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愛國故事演講稿(精選3篇)
小學愛國故事演講稿 篇1
親愛的老師、同學們:
記的上次爸爸帶我去麗江的時候,看見一大群人向北方眺望,并發出贊嘆之詞。向北望去,看到玉龍上的山尖,在云里影影綽綽。我一向對自然景觀的喜愛低于對人文景觀的喜愛,原因是在人類的智慧和勞動中創造出來的東西是有生命張力的,這張力也許并不存在這作品的本身,而是關于創造者的聯想。人說大自然才是最偉大的創造者,但我始終認為,這說法很矯情。
玉龍雪山也許不是最高最美的山,但是它剛好存在于一座城市的旁邊,或者這座城市剛好在它的旁邊。這一點是我會覺得上它很不錯的重要條件。我沒說它多么美,我要說的是,它夠震撼。你想一想這個畫面,一條筆直的8車道公路,它的盡頭消失在一座巨大的山體之下,它離你幾乎近在咫尺,需要仰視才可看見全貌。每次從麗江回束河,坐在車里,面對著這樣一個龐然大物直直的向它沖去,你說,這是什么感覺。
我不認為這山有什么生命力,山總是那樣,即使變化,也是周遭諸如飄渺的云朵,隨四季變化的植被而讓它看起來有了變化。云彩讓它每次都不一樣,每次都那么讓人心曠神怡。也每當這個時候,我腦中總會冒出一個念頭,站在山頂俯瞰麗江,又是怎樣一種情趣?
“不見廬山真面目,只緣生在此山中”,我一次也沒上過玉龍雪山,我想我得好好留著這個機會,等大雪滿山的時候才上去,因為沒有了看見全貌的震撼,我希望我能親近那些我在山下看到的白雪。
我覺得這山是如此讓人癡醉入迷,我太注意那些人工創造的東西,而刻意忽略了這些早就存在,不以人意志而變化的自然景觀。
它很美,看不夠。
小學愛國故事演講稿 篇2
親愛的老師、同學們:
我的祖國十分富饒,因為,在首都北京,就有那堅固、雄偉的萬里長城;在那有“中國第一漁村”美譽的桐照村,有那一望無際的大海;在那風景如畫的紹興,還是許多名人的故鄉!……
但是,還有一部分人,在破壞這幅美麗的畫卷。例如以下這些鏡頭:
鏡頭一:亂扔垃圾,污染身邊環境。
有些人不覺得祖國是那樣美麗,因此,便覺得隨便扔一個塑料袋啊、空瓶子啊……這樣做都沒關系,但是,就因為這些人這樣做,常常會使我們每一個人都受到大自然的懲罰。就拿我奶奶家附近的一條小溪來舉例吧,奶奶家附近那條小溪清澈見底,四周綠樹成蔭,使人心曠神怡。后來,小溪旁邊出現了一個垃圾桶。這還不算糟,最讓人氣憤不平的就是那些去倒垃圾的人。他們明明看見了鮮紅色的垃圾桶,但卻視而不見,只把垃圾都倒到垃圾桶的四周,有的還倒入了小溪!就是在小溪峭壁上生長著的樹上也掛滿了從天而降的垃圾,一下子,這些樹便成為了與眾不同的“垃圾樹”。溪水變得渾濁不清,而且這水還是要流到水庫里去的呀,難道我們都喝這又臟又臭的水嗎?
鏡頭二:亂伐樹木,破壞青山美景。
這個鏡頭就與一個職業有關了。有些人為了賺大錢,便爬上高山,砍伐樹木,建造出一個個工廠。只見山上的一棵棵樹木在發出“嗡嗡”聲的電鋸的逼迫下,都倒在了地上。唉!難道這些人想把那翠色欲滴的大山變成一個禿頭嗎?這也太狠心了吧?
在此,我向全國呼吁:“保護環境,就從身邊的小事做起,為自己留下一個美麗的家園,美麗的祖國!!!”
小學愛國故事演講稿 篇3
親愛的老師、同學們:
我的祖國,從古至今,一直存在著你的嬌嬈美麗。中華人物的傳奇,歷史的神奇故事,繪成了一本本的書。就如《中華上下五千年》,這里的每個故事都有一個個深刻的道理。
盤古,我們的祖先,他為我們創造了這個世界;神農尺,又是一個我們耳熟能詳的名字,他為了拯救人類而犧牲了自己;大禹三過家門而不人,還是為了天下百姓,這讓我更深地明白了舍小家為大家的道理……這些人都讓我知道了教師和家長們常常掛在嘴邊的話:不要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要用廣闊的心懷去面對一切。
對了!還有那位忍辱寫《史記》的司馬遷。他心中的痛苦超過了肉體的痛苦千倍、萬倍。再加上別人的譏諷,使他痛不欲生。可他想到其他偉人的書,都是忍受磨難所寫,于是就投入忘我的去寫作中。司馬遷的忍耐,體現了他對理想追求的不屈不饒,堅強的意志。這種意志不是一折便斷的,而是百折不彎的。他把個人痛苦、恥辱統統凝聚筆上,用不息的奮斗,為人類寫出《史記》。
現在的祖國變了,變得科技發達,但古代人民在我們心中的目的并沒變。我驕傲于祖國!愿祖國更加繁榮璀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