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級愛國演講稿(精選5篇)
三年級愛國演講稿 篇1
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早上好!今天,我講話的題目是《愛國是一種責任》。
迎著晨曦,當嘹亮的國歌奏響,望著國旗冉冉升起,你可曾意識到國旗、國歌是一個國家和民族的象征,要做一個合格的中國公民,就要維護國家榮譽,尊敬國旗、會唱國歌。你可曾知道遠在西藏的99歲的藏族老人次仁曲珍在沒有正規的旗桿,沒有國歌伴奏的情況下也在和我們一起完成這個莊嚴的儀式。并且四十五年堅持不懈,從不間斷。對于她來說,愛國不僅是一種榮耀,更是一種責任。
元朝左企弓曾呼出一寸山河一寸心的心情;明代學者、思想家顧炎武堅定地認為國家興亡,匹夫有責,現代文學奠基人魯迅先生表白: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薦軒轅,更是身體力行,堪稱愛國典范。美國一個普通的鄉村教師說過一句話:不懂得熱愛國旗的.學生,無論他多么出色,都不是好學生。在波蘭,每一所學校都專門設有愛國主義教育課程,并使之融入政治、歷史等科目中。
在泰國,愛國主義教育,是每個學生必不可少的一門課程,政府極端重視對青少年進行民族傳統和愛國教育。特色的是韓國,它把愛國主義教育滲透到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
自己的責任。如:認真對待每一次升旗、孝順關心我們的父母;真心誠意地尊重我們的老師;像對待自己的手足一樣去關愛我們的同學,熱愛我們的學校。珍惜時間,刻苦學習,努力拼搏為建設我們的祖國做出自己的貢獻,真正承擔起愛國的責任。
我的國旗下講話到此結束,謝謝大家!
三年級愛國演講稿 篇2
大家好!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祖國在我心中》。
“河山只在我夢里,祖國已多年未親近?墒遣还茉鯓右哺淖儾涣耍业闹袊摹”每當我聽到這響亮的歌聲,總會為我有這樣繁榮富強的祖國感到自豪。
當我牙牙學語時,爸爸告訴我,我是炎黃子孫,龍的傳人;當我記事時,媽媽告訴我,我的祖國是一個方圓960萬平方千米的大國;當我上學時,老師教我們畫鮮艷的五星紅旗。“中華人民共和國”這七個字已經銘記在我心中,我是中國人。
我的祖國一個有五千多年文化的大國。1945年中國成功將日本侵略者趕出,1949年10月1日3點,毛主席在天安門的城樓上莊嚴地宣布:“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了,中國人從此站起來了!”
三年級愛國演講稿 篇3
我生長在中國,我覺得很驕傲。中國是一個有著悠久歷史的國家,她是人類文明的搖籃。
我們的祖國是一個擁有五千年歷史的古國,北京故宮、萬里長城、圓明園都是人民璀璨的結晶。但是,我們不能忘記,在1860年10月6日,英法聯軍闖進圓明園,把全部東西統統掠走。實在拿不動,就任意破壞。為了銷毀證據,他們叫侵略者在圓明園里放火,我國這一園林瑰寶,全部燒成灰燼。
中國還未改革開放時,中國就像一直沉睡的獅子,當它醒來時卻震撼世界。我們的祖國曾經使用“洋槍”、“洋火”,用雙手造出原子彈、氫彈和衛星;在1977年,“東方之珠”的香港回到了祖國的懷抱;1999年,20xx年10月15日,太空中第一次出現了中國人的身影,從衛星和神舟五號可以順利升空后,神舟七號也陸續升上空中。這一切足以證明,我們的祖國是一條騰飛的巨龍。
三年級愛國演講稿 篇4
親愛的老師、同學們:
我不是一名剛強的軍人,不能駐守邊疆守護祖國;我也不能像人大代表那樣,在大會堂決定國家大事;我也不是一個家財萬貫的富翁,無法用財富幫助許多貧窮的人們。但我作為一名小學生,對我的祖國,同樣有著金子般的真心,就像黃河、長江永遠流淌在她的懷里。
愛國,并不是用空泛的語言來表達的,要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去付出,去努力;愛國,表達方式也應多種多樣的。我深深感到,作為一名小學生,好好學習,天天向上是愛國,幫助弱者,幫助有困難的人也是愛國。我是一名少先隊員,在努力搞好文化學習的同時,我總是想著要幫助那些需要幫助的人們。在四川汶川大地震發生后,我在電視上看見許多房屋倒塌,人們都焦急地在找自己的親人,更有許多素不相識的人忘我地救助那些被壓在房屋底下的人,我見了之后很感動,就立刻從自己的壓歲錢中捐了200元,盡管是微薄之力,但愿能對他們有所幫助。我覺得這樣做也是在為國出力,也在為國分憂。愛國,并非一定得做驚天動地的大事不可,而重在是否有一顆永不變的中國心。
最段時間,我看見報紙上報道我國西南大旱。我國西南地區遭遇罕見的旱情,降雨少、來水少、蓄水少、氣溫高、蒸發大,旱災已導致廣西、重慶、四川、貴州、云南等地五千多萬人受災。一個農民在池塘邊種了一畝水南瓜,現在水塘干了,他一個人用了8天時間挖了兩個兩米多深的坑,經過一個晚上的滲水,抽上來才能澆3分地。一個女婿送來100公斤水,給岳母祝壽。10歲的小男孩拿到了半瓶礦泉水,首先塞給了3歲的小妹妹。這既讓人感動又令人不由深思我們的生存環境,我分明從西南大旱中聽到了祖國母親的呻吟……
盡管我是一名小學生,但我的心,我的思維神經是和我的祖國緊緊相連的,我愛我的祖國,那么我就要奉獻出屬于自己的微小力量。我要從小做起,不亂丟垃圾,節約用水,保護環境。我覺得,愛國,對一個小學生來說,很重要的一點是應從身邊點滴小事做起,要讓愛國思想真正溶化在我們的血液中。正如同周恩來說的:“我愛我的祖國,這是我們自信心的泉源。”是啊,我愛我的祖國,不管以后我是否會遠走他鄉,不管我多么渺小,也不管我以后會成為一個怎樣的人,但有一點是不變的,那就是我愛我的祖國,這是最重要的,也是我一生永恒的主題。
三年級愛國演講稿 篇5
大家早上好。
每天早上,在我照鏡子整理衣衫準備出門上學時,我看鏡子里自己的黃皮膚、黑頭發、胸前的紅領巾,血脈里流淌著“龍”的基因,我告訴自己:不久的將來,我將是一個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公民。
從甲骨文到篆書、隸書、楷書、行書、草書,中國的文字變化多姿,形態各異,每一次漢字形體的變化都和中國人民智慧的提升有著密切的關系。四大發明引領了當時全世界的文明。如果沒有指南針,哥倫布就不會發現新大陸;如果沒有印刷術,世界各地就不會出現藏數百萬的圖書館;如果沒有造紙術,人類的文明、文化就不會得到及時的傳承。
但是,我們也很清楚的看到,雖然四大發明曾引領著去世界的文明,但它們卻已經成為永遠的過去!今天,我們這個有著五千年文明史的國家,居然還比不上一個有著二百年歷史的美國。這是為什么?就因為今天我們這個民族的思想落后而又封閉,常常躺在老祖宗的光榮簿上沾沾自喜、自以為是。今天,我們很多人都欠缺獨立思考能力和創造發明的能力,我們的教育應該把書本上死板的知識化為生活中的勞動實踐、把過多的考試轉化為自由思考和創作的展現。只有這樣,我們才能豐富自己的大腦,才能用智慧創造財富、用能力彌補現實中的缺憾,用創新奏出當代中國的最強音。
我想,這才是我們最現實、最有力的愛國方式,是我們優化自我民族的唯一途徑,也是我們報效祖國的最好體現。
讓我們一起來祝福祖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