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國主題價值觀的演講稿(精選4篇)
愛國主題價值觀的演講稿 篇1
我們這一代人的起點太高、夢想的太多,習慣富足的新一代人,自然地對父輩那種平淡的工作生活抱有懷疑態度,期待更多變革。我們更關注政治人物說話的態度,而不關注話語的內容,開始留心社會收入的公平分配,而不那么在乎經濟的增長,我們想用微薄的收入去浪蕩世界,也不愿意投入的堅持做好本分工作,我們熱愛變革期待改變,卻沒有確定的方向。在很多人身上,我們看到玩世不恭,談到國家和社會就是諷刺、辛辣、調侃,但你問他“你有什么更好的想法”時,他就期期艾艾地說“讓那些拿著高薪的官僚們去想吧”。這種現象并不是偶見,在社會加速轉型的當下,疾速奔跑時,我們忘了為什么而出發;不能接受漫長的等待,因為我們習慣了快速,我們希望在人生最美好的時候擁有一切,但真的擁有了我們又能干什么?物質膨脹的今天,靈魂被擠兌的無處棲息。
我們不禁開始思索,想起去年中國網事感動中國十大人物,全國媒體對其進行了連續報道,引起社會各界強烈反響,他們這種實現自我的價值觀,不正是社會所需要的么?到底是什么樣的價值觀,讓這些“感動中國”的人們有如此壯舉,又是什么樣的價值觀,是新一代的人們需要學習和培養的?我想這個答案應該是:主要有堅持馬克思主義指導思想,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堅持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和堅持社會主義榮辱觀,所組成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那么什么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黨的十八大報告用24個分三個層次精辟的概括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內涵,即是:從國家層面看,是富強、民主、文明、和諧;從社會層面看,是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從公民個人層面看,是愛國、敬業、誠信、友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主流意識形態,是公民思想道德建設的核心,是學校德育工作的靈魂,是當代青年正確的價值取向,我們作為學生,毫無疑問要樹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大力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康德說,人間有兩樣東西讓他敬畏,一是頭頂無比深邃的天空,二是人間道德法則。心靈上有所敬畏,頭上放三尺神明,不超越做人底線,不踐踏人性的尊嚴。這不就是我們黨和國家所提出的核心價值體系的含義嗎?或許,在我們的身邊有這樣的一群人,他們面對這紛繁的世界,經不起誘惑、良知泯滅、價值觀扭曲錯亂,最終走向了沉淪墮落。比如,那個追星追的家破人亡,卻依舊執迷不悟的蘭州女孩楊。但,我認為這只是少數,大多數的我們仍有一顆愛國、友善的熾熱的心。
當然這個價值觀不是憑空而生的,價值觀的形成是在實踐的過程中慢慢沉淀,最后變成社會人自覺的行動,變成一種性格堅持下來。而我們所要做的:1、樹立理想,堅定信念。人生最重要的不是成功,而是價值,要有樹立實現人生價值的理想。誠然,我們沒有保爾柯察金那樣為全人類的解放事業而努力奮斗的偉大抱負。但我們不能甘于平庸,安于現狀,有人說:人的一生百分之五是精彩的,百分之五是痛苦的,而另外百分之九十是平淡的。人們往往不能忍受著百分之五的痛苦,而錯過百分之五的精彩,在百分九十的平淡中度過。2、承擔責任,努力奮斗。人活在世上,不是為所欲為,對社會的責任應當成為我們人生理想的歸宿。無數有杰出貢獻的人無不以對社會的責任來鞭策自己尋找到人生的真諦。大多數人都出生在平凡的家庭卻又被物欲橫流的社會所誘惑,想要過上更好的生活,更希望能表現自己,得到社會的認可,因此,努力奮斗將是我們唯一能做的事情。只有努力奮斗,才能練就一身硬功夫,才能在以后的道路上將披荊斬棘。
那么作為青年學生來說,我們又如何踐行“愛國、敬業、誠信、友善”這8個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取向呢?我想關鍵是要我們落實到日常學習生活中:愛國——就是要把偉大的愛國精神落實到為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實現“中國夢”、發奮讀書、勤奮工作上;落實到熱愛我們的家鄉,熱愛我們的父母、親人、老師、同學們;落實到熱愛我們的學校,愛護學校的一草一木上。敬業——就是要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完成自己的學習任務,勤奮讀書,學有所成,全面發展,健康成長。誠信——就是要誠實做人,踏實做事。友善——就是要尊敬師長,聽從教育,團結同學,助人為樂。如果我們做到了這些,我想你身上就凝聚了“正能量”。在我們同學身邊其實是凝聚了大量的“正能量”的:我們有優秀學生干部、優秀團員、優秀團干部,學期學業優異獎、優秀班級體、優秀文明寢室、勤奮學習、助人為樂、拾金不昧的同學等等這些,就是我們學校的正能量,這些就是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榜樣。我們要在我們的身邊大量凝聚這些正能量、傳遞這些正能量。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擁有了一個良好的價值觀應該具備的自我價值和社會價值的兩個方面的統一。中華民族歷來崇尚精神建設,注重用價值觀來實現凝聚和引領,但價值觀的形成不能一蹴而就,需要我們不斷努力。如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正在有效凝聚我們這個國家,尤其是凝聚新一代人的意識形態,我們需要更好的為我們的國家和民族服務,實現自我,用自己的力量去造福更多的人。明天的我們將會怎樣,顯然,答案是豐富多彩的。
愛國主題價值觀的演講稿 篇2
這次開展司法警察核心價值觀主題教育活動,是在改革開放和市場經濟進一步深入,信仰危機導致了信譽危機和信任危機,思想文化越來越多元化的大環境下,強化了司法工作的主流價值,為每個在司法領域里工作的警察指明了在復雜環境下執法所應堅持的方向,非常及時!
一件事情的成功不僅在于你的起點,更在于你的方向;不僅在于你的努力,更在于你的選擇。你所堅持的價值觀,就是一個人生活的方向,更是一個人所做出的選擇。實際上,每個人自覺或不自覺都會是一個有價值取向的人,有自覺意識的人會形成自己清晰的價值觀,不埋怨,敢負責,有擔當。這種有價值觀的人必然是對價值取向有自覺意識的人,是一個有精神追求的人,是一個能堅守底線的人,是一個忠誠于自己價值觀的人,是一個值得信任的人。那么,警察就應該是這樣的人,應該是具備這樣價值觀的人。
警察的價值取舍對別人的影響極大,社會影響極大,其價值觀極重要。因為警察是公權力是否公正實施的體現者,不僅要有清晰的價值觀,而且要樹立健康的價值觀。只有擁有健康價值觀的人,才會得到人真正的尊敬。價值取向決定工作成敗,也只有健康的價值觀才能真正做好警察工作。這個健康的價值觀就是對公正執法的敬畏,就是:忠誠、為民、公正、奉獻、廉潔。
忠誠可靠是從警之本。一個人沒有忠誠,就沒有做人之本,一個警察沒有忠誠,就沒有從警之本。沒有忠誠,就沒有公正執法,竭誠服務,默默奉獻。沒有忠誠,就會被各種誘惑迷失,畏難徘徊,被名利所左右。做合格的人民警察,必須忠于法律,忠于人民,忠于我們的司法事業。忠誠是人民警察必須具備的品質。什么叫核心價值觀,核心價值觀是不能變的,是必須要忠誠于它的。只有這樣的忠誠,才能懂得是非榮辱,才能知道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才能在工作中做到法律至上,人民利益至上。因此,忠誠是從警之本,具備忠誠的品質,才能擔當起執法者的重任。
為民即為人民服務,服務人民是人民警察的宗旨。人民警察是人民養育,服務人民是警察的天職。牢記宗旨,堅持服務,人民警察才能履行好自己的職責。服務是人民警察工作的著眼點和出發點,只有堅持服務的執法理念,在執法中服務,在服務中執法,將服務融入司法工作和執法活動,并貫徹于始終,堅持人民利益至上,堅持服務人民至上,才能不辜負人民的期望和重托,才能贏得人民的信任。
公正是忠誠在司法工作中的具體體現。即人民警察依法履行職責,秉公執法辦事,維護公平正義。人民警察對法律的公正運用和守護是服務人民并贏得人民信任的最有力量的行動。它也是實現社會公平正義的最后一道防線。只有公正執法,才能給予廣大人民群眾以真正的安全感。我們肩負著依法打擊和預防各種違法犯罪行為的重任,肩負著保障公民權利,維護社會秩序的重任,代表的是國家的形象,執法公正尤為重要!
奉獻是為民在司法工作中的具體體現。為人民服務本身就是需要奉獻精神的。奉獻本身就是一種服務的態度,要克己奉公,服務社會。人民警察來自于人民,植根于人民,更是要服務于人民。這就要求人民警察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系,利為民所謀,做為民奉獻的表率:我們要愛崗敬業,不是把當警察作為一份糊口的工作,而是作為一種職業以至終身的事業,努力在平凡的工作崗位上創造出不平凡的工作業績。
廉潔,是一個人民警察必然要做到的最基本的自我要求。一個要求別人的人卻是一個不能做到自律的人,要做到讓別人信服自己,這是不可以想象的。因此,廉潔是對這個提供具體服務的警察的個人要求,也是必然的最基本的要求。在這個光怪陸離、物欲橫流的現實生活里,人民警察面對更多更復雜的誘惑和挑戰,比如金錢、權力、美色等,不斷地要和自己的欲望做斗爭,才能清白做人,干凈做事,真正地履行好自己的各項職責。
總之,所謂的人民警察核心價值觀,實際上就是最基本的價值觀。其核心價值觀如下:忠誠、為民、公正、奉獻、廉潔。它不僅是我們心中所必存的價值理念,更是我們行動的準則,是化于日常一言一行中的點點滴滴,將貫穿于我們為之奮斗的職業和事業的終生。
愛國主題價值觀的演講稿 篇3
老師們同學們:
大家好!
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認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關于這個題目,我想大家并不陌生,因為我國近幾年正在大力推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我們從中也受到了不少啟發,懂得了一些做人、做事;為己、為國、為民的道理,鼓勵我們向著這個目標前進,樹立正確的人生價值觀念。是很值得我們去學習的。
但是,話雖如此,實行起來卻沒有那么簡單,現在仍有不少的人在知法犯法。“富強、民主、文明、和諧、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愛國、敬業、誠信、友善。”這短短的二十四個字,十二個詞真的有那么不容易完成嗎?不是的,這其實很容易完成,只不過是我們并沒有把它當做自己的責任,所以覺得自己并沒有義務去完成它。但如果我們把它當做自己身上一份必不可少的責任,那這個社會該多么美好啊!
愛國主題價值觀的演講稿 篇4
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是黨的__屆六中全會在思想文化建設上的一個重大理論創新。被形象的喻為“站在地獄門口為國家法律守門”的律師們,自然需要學習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當前,隨著社會的日益發展,社會矛盾不斷凸顯,作為一個直接面對社會矛盾與社會沖突的職業群體,律師在維護法律尊嚴、實現社會公平正義的同時,該如何潔身自好?李莊案件在律師界敲響了警鐘,給每名律師上了嚴肅而意義深刻的一課。李莊,由一名堂堂正正的執業律師一變而為人人側目的犯罪分子,究其根本原因,正在于其執業理念既背棄了法律工作者的本質要求,其執業行為且違反了律師執業的基本規范,其執業操守更違背了律師的基本職業道德準則。
作為民間的守護人,市民社會的代言人,法律秩序的捍衛者和社會公共利益的維護者,律師,不僅應有精湛的專業素養,更應堅持自己的政治信仰。__屆六中全會提出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無疑是律師思想文化領域的一道精神大餐。
近年來,少數律師在經濟利益的驅動下,不惜以身試法,最終滑向犯罪的泥沼,其行為已遠遠背離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這是律師的悲哀,也是法律的悲哀,更是社會的悲哀。
今天,我呼吁,廣大律師同仁一定要從李莊案件中吸取教訓,在執業活動中要經得起名利、金錢的考驗,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和社會主義榮辱觀,切實增強職業道德和執業紀律觀念,嚴格遵守職業道德規范和行為準則,努力成為社會的道德楷模和表率,努力成長為“道德之師”。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我們責無旁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