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學生愛國日演講稿(通用3篇)
初一學生愛國日演講稿 篇1
親愛的老師、同學們:
我是--學校08(4)班的---,我演講的主題是:今天的我們如何愛國
在九一八的警報聲中,讓我們掀開頁頁發黃的歷史。在中國的近代史上,我們看到一個個為國捐軀的英雄倒在血泊中。歷史又翻到今日,我們雖然無需面對國土的淪喪,無需承受戰火硝煙,但是愛國仍然是每個中國人心中永恒的主題。
如今的我們青春煥發、熱血沸騰。擺脫幼稚走向了成熟,不再藏到父母寬大的羽翼下躲風躲雨。或許你會問,和平時代還年輕的我們該如何愛國?
其實,愛國可以很簡單。不是非要我們做出一番轟轟烈烈大事,而是從我們身邊的點滴做起。在社會上,遵守社會的各種規章制度,做一個遵紀守法的良好的公民,唱響我們新時代的青春之歌,這就是愛國。在生活上,做一些我們中學生力所能及的事情,積極地去實踐各種有益的社會公益活動,這便是愛國。在學校里,你努力掌握科學知識,成為社會的有用人才,到祖國和人民最需要你的地方去,這也是愛國。
我們的祖國經歷了諸多磨難,社會各角急需我們用自己的知識去解決;我們的祖國科技要發展,要進步,這也需要我們貢獻自己的一份力。毋容置疑,我們這些祖國未來的建設者和接班人,肩負重擔、義不容辭、任重道遠。我們要用知識武裝自己,用信念撐起天地,讓祖國永存于心間。為了祖國的繁榮、民族的興旺,就讓我們用行動點燃愛國的激情,勤奮學習,奮力拼搏。
努力吧!奮斗吧!我們的愛國之心永駐藍天。
初一學生愛國日演講稿 篇2
我本以為愛國是很大的事,只是大人們做的事。今年,我們學習了課文《小英雄雨來》、《夜鶯的歌聲》后,我一下子明白了,我們小孩子也能做愛國的事——像雨來和小夜鶯一樣跟大人們一起抵抗侵略者,保衛我們的祖國。
雨來和小夜鶯的愛國事跡深深的感動了我,也大大激起了我的愛國心,我在心底暗暗發誓:一定要做一個熱愛祖國的孩子。
可是,現在,我們國家正做著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呢,國富兵強,誰敢來侵略我們啊?那么,我該如何去愛國呢?我便去問爸爸媽媽,他們說:“孩子,你會明白的。”
那天晚上,媽媽下班回家,忙碌一天,非常疲憊。我親切的對媽媽說:“媽媽,您辛苦了,快歇歇吧!”媽媽坐到沙發上,我便給媽媽捶捶背、捏捏腳,然后又把飯菜端到桌上。媽媽忽然開心的說:“孩子,你在家里,做個好孩子,關愛家人,分擔家務,爸爸媽媽很開心,咱們的家就幸福。家是國的家,國是家的國,家家都幸福,國家就和睦。孩子,你說,這是不是愛國?”
不久前,在機構里,我因為學習努力、表現出色,一天內受到老師四次表揚,回家后告訴了媽媽。媽媽興奮的說:“孩子,你在機構里,做個好學生,好好學習,多長本領,將來就能為祖國多做貢獻。如果人人都能多做貢獻,我們的國家就會更加繁榮昌盛。孩子,你說,這是不是愛國?”
前天,五一,我們去櫻桃溝游玩,下了公交車,要穿馬路時,我看見車子都在走,且路口亮的是黃燈,便對爸爸說:“現在是黃燈,要等一會兒再走。”爸爸說:“孩子,你遵守交通規則,就不會出交通事故。每個人都遵守國家的法律法規,那么國家就會和平安寧。孩子,你說,這是不是愛國?”在去櫻桃溝的路邊,游人們丟下了好多包裝袋和塑料瓶,我撿起一些丟進了垃圾桶。媽媽又說:“孩子,你撿起一片垃圾,我們生活的空間就少了一些污染,多了一份干凈。每個人都來保護環境,我們的祖國就會更加美麗,祖國的人民就會更加健康。孩子,你說,這是不是愛國?”
哦,我明白了,這就是愛國!從身邊的小事做起,扎扎實實見行動。在家做個好孩子,在校做個好學生,在社會做個好公民。
初一學生愛國日演講稿 篇3
各位老師、各位同學,大家好!
從20xx年到20xx年,整整六十五的春秋過去了。
一百多年前,我們的近鄰日本,通過明治維新領先走上了資產階級道路,綜合國力超越了中國。于是,這個曾經是中國附屬的資源貧乏的小國開始覬覦中國地大物博的壯麗江山,他們一再地以武力侵略中國,而我們這個曾經的泱泱大國,此時也只能任人欺侮,因為自身貧弱的我們,根本無法對敵人進行有力的抵抗。
好在正義終究會戰勝邪惡。從20xx年到20xx年,中國人民用了整整八年時間給予日本軍國主義侵略軍狠狠地打擊,喪心病狂的日本軍國主義在團結一致的中國人民和全世界反法西斯國家的人民面前不得不夾起了尾巴,低下了頭顱。因此,可以這樣說,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是整個中華民族歷史上的一件大事,它是中國人民重整旗鼓、揚眉吐氣的開始,也是中華民族砸掉“東亞病夫”的招牌、重新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開始。
但遺憾的是,這樣一個前途光明的開始沒有順利地進行下去。內戰,文革,戰后整個世界特別是亞洲許多國家經濟起飛的第一次機遇我們錯過了,中國的發展歷經坎坷。雖然,我們今天的生活和國際地位已經和六十年前不可同日而語,但是我們還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大國”,我們的綜合國力與日本之間仍然有很大差距。正是因為這個原因,日本始終以一種傲慢的態度對待中國,在反法西斯戰爭勝利六十周年的今天,他們的政府在正確對待歷史的問題上態度依然曖昧不明,首相小泉一再參拜靖國神社,國會議員公然否認甲級戰犯的罪行。
同志們,同學們,請閉上你們的眼睛,你們聽到了嗎,在戰爭中為國捐軀的戰士們的靈魂在吶喊,在戰爭中冤死的三千五百萬民眾的靈魂在哭泣……(建議停頓三十秒)
有句名言說得好:寬恕,但不要忘記。一方面,在國家、民族乃至個人的關系上,恩怨之事無所不在,如無寬恕之心,就會化為冤冤相報。另一方面,歷史的事實和歷史的教訓不能忘記。歷史不會簡單重復,新的國際關系構架下,歇斯底里的軍國主義再也沒有了市場。但同時我們也要看到,60多年前的戰爭離我們并不遠,當年日本法西斯之所以明目張膽、肆無忌憚地侵略中國,完全是因為中國國弱民窮、經濟落后,而今天,導致戰爭和災難的文化基因、利益驅動仍然存在,國人還需提高警惕。
目前,第三次科技革命如火如荼,世界經濟飛躍發展,與世界聯系日益緊密的中國正面臨著經濟發展的最好時機,歷史告訴我們,和平和穩定才能讓我們抓住中華民族中興的機遇。值此抗日戰爭勝利六十周年之際,我想對各位老師、各位同仁以及各位同學說:戰爭和報復不會為我們贏得尊重,發憤圖強,這才是我們慶祝勝利、祭奠英烈、銘記歷史的最好方式!
我的演講完了,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