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國演講稿范文_抒發你的感情(精選3篇)
愛國演講稿范文_抒發你的感情 篇1
各位同仁們:
大家好!
中國——一個美麗而又神秘的世界,深深的印在我們的心里。作為21世紀的新青年,我們見證了國家的興衰成敗,古老的中國經歷了多少的坎坷與磨難,每一步,都是他們艱難的走過。如今,她正走在國家崛起的征途中。經過30年的改革開放,中國發生了天翻地覆、日新月異的變化,綜合國力不斷增強,在國際上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我們應該意識到,中國已經不再是往日那個貧窮、落后、愚昧的那個中國,而是一個文明、發展、強大的的新中國。
作為世界公認的大國,我們的心態理當更加開放、包容、理性、自信,在愛國熱情的表達上也當如此。當今的世界是一個廣泛聯系的世界,改革開放已成為我們的基本國策。在這種世界格局背景下,一方面,我們要堅定自己信念,走自己的路,讓自己真正強大起來;另一方面。,我們必須加大改革步伐,以更加開放的意識與胸懷,融入世界,共享人類文明成果。
沒有什么比愛國情感更為珍貴,也沒有什么力量比理性更為強大。
愛國熱情與理性并不矛盾,我們需要愛國的熱情,我們更需要愛國的理性,這是引導愛國熱情,使其發揮更大功效的客觀條件。中國是一個法治國家,是一個文明國家,廣大愛國公民表達維護祖國統一的情感和反對邪惡勢力的訴求,均應依法進行、理性進行。愛國熱情既體現在對祖國、對民族、對人民的深厚情感上,更體現在為祖國的繁榮、民族的振興、人民的富裕而不懈奮斗的實際行動中。只有在法律的框架下,合法有序地表達,才是理性的愛國;只有把自己的事情辦好,把自己的國家建設好,才是最大的愛國。
我們常說,愛國不需要任何理由,的卻。但是,愛國行動是需要講究方式、方法和策略的。理性地表達愛國情感是一種胸襟,更是對民族負責的態度。在國際風云瞬間變幻的現實下,理性愛國尤其珍貴。我們要將自尊、自信、自強的理性愛國主義發揚光大,讓每個人都以自己的力量推動祖國的發展和民族的復興。
當代大學生是未來中國的中流砥柱,我們的思想素質直接影響到未來中國的素質,培養我們的愛國主義精神,提高我們的愛國主義覺悟,是建設以共產主義思想為核心的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的一項重要任務。它關系著四化建設的成敗和祖國的興衰。
首先,我們需要在知祖國、愛祖國的基礎上,立報國之志、學報國之才、踐報國之行。正所謂,知國才能愛國,當前大學生對祖國是否有深刻的了解呢?一些調查資料表明,我們對祖國的歷史、對中華民族的傳統、對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的基本理論確實知之不多、知之不深。因此,我們對封建主義舊中國和資本主義的腐朽本質缺乏認識,對歷史和現實中出現的一些問題,有時不能科學地分析、正確地對待,容易產生種種偏見。
因此,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的關鍵是通過各種有效途徑,幫助大學生了解祖國的過去,認識祖國的現在,展望祖國的未來,以此激勵大學生珍重中華民族的光輝歷史,相信中華民族將永遠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幫助大學生了解祖國的途徑很多。如結合班校會進行國情教育;利用廣播、黑板報、宣傳欄等介紹祖國的光輝歷史和改革開放以來的偉大建設成就;指導大學生收看新聞等電視節目,開展社會調查,使大學生感受祖國四化建設的飛速發展。特別要充分利用課堂教學這條途徑,做到結合教學講歷史、講傳統;結合教學講愛國民族英雄和科學家、藝術家的卓越貢獻結合教學講老一代無產階級革命家的豐功偉績;結合教學講社會主義建設的飛速發展和黨的方針政策的無比正確;結合教學講愛國主義理論、遠大理想和奮斗精神,等等。
不管采用什么途徑都要引導大學生在生動的對比鑒別中提高認識。如,通過新舊社會的對比,使大學生認清新舊社會兩重天和勞動人民翻身當家做主人的事實;通過社會主義與資本主義的對比,使大學生認清社會主義的優越性和只有中國共產黨領導的社會主義才能救中國、才能發展中國的歷史事實;通過改革開放前后的對比,使大學生認清黨的改革開放政策是強國之路、富國之本。通過對比教育激發大學生熱愛社會主義祖國,并把愛國與愛社會主義統一起來,增強實現四化的信心,明確自己肩負的歷史責任,樹立階級斗爭的觀點和愛憎分明的情感。
壯麗的山河、雄偉的建筑、家鄉建設新貌、熱烈的勞動場面、歡快的節日盛況、奧運賽場的勝利都能使他們產生愛國之情。因此,我們要組織大學生參觀祖國建設新貌、游覽祖國名山大川,組織大學生參加社會實踐,引導他們進行今昔對比;也可開展他們喜聞樂見的教育活動,激發他們從愛家鄉、愛學校的一草一木,擴大、深化、升華為深刻的強烈的愛國之情。
理性愛國,就要大力弘揚自尊的民族精神。自尊,是一個人得到尊重的前提。同樣,自尊的民族精神,也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得到世界尊重的前提。它基本的要求,就是保持做一個中國人的尊嚴,自覺維護和捍衛中華民族的利益和尊嚴。反對分裂,維護祖國統一,這是中華民族子孫的義務。
理性愛國,就要大力弘揚自信的民族精神。鄧小平同志曾經說:“我們的人民勤勞勇敢、堅韌不拔,有智慧、有理想,能夠排除一切阻力,在歷史上寫下輝煌燦爛的篇章。”現在的中國已經不再是那個任人宰割的舊中國,而是一個成熟的大國。中國人民能夠把好事辦好,能夠從容應對各種挑戰。因此,面對最近發生的事情,我們一方面應該盡顯大國國民風范,激情和理性交融;另一方面要在同世界的交往中發展自己,消除誤解。
理性愛國,就要大力弘揚自強的民族精神。中華民族有著“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的優良傳統。大力弘揚自強的民族精神,就要把全國各族人民的愛國主義熱忱,轉化為推動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振興中華的強大力量。當前,我們要把愛國熱情轉化為自覺的實際行動,真正地維護國家安定團結的政治局面,全力把奧運會辦好,把中國建設得更加強大,這也是對挑戰最好的回應。
對于我們每個人而言,做好本職工作,在自己的崗位上踏實勤懇地創造社會價值,這才是最好的愛國方式,這才是一個崛起中的大國國民應有的理性與智慧。
我的演講完畢,謝謝大家。
愛國演講稿范文_抒發你的感情 篇2
同學們,老師們,大家好!
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熱愛祖國》。
什么是祖國?祖國就是我們腳下的這片土地和土地上的人們,是每一個中國公民,是我們整個中華民族。祖國是我們大家的家。祖國在那里?祖國就在我們面前,就在我們的教室里,就在我們的校園里,就是我們每天面對的同學、老師、家人。祖國的興亡是我們每一個人的責任,是我們每個人每天的行為積累起來的。
民族精神是什么?詩人艾青寫道“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著淚水,因為我對這土地愛得深沉”,我認為這是對我們民族精神的最好解釋,那就是熱愛自己的祖國——愛國主義。作為我們新紀元的中學生來說,我們熱愛祖國,那我們需要做什么呢?我認為就是勤學和好問,因為我們要做學問。錐刺股是先秦縱橫家蘇秦好學的故事。蘇秦為吸取廣博知識,夜以繼日發憤苦讀,當困乏時,以錐子刺腿,用來振奮精神,堅持學習。杜甫的“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蘇軾的“退筆如山未足珍,讀書萬卷始通神”,都說明勤學的道理。讀書光好學還不夠,還需善疑好問。孔子從小入太廟“每事問”。他主張“疑思問”,“不恥下問”。荀子把“不知則問”和“不能則學”相提并論。王充更是“智能之上,不學不行,不問不知”。他們都把學和問聯在一起。不學不問怎能成為學問家,學貴在問,這樣才能有所提高,有所超越。
中華文明蜿蜒奔騰了五千年,讓我們在這里回顧、反思、警醒。我們要弘揚民族精神,要讓我們的祖國經過我們的努力,變得更加繁榮,更加勃發!敬長也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李大釗曾說過:“我不主張兒子對自己行孝,可是我疼愛自己的老人,因為他撫養了我,教育了我,為我付出過很大的心血,疼愛自己的老人這是人之常情”。而今天敬長傳統美德更應提倡和發揚,這是現代社會公民應有的風范。
“虛左以待”“程門立雪”“三顧茅廬”等等以禮相待的成語和典故。能真誠待人也正是一個人高尚情操的表現。試問那些對長輩出言不遜,對朋友態度粗暴,公共場所橫沖直撞的人,能體現出是一位有文化,有教養,懂禮貌,講文明的人嗎?當今社會,文明禮貌、文化素養對一個人一個民族來說是至關重要的。物質文明上去了,精神文明卻衰退,與一個有“禮儀之邦”之稱的民族,與一個進行現代化建設的民族相容嗎?文明禮貌在我們身上不能丟失,那是中華民族的思想境界和文化素質的真正體現。
一個民族必須要有自己的精神,一所學校必須要有自己的學風。我們學校幾年來延續下來的勤學、好問、敬長、知禮等傳統美德體現了中華民族的精神和學風。
同學們,承繼傳統美德弘揚民族精神,讓我們為擁有一座美麗的精神家園而自豪,讓我們的心靈永遠在這里棲息、成長,讓我們的生命煥發美德和精神的光彩,讓我們每一個人都文明、高雅、有氣度、有風范!
謝謝大家!
愛國演講稿范文_抒發你的感情 篇3
當我登上珠穆朗瑪峰
熱淚盈眶
當我攀上喜瑪拉雅山
心情激昂
當我靠近長江
羈游的思緒綿延大海的那一方
當我遠眺黃河
誠摯永駐田野的希望
我在長城吶喊
我在森林寄語
我在花園漫步
我在草原奔跑
沙漠里有綠洲
平湖里有魚蝦
荒嶺上稻谷盛
高空中鳥翱翔
這一切迎著曙光
這一切頂著風霜
國歌嘹亮
冉冉的五星紅旗升起東方
敬禮
感謝祖國伴我成長
還記得
八國聯軍火燒圓明園
喪權恥辱的《辛丑條約》
還記得
八.一南昌起義
紅軍的二萬五千里長征
年輕的祖國經受著磨練
終于迎來了新中國的誕生
我的祖國 祝福你
愿你萬壽無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