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四青年節愛國精彩演講稿(通用3篇)
五四青年節愛國精彩演講稿 篇1
尊敬的各位,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早上好!
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弘揚五四,做一名守紀律講道德的中學生》
剛過完五一小假,我們又迎來了五四這個特殊的節日。這是我們青年人的節日。
有人說,青春是一首歌,回蕩著歡快、美妙的旋律。有人說青春是一幅畫,鐫刻著瑰麗、浪漫的色彩。
1919年的5月4日,為了驅逐黑暗、爭取光明,為了祖國的獨立和富強,一群意氣風發的青年用熱血和生命譜寫了一曲最壯麗的青春之歌,繪就了一幅最宏偉的青春圖畫。如今,“五四”運動已作為光輝的一頁載入了中華民族的史冊。然而,“五四運動”絕不僅僅是一個歷史事件,它更是一種,一種偉大的“五四運動”的。在這種里,有著青年人關注國家命運的責任和使命,有著青年人振興民族大業的赤膽和忠心。
今天,我們的祖國已經進入了一個新的歷史時期,振興中華的責任,已落在我們青年人的肩上,“五四”的火炬,已傳到了我們青年人的手中。“五四”的,需要我們青年人發揚光大;可是要弘揚“五四”,就必須思考一個問題。我們應該擁有一個怎樣的青春?怎樣的人生?是在渾渾噩噩中度過,還是在拼搏中進步?在學校里,我們經常看到這樣的場面,有的同學經常遲到、甚至曠課。有的同學穿拖鞋,有的同學偷偷地躲在學校的某一個角落吸煙,有的同學帶起了耳環染起了發;還有的同學一到上課就睡覺……這些不良的行為不僅嚴重地危害到同學們的身心健康,更為重要的是,這也影響到學校的形象,是一種嚴重破壞校風校紀的行為。
這些不良習慣為什么會產生呢?有的是因為有的同學在生活方面完全沒有自覺性,不能約束和控制自己,隨心所欲。也有的是因為有的同學認為學校的紀律太嚴,完全限制了他們的自由。也有同學認為那是酷的表現……,然而不管是什么原因,這些不良習慣都是不能適應學校生活的表現。我們在學校里,只有在校風校紀的約束下,才能正常地完成學業,如果養成了我行我素的惡習,今后走向社會,是很難立足的。如果這些不良習慣不及時改正,就會誤入歧途,小錯就會釀成大錯。
我們每個人在這里求學,都有一個追求,都有一理想,都有一個志向,如果說學校是一片沃土的話,我們要在這里把我們的耕作變成果實,實現我們的追求。如果說學校是一支拐杖的話,我們要拄著這支拐杖攀登高峰,實現我們的志向。如果說學校是一只展翅飛翔巨鳥的話,那她會承載著我們的希望去實現我們的理想。我們要學做一個文明的人,一個誠實的人,一個勤學的人,一個守紀的人,做一個“脫離了低級趣味,一個高尚的人”。
同學們,我們是21世紀的主人,是未來社會的建設者,那就讓我們現在作一名守紀律講道德的中學生,將來作一名有素質的好公民!
五四青年節愛國精彩演講稿 篇2
辦事穩重不失韌性,沉著冷靜不乏激情,謹慎中帶著精干,細致里透著堅強,有著普通員工吃苦耐勞的精神,更有著作為一個領導者所應該具有的魄力,這就是對經理部第二項目隊年青的經理同志的客觀評述。
二隊主要承擔定頭港特大橋和定頭村大橋的施工生產任務,
而定頭港特大橋是鐵路ⅲ標段重點控制工程,工程干的如何直接關系到四公司乃至集團公司在上海鐵路局的市場形象。有著豐富橋梁施工管理經驗,年僅34歲的深深地感到肩上擔子的份量。
萬事開頭難!征地拆遷、資金短缺等是影響工程施工的難關。定頭港特大橋和定頭村大橋橫跨兩個鎮八個行政村,環山臨水,拆遷及交通的難度可想而知。為解決交通問題,每天帶著負責拆遷的同志們挨家挨戶地去做老百姓的工作,經過兩個星期的網奔波,道路問題解決了,施工機械和材料陸續進場。
11月15日,定頭港特大橋破土動工,二隊拉開了生產大干的序幕。
定頭港跨海特大橋設計595根鉆孔樁,其中587根在水下,考慮到海洋環境對樁基混凝土的腐蝕,需要采用抗腐蝕耐久性砼灌樁。明白,耐久性砼的配制最關鍵的是要掌握好它的配合比。因第一次接觸此類混凝土,專門組織人員到杭州灣跨海特大橋施工現場觀摩學習,并與總工、工程部長、試驗人員成立了技術研究小組,對耐久性砼的配合比進行試驗。經過一個多星期的反復試驗,最終掌握了耐久性砼配合比的第一手資料,為順利灌注樁基奠定了基礎。
春節臨近,為確保定頭村大橋橋墩澆注一次成優,和班子成員共同研究決定澆注試驗墩,以積累寶貴經驗。要在春節后形成橋墩施工高潮,試驗墩必須趕在春節前澆注完成,而此時留在工地的只有、分隊長冉軍及幾名值班人員。元月24日晚,組織召開試驗墩專題交班會,25日他親自上陣,帶領冉軍、值班人員及協作員工一起晝夜搭設操作平臺,26日下午3:30,試驗墩開盤澆注砼,29日凌晨,試驗墩順利澆注完畢。風趣地說:“這是給鐵路和新年送上了一份厚禮。”2月1日拆除模板后,一個光滑如玉的橋墩拔地而起,這時才輕松地舒了一口氣。試驗墩的成功澆注為鐵路第一墩的施工積累了寶貴的經驗,來二隊檢查慰問的上級領導非常滿意并多次在試驗墩下留影紀念。
2月14日二隊成功澆注了定頭村大橋3號墩,鐵路第一墩建成。大地復蘇,春暖花開,沒能回家過春節的本想借機會回去看看家中的父母妻小,但局工指又下達了新的任務,作為一名黨員領導干部,他義無反顧地留在了工地。
為確保工期和計劃的順利進行,組織在本隊員工及五家外協隊伍中開展勞動競賽,把計劃任務層層分解并制定出嚴格的獎罰措施,調動了廣大參賽隊伍和員工的積極性。各施工隊伍根據項目隊下達的施工計劃,比進度、比質量、比安全、比文明施工,不斷掀起施工大干高潮,有效地推動了各項任務的順利完成。二隊在經理部第一季度勞動競賽中榮獲第一名,所承建的定頭港特大橋和定頭村大橋成為集團公司指揮部在施工中的一個亮點。
一次,在經理部開會,從其他與會人員口中得知女兒生病發燒住院的消息,鐵漢子的眼睛也有些潮濕了。回到辦公室后他打電話回家,原來妻子為了不讓丈夫分心就沒把女兒生病住院的事告訴他。“多虧了妻子的理解,可工地確實需要我”,平凡的言語道出了一個工程建設者的情懷,他舍小家顧大家的奉獻精神,受到了領導和員工們的一致好評。
“客運專線黨旗紅,中鐵四局爭先鋒”,用自己的行動把四局人的吃苦、戰斗、奉獻精神帶到了工地,受到業主和當地人民的好評,這是他的驕傲,也是四局優秀青年黨員的驕傲。
五四青年節愛國精彩演講稿 篇3
尊敬的各位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有人說,青春是一首歌,回蕩著歡快、美妙的旋律;有人說青春是一幅畫,鐫刻著瑰麗、浪漫的色彩。
80年前,為了驅逐黑暗、爭取光明,為了祖國的獨立和富強,一群意氣風發的青年用熱血和生命譜寫了一曲最壯麗的青春之歌,繪就了一幅最宏偉的青春圖畫。
如今,“五四”運動已作為光輝的一頁載入了中華民族的史冊。然而,“五四”絕不僅僅是一個歷史事件,它是一種精神,表現出青年人對我們民族熾熱的愛,對國家前途和命運的關注,表現著青年人的責任和使命。
今天,我們這一代青年人有幸生活在改革開放的大好時代,有幸站立在世紀和千年交匯點上。我們是幸運者。面對新世紀,我們責任重大。我們回顧發揚“五四”精神,認真思索著,自己應該擁有一個怎樣的青春,怎樣的人生。記得,最初開始認識“五四”是從小學的歷史課開始的。那時,老師講到“五四”運動,向我們講述帝國主義列強對中國的種種欺凌,講述青年們為祖國不惜獻身的種種壯舉。當時,我們雖然還不能完全理解其中的深刻道理,但有如一絲曙光照亮蒙昧的荒原,我們幼小的心田中已播下了愛國的種子。漸漸地,我們長大了,我們成為風華正茂的青年,我們更加深刻地懂得了五四的傳統和精神。想想那些曾經與我們差不多大的五四青年吧!他們稚嫩的肩上早已承當起一份救亡圖存的重任,而今天建設祖國的重任將別無選擇地落在我們這一代人的肩上,我們是否應該為祖國的更加繁榮昌盛而奉獻我們的一切?
是啊,我們不小了,我們不能永遠停在父母寬大的羽翼下避風躲雨。今年的五月四日,我們將參加成人宣誓儀式。那意味著我們將要同父輩們一起,共同撐起一片藍天。
長輩們常說我們這一代人是蜜罐里泡大的孩子,少些緊迫感,也少些責任感。的確,與他們相比,我們的生活更舒適,更安逸。但這決不意味著我們可以放松身上的努力,減輕肩上的責任。
是的,責任放在我們每個青年的肩上,放眼新世紀,振興中華,建設家鄉,我們是不會退縮的。
李大釗曾在《青春》一文中寫道:“沖決歷史桎梏,滌蕩歷史之積穢,新造民族之生命,挽回民族之危機。”今天的我們雖然無需面對國土的淪喪,無需承受戰火硝煙,但我們面前的任務同樣艱巨。我們應該努力成為魯迅所說的“創造人類歷史上從未有過的第三代。”“位卑未敢忘憂國”,以天下為己任,青春熱血獻祖國,頑強地努力,無私地奉獻,為祖國的繁榮昌盛貢獻自己的全部智慧和力量。我們今天是桃李芬芳,明天是社會的棟梁,要掀起中華騰飛的巨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