓的性質、圓的周長和面積計算等重點知識,使學生所學的知識形成系統,能運用圓的知識熟練地解答圓的周長和面積的計算問題。
2.通過將圓的知識與其他知識進行整合,進一步提高學生解決問題和綜合應用的能力,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3.在自主探究圓與正方形的關系的學習中,積累數學活動經驗,培養學生分析、概括的能力,感受數學學習的樂趣。
教學重點:能正確、熟練地進行圓周長和面積的計算。
教學難點:從探究活動過程中去發現圓與正方形之間的關系。
教學準備:課件,學具。
教學過程:
一、復習舊知,梳理體系
直接揭題:今天我們來復習本學期所學習的圓的有關知識──“圓的周長和面積復習課”(板書課題:圓的周長和面積復習課)
教師:我們已經學習了有關圓的知識,同學們還記得我們學習了圓的哪些知識嗎?
小組合作,讓同學們把所學的知識整理一下,然后進行匯報。
匯報交流,課件出示相關內容。
(1)圓的認識:
圓心O:決定圓的位置;
直徑d:決定圓的大小;
半徑r:在同一圓內,所有的半徑都相等,所有的直徑都相等,d=2r;
圓是軸對稱圖形,有無數條對稱軸。
(2)圓的周長:
圍成圓的曲線的長度叫圓的周長。
圓周率:周長與直徑的比,是個無限不循環小數。
圓周長的計算:。
(3)圓的面積:
由長方形的面積來推導出圓的面積,近似長方形的長相當于圓的周長的一半,寬相當于圓的半徑。
圓面積計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