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五四青年節愛國主題演講稿(精選3篇)
2024五四青年節愛國主題演講稿 篇1
尊敬的各位領導、老師:
大家上午好!首先感謝區教育局領導重視我們青年教師的發展、關注青年教師的成長,在“五四”青年節這樣特殊的日子里組織本次交流活動。今天能夠作為青年教師代表在這里進行交流發言,我深感榮幸。研究生畢業后踏入教師這個行業已經四年了,四年來,在學校領導無微不至地關懷下,在同事的熱心幫助和自身的刻苦努力下,在濰坊四中這方沃土上,我收獲了成長的快樂,自身綜合素質也逐步提高。濰坊四中,一個融洽的大家庭,上至領導,下至同事,處處體現了一種人與人之間相互關懷的溫情。學校在教學管理方面處處滲透著“信心教育”的理念,“像關愛自己的孩子一樣關愛每一位學生”成為了濰坊四中教師職業口碑中不脛而走的美譽。近年來,濰坊四中收獲了豐碩的果實。去年6月,我校學子們在高考中取得了可喜的成績,收到了來自清華大學、浙江大學、南京大學、南開大學,中國zd大學等名校的錄取通知書,1000多人被大學本科錄取。今年2月份我校高三美術聯考本科上線人數與去年相比有較大的提升,目標完成率居市區第一。4月份在我校召開的新高考改革全國性會議,也是對我校能力以及潛力的一個充分證明。
濰坊四中,作為青年教師成長的搖籃,她使我由懵懂走向成熟,為每一位教師、尤其是我們青年教師提供了一次又一次實現自身價值的良好機會。其中,感受最深的就是學校的青年教師培養工程。學校領導高度重視并關注著青年教師尤其是新教師的成長,為了全面提升青年教師素質,促進青年教師專業成長,學校積極創造條件,鼓勵并支持我們參加校內外各種教學觀摩和青年教師講課比賽,積極吸收青年教師參加教育科研工作,這一個又一個平臺讓我們青年教師迅速成長。在這里,我們可以感受到領導的溫情關懷;在這里,我們認識了一群志同道合、真誠相待的同事。和他們一起工作,我們提高的不僅僅是業務水平,更有為人的氣度和胸襟。在此,有三點感想和體會想和青年教師們一起分享:
一、視生若子。中國臺灣教育家高震東有一句名言:“愛自己的孩子是人,愛別人的孩子是神”。作為一名教師,就是把學生當作自己的孩子或弟弟、妹妹一樣,真心實意地為學生的進步和成才著想。這是職業所要求的,也是教師這個光榮稱號所要求的。
二、時刻葆有價值追求。教學是一種生動的重復。作為一名教師,三尺講臺就是自己的崗位,人生價值首先體現在課堂價值,所以應努力使這種價值最大化,認真地講好每一堂課。我們每一位青年教師都應該在自己的教學工作中體現這種熱情,像激情燃燒的玫瑰,在教學中不斷追求自己的課堂價值。
三、不斷完善基本功。作為青年教師,對一批又一批的學生傳道、授業、解惑,更需要講究教學基本功。過去講要給學生一碗水,教師得有一桶水,現在要求教師得有一條河,更得有活水,那就是,時時更新的知識。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所以,要做一名稱職的教師,我們就必須要堅持學習,與時俱進。
作為青年教師,我們要在教學這個舞臺上盡情展示自己的激情和才華,致力于自身的發展,用求實和崇真建立我們的教育事業,推動學校的發展;作為青年教師,我們要虛心向校內外的名師學習,把前人的寶貴經驗作為我們自己成長的養料;作為青年教師,我們要保持一份健康、樂觀、向上的心態,珍惜熱愛自己的工作,在工作中奉獻我們的熱情、品嘗教書育人的快樂,在實踐中增長為師的才干、放飛我們的夢想。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教育從事的是一項育人的事業,任重而道遠。教師的職責不僅是教書更要育人,育人比教書還重要。我校韓忠玉校長經常說:坊子區政府對教育的投入一年比一年大,盡其所能地克服一切困難支持教育,發展教育,才有了坊子教育今天的繁榮。近幾年,坊子教育也在李夕勇局長的帶領下呈現出欣欣向榮的景象,各個學校抓教育質量的意識日漸濃厚,“聚人聚財聚寶地,上風上水上坊子”的氣場正在形成,回坊子上學,到坊子求學的學生越來越多。
今天,在這里,我感覺肩上的擔子沉甸甸的。我們在座的各位青年教師都是坊子教育的希望,我們自身的發展與坊子教育將來的發展共贏。我,無悔于四年前的選擇,在三尺講臺上,在這片熱土上我將繼續放飛夢想、揮灑活力,也堅信今天的奉獻終將迎來碩果累累的未來!最后,附上汪國真一首《熱愛生命》,分享給大家。
我不去想是否能夠成功
既然選擇了遠方
便只顧風雨兼程
我不去想能否贏得愛情
既然鐘情于玫瑰
就勇敢地吐露真誠
我不去想身后會不會襲來寒風冷雨
既然目標是地平線
留給世界的只能是背影
我不去想未來是平坦還是泥濘
只要熱愛生命
一切,都在意料之中
我的發言完畢,謝謝大家!
2024五四青年節愛國主題演講稿 篇2
我今天所講的主題是感恩、愛崗、愛國
先從感恩說起,先人曾告訴我們要知恩圖報,要滴水之恩當涌泉回報,而現在社會,生活節奏加快,物欲橫流,使得很多人,尤其是年輕人人情淡泊,一切覺得都是理所應當而忘記了感恩。我是在企業負責人力資源工作的,在我接觸到的很多80后的求職者中,當然我在此沒有要詆毀80后的意思,但他們身上所表現出的以自我為中心的思想尤為明顯,我在企業內常戲言,我這個70后和你們有代溝,但我的工作需要我去和他們盡量消除代溝,使得我們無論是60后、70后還是80后,都要能融入到利港集團的企業文化中來。當我們懂得感恩時,即意味著我們會考慮別人的感受,會考慮自己的行為會給別人帶來什么樣的感受,所以,懂得感恩的人先不說其能力如何,但其人品和工作態度絕對是沒有問題的,而作為企業用人,人品是放在第一位的,我們認為能力是可以培養的,而人品不是一朝一夕可以改變的。
再說說愛崗,前面提到,當我們懂得感恩之后,我們會考慮到別人的感受,當我們身在一個單位,我們為了讓任用我們的人不要失望,我們自然就會努力去工作,努力通過各種途徑提高我們的技能和能力,剛才也說了,能力是可以培養的,企業愿意培養對企業忠誠度高的員工,企業也需要忠誠度高且有能力的員工。我們每一個人作為社會的一個分子,有的轟轟烈烈,有的默默無聞,每一個人都在為社會做著自己的貢獻,我們的努力不僅僅是為了社會,也不僅僅是為了自己,也是為自己的家庭和自己所愛的人。身在經濟大潮中,我們沒有辦法脫俗也不可能脫俗,我們年輕人的付出,在推動社會向前進的同時,社會也會給我們相應的回報。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也沒有一勞永逸的捷徑,要想在自己年輕時有所作為,要想有所成績,那么愛崗是你不可省略的必要條件,無論是打工還是創業,你都必須要熱愛你自己的選擇,沒有這份熱愛,就很難堅持,沒有這份熱愛,一有挫折就必然會逃避。工作中的困難都不能堅持,又如何能分擔國家的困難而體現出你的愛國呢?
說到愛國,要分析一下:排外是愛國嗎?憤青是愛國嗎?如果說不是,那么五四運動的一代熱血青年就會很傷心,正是他們的排外,帶來了我們今日的繁榮與強盛,正是他們中的憤青,給我們傳播了“愛國、進步、民主、科學”思潮,帶來了今天的進步和民主。但現在形勢下這些都不能稱為愛國,或者只能說是狹義的愛國,改革開放30年來,中國已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愛國的形式和內容都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如果僅憑一腔熱血,一句口號,已經很難維持和提高我們的愛國熱情。
作為校學生會主席的我,組織了學校那場大游行,我堅定這是愛國,同樣在那一年,有人去砸肯德基,他們認為是愛國,我卻認為在辱國。現在是09年,我不用再參加游行,卻看到了國外很多大規模游行的爆發。當我們置身事外還沒有太多感覺時,老板用算帳的方式告訴我們:因為這次危機,公司至少損失了一個億時,我們深感責任重大,所以更加倍努力去工作,房地產業有人戲說現在買房就是愛國,我卻要說:現在好好工作就是愛國!
綜上所述,在現在的經濟形勢下,我們年輕人如何學習和發揚五四愛國精神,我的觀點就是:懂得感恩就會愛崗,愛崗就是愛國。以上是我今天的演講內容,謝謝大家!
2024五四青年節愛國主題演講稿 篇3
各位評委,各位同學:
我演講的題目是《秉承五四精神,彰顯青春風流》。
1919年5月4日,這是一個注定要被歷史記住的日子。這一天,歷史的天空劃出一道最刺眼的閃電,劈開了黑暗的夜幕,為20世紀的中國照亮了通往光明道路的第一步。
五月,一個屬于青年的激情歲月!“鐵肩擔重任,妙手著文章”,一篇篇激揚的文字攜帶著自由平等的精神魅力滾滾而來,這文字匯成一股巨大的聲響,震醒了沉睡中的巨龍。
1919年1月18日,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戰勝國在巴黎召開“和平會議”。中國以戰勝國身分參加和會,提出取消列強在華的各項特權,取消日本帝國主義與袁世凱訂立的“二十一條”不平等條約,歸還大戰期間日本從德國手中奪去的山東各項權利等要求。巴黎和會在帝國主義列強操縱下,不但拒絕中國的要求,而且在對德和約上,明文規定把德國在山東的特權,全部轉讓給日本。北京政府竟準備在“和約”上簽字!在這民族存亡的時刻,北京大學等十三所學校的三千多名學生,沖破軍警的重重阻撓到天安門前集會演講,游行,提出“外爭主權,內除國賊”、“取消二十一條”、“拒絕和約簽字”等口號。雖然有近千學生遭到逮捕,但勝利總是屬于正義者,在青年學生的感召下,工人罷工,商人罷市,大力聲援北京學生,特別是上海工人,從6月5日起發動了有六七萬人參加的政治大罷工;南京、天津、杭州、濟南、武漢、九江、蕪湖等地工人,也都先后舉行罷工和游行。北京政府不得不于6月6日釋放全部被捕學生,10日宣布“批準”曹、章、陸三人“辭職”,28日,中國代表團拒絕在對德和約上簽字。
“五四愛國運動”勝利了!
在學生們不屈不撓、義無反顧的奮斗中,我們是否都看到了一種力量,是的,那就是青年的力量!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共青團繼承了“五四”愛國的精神,這精神整整指引我們92年!直到今天,我們時時刻刻都不曾忘記你所走過的崢嶸歲月,也必將沿著您的足跡繼續前進,為我們偉大祖國的繁榮昌盛而努力。
朋友們,還記得三十年前家鄉的樣子嗎?幾條狹窄的街道,一片低矮的房屋,就可以概括她的全貌了;幾件顏色單調的衣服,幾個破舊的家俱,或許就是我們全部的家當了。再看看現在吧:十多條主干道縱橫交錯,貫穿東西南北,一幢幢大樓爭相崛起,五顏六色的時裝,琳瑯滿目的商品,從農村到城市處處洋溢著現代化的氣息,透露著春的綠意,煥發著勃勃的生機!
在這幅美麗的畫卷上,你隨處可以見到青年活躍的身影,一代代青年,以高度的責任感和奉獻精神,保障著道路的暢通,保護著優美的環境,維護著社會的安定,在各行各業中,共青團帶領廣大青年在我們城市建設的宏偉藍圖上,勾畫出了最亮麗的色彩!
那飄動的旗幟,那緊握的拳頭,那沖鋒的身影,那激昂的呼喊,都已經留在歷史的激流中,讓歷史成為過去,我們不需要啜飲悲傷的淚水,讓精神穿越時空,我們將以此繼續征程,“五四”愛國留下的,是一種永遠也不會過時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