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國主題演講稿5分鐘(精選4篇)
愛國主題演講稿5分鐘 篇1
愛國,就要求我們每個人為此做出力所能及的事。誰說只有名人大家才會做出貢獻,平民也可以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佳士得不顧中國的反對,公然拍賣盜竊來的物品——圓明園兔首鼠首,法國媒體也認為這是“中國人的雙重恥辱”。中國外交部多次出面干涉,也未能阻止拍賣行為的發生。蔡銘超先生乃一華裔,拍而不買,引發一片嘩然,讓全世界有良知的人通過佳士得的這宗拍賣事件,關注了百年前的西方殖民史,并正視了中國人對本國悲情歷史的正義情緒。他雖說是一介平民,卻恰當地運用自己的智慧來愛國,充分體現了顧炎武所說的“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為自己的祖國貢獻了一份力量。
在當今這個經濟全球化和世界格局多極化的時代,對于我們國家而言,這是一把“雙刃劍”,既是機遇,也是挑戰。面對不安寧的世界,面對艱巨繁重的任務,我們一定要增強憂患意識,居安思危,清醒地看到日趨激烈的國際競爭帶來的嚴峻挑戰,敢于面對前進道路上的艱難和風險,勇于承擔作為一個中國人應承擔的責任,為“中華之崛起”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在復興中華的道路上揚起一面愛國主義的紅旗!
愛國主題演講稿5分鐘 篇2
老師們、同學們:
大家好!
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少年強則國強。
親愛的同學們,眾所周知,十年樹木、百年樹人,少年是國家的希望,少年強則國強。,梁啟超寫下《少年中國說》,熱切希望出現“少年中國”;搜狐20xx年教育盛典主題論壇也是“中國百年:少年強則國強”;20xx年,我和同學們在長城上高歌《少年強》,做為“開學第一課”晚會的主要曲目。所以,在今天,“少年強,則國強”這已經成為不需要證明的道理,所有人都知道的道理。
未來的幾十年我們這些少年該如何強?在座的同學們需要做怎么樣的努力?最強的少年又應該具備怎樣的品質?
第一,要學會做人。很多教育專家提出要做學問首先要學會做人,這是最重要的,做人要做到在家孝順父母、在校尊敬師長、在外關愛他人,這就是我們中華傳統文化。中華傳統文化影響我們,老師父母教育我們,讓我們從小就明白學會做人很重要。不會做人,學問做的再好,最后出的問題就會越大。古時候講忠孝、忠孝,我們現在做人對父母要孝,對國家要忠,愛祖國、愛家鄉、愛學校、愛父母、愛老師,愛同學,這個就是做人的問題。
第二,要做好學問。光做人做的很好,學問一塌糊涂,這也是不行的,所以學問要做的很好。首先要博覽群書,打好基礎,再思考怎么做學問比人家更有特色。清華、北大自主招生,很多學校推薦的學生不僅學問做的好,還是班里的干部,平時為大家服務,同時還是學生運動會上的尖子,全面發展,做好學問。
第三,要學會健體。一個民族的健康,青少年的身心健康最重要。近20xx年,中國大陸青少年身體狀況持續下降,如體力、承受力、耐力等方面。國家對這個很重視,提出陽光體育,每天青少年需要睡眠8小時等,保證了青少年的身體健康,我們不能在影響身體健康的情況下進行死讀書。第四,要學會創新。這是少年強則國強的核心問題,中國現在要成為一個創新型的國家,關鍵還是看我們這些少年,如果我們少年沒有敢于思考、敢于創新、敢于提出不同觀點,中國就出不了大批的創新型人才。
我覺得我們中國少年,應該是一個快樂的少年、一個開心的少年、一個充滿活力和充滿各項活動創新的少年。不久的將來,我相信中國的本土上也會出現諾貝爾獎獲得者。同學們,少年強則國強,我們只有成為有孝心的少年、有愛心的少年、有誠信的少年、不怕失敗的少年,就算我們不一定成為精英人才,但只要是人才,各行各業無數的少年強,這樣的少年強了、我們國家也就強了。
愛國主題演講稿5分鐘 篇3
親愛的老師、同學們:
大家好!
愛國是一個亙古不變的話題,它在歷史長河中以各種方式存在于每個人的心扉,或內心的吶喊,或行為的展現,都一樣地震撼人心。
有一種感情叫愛國,林則徐虎門銷煙,壯我國威。
林則徐關心民生疾苦,為官清廉,當他目睹難以計數的鴉片如潮水般涌入國土之時,愛國情懷油然而生。他上書道光帝得到受命后,立刻在廣州展開禁煙運動。短短的23天,林則徐在虎門海灘當眾收繳并銷毀全部鴉片,共2萬余箱,合計110多萬千克。當煙渣隨著潮水卷入咆哮的大海之時,民眾們歡欣鼓舞,歡呼吶喊聲響徹了虎門的上空。林則徐虎門銷煙向全世界彰顯了中國人民反抗侵略的決心和勇氣,振奮了民族精神,維護了民族尊嚴,點燃了一個個中華兒女的愛國熱情。
有一種感情叫愛國,朱自清寧死不受美國救濟面粉,揚我國格。
愛國是拒收嗟食的骨氣。朱自清在1948年6月,在京參加了“反對美國扶持日本”的游行,并在《抗議美國扶日政策并拒絕領取美國面粉宣言》上簽名。當時,朱自清患有嚴重的胃病,身體非常瘦弱,體重不足40公斤,經常嘔吐,甚至整夜不能入睡,這時他拒領美國面粉就意味著他的生活將會更加困難,他的胃病將會更加嚴重。然而朱自清堅持“不為五斗米折腰”,他在日記中寫道:“堅信我的簽名之舉是正確的,因為反對美國武裝日本的政策要采取直接行動,就不應逃避自己的責任。”
兩個月后,朱自清就去世了,他用寶貴的生命詮釋了中華兒女的錚錚鐵骨。
有一種感情叫愛國,錢學森始終眷戀著祖國,顯我國懷。
錢學森在美國,學術上取得了輝煌成就,但他始終眷念著祖國,不止一次地發出“旅客生涯作到何時”的感概。就在新中國誕生的第六天,錢學森夫婦毅然決定放棄國外優裕的工作和生活條件,回到祖國,要為新生的祖國作出自己應有的貢獻。但是,回國之路充滿坎坷。錢學森受到美國的移民局和聯邦局的恐嚇和非法逮捕,最后,歷經千辛萬苦的錢學森在祖國母親的幫助下,終于登上了駛向東方的船。回國后,用豐富的科學知識和智慧讓祖國的科技立于世界的前沿。
其實,愛國也并不是名人的專屬感情。當祖國有難之時,我們心系祖國,眾志成城;當祖國繁榮富強之時,我們激動振奮,再接再厲。苦樂與共都是愛國情懷的表現,這種情懷,無關年齡,無關領域。
--有一種感情叫愛國,你、我、他的努力讀書,將愛國的種子埋在心田,用知識,用理想,用信念去澆灌,讓愛國的種子生根發芽,開出絢麗之花。
愛國主題演講稿5分鐘 篇4
親愛的老師、同學們:
大家好!在世上有許多種愛,有母子之愛,有同學之間的愛。 有一種愛在平時并強烈,但卻是一個人必須擁有的,那就是對祖國的愛!
我在平時并不是一個積極愛國的人,但是去了美國之后的我就完全改變了想法。因為在美國,我看不到杭州優美如畫的西湖,看不到中國青藏高原的雅魯藏布大峽谷,看不到很多祖國的壯麗山河。雖然美國也有壯麗的景觀,但卻沒有一種祖國給我們的親切感。
我們的祖國也曾有過一段輝煌的時光。古代時,中國曾是最為強大的國家。秦始皇統一天下時,建成了被人們稱為奇跡的萬里長城。還有中國的四大發明和兵馬俑。
但是,我們的祖國也經歷了苦難。在新中國未成立時,日本人經常來欺負我們。因為中國的不團結不強大使許多人經受了苦難。象日本這么小的國家竟然也來找我們的麻煩,而且還敵不過他們。這使我明白了落后就要挨打這句話。在那時他們的行為真實囂張無恥,他們亂搶我們的東西,還理直氣壯,看人不順眼就殺,還拿人當靶子練兵。
建國以來,我們的祖國正一步步走向繁榮富強。1964年中國研制成功原子彈,1970年中國第一顆人造衛星發射成功,1994年460多米高的東方明珠電視塔造成。這種種進步說明了什么?中國站起來了。
我們的祖國經歷那么多的苦難,終于走向了復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