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國心報國情強國志演講稿(精選3篇)
愛國心報國情強國志演講稿 篇1
老師,同學們:
每當我看到明艷的五星紅旗伴隨著雄壯的國歌聲冉冉升起的時候,我感到一種激情在胸中澎湃,我的心中立即會聯想到祖國壯麗秀美的山川,歷史悠久的文化,會想到千百年來那些為抵御外辱,振興中華獻出智慧,拋灑熱血,英勇獻身的英雄志士……我感到無比的自豪和驕傲。
在上幼兒園時,老師就教我唱“我們的祖國是花園”但那時我還不知道祖國是什么,以為祖國真的是一個美麗的大花園,隨著年齡的增長,我逐漸對祖國有了一些了解。上小學后,爸爸,媽媽在我的小屋里掛起了一張中國地圖,那像雄雞一樣昂首挺立的中國版圖就深深地印在了我的心里,激起了我了解祖國的熱情,我經常纏著爸爸,媽媽為我講解那些五顏六色,密密麻麻的東西都是什么。
我知道了雄雞的頭部是富饒的東北,那里有景色迷人的大小興安嶺。春天,樹木抽出新的枝條,長出嫩綠的葉子;夏天,草木茂密,鮮花盛開,像一個美麗的大花園;秋天,森林向人們獻出酸甜可口的野葡萄,脆脆的榛子,鮮嫩的木耳和蘑菇,還有人參等名貴藥材。冬天,大雪覆蓋了整個森林,景色更是美麗迷人。那里還有我國特大油田——大慶油田,它不僅是我國的石油加工基地,也是世界上的大油田之一。大慶油田徹底摘掉了我國“石油落后”的帽子。
我知道了雄雞的背部是廣闊的華北。那里是我國糧食,棉花的重要產地。我國“東方紅1號”衛星也是在那里成功發射的。從此,我國便成為繼前蘇聯,美國,英國,法國之后世界上第五個能夠獨立發射衛星的國家,這表明我國的航天技術已達到世界前列。我知道了雄雞的腹部是富裕的東南。十四個城市的開放,四個經濟特區的創建,開創了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之路。香港——這顆東方的明珠回到了祖國的懷抱,它的回歸不僅洗雪了我國百年的恥辱,而且向世界證明,中國的綜合國力在日益增強。
我知道雄雞的足上是兩顆璀璨的明珠——海南島和中國臺灣島。在那里,椰子,木瓜,香蕉等熱帶水果到處都是,橡膠,油棕,咖啡等熱帶經濟作物遍布全島。在平原地區,一年四季可以種植莊稼,水稻一年可以收三次,花木四季常綠,鮮花四季常開,那里既是一個美麗的大花園,又是一座巨大的萬寶庫。我知道了雄雞的心臟是祖國的首都——北京,它是我國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那里有雄偉的天安門城樓,有聞名世界的萬里長城,有歷史悠久的故宮,天壇,頤和園等名勝,更有無數充滿現代氣息的高樓大廈和立交橋。在那里古老的文化與現代的文明交相輝映。
祖國壯麗秀美的山川讓我感到驕傲,它那五千年的歷史文化更讓我感到自豪。我們的祖先用勤勞和智慧,創新了中華民族燦爛的文明,威鎮海外的四大發明是中國對世界文明的貢獻,造紙術,印刷術,使得人類的文明得以保存記載。火藥和火器的西傳為歐洲摧毀其封建制度和資本主義的發展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而指南針更是對航海功不可沒,并推動了世界文明的交流和發展。
四大發明通過絲綢之路融合到世界各國文明中去,把古中國的智慧和勤勞也傳播到西方。名揚天下的諸子百家在哲學,歷史,政治,軍事,文學等方面都給后代留下了深刻的啟發。如儒家的“仁政”“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恕道”;孟子的古代民主思想;道家的辯證法;墨家的科學思想;法家的唯物思想;兵家的軍事思想等,在今天依然閃爍光芒。
世界奇觀萬里長城更是我們中華民族的象征和驕傲,它宛如一條巨龍翻山越嶺,蜿蜒迂回與崇山峻嶺之間,氣勢磅礴,莊重雄偉是人類建筑史上罕見的奇觀,它凝結了我們祖先的血汗和智慧。五千年的文明孕育了中華民族的尊嚴,造就了中國人民獨特的講風骨,重氣節的民族素養。歷代仁人志士為國家前途,人民幸福,為堅守自己的志向,不懼困苦,不受利誘,保持錚錚鐵骨的“浩然正氣”。
愛國心報國情強國志演講稿 篇2
各位尊敬的領導:
大家好!
今天我演講征文的題目是:《祖國在我心中》。
人人對自己的祖國有一種情感,這種情感是不分國界的`,無論歐洲人,非洲人,亞洲人還是澳大利亞人,都有著對自己祖國的情感和火熱的愛國心。我對祖國的感覺是多樣的。
祖國在我心中是美麗的。祖國有許多許多大好河山,比如說長江,比如說黃河,還有黃山,五岳,桂林,蘇州,杭州,兵馬俑……哪一個不是十分迷人?同樣,也有許多詩人因祖國之美麗而寫下絕句,杜甫“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韓愈的“江作青羅帶,山如碧玉簪”王維的“江流乾坤外,山色有無中”等等,充分體現了我國諸多美景的特色。
祖國在來自我心中是偉大的。在中國,有許多人才,他們都對祖國做出了極大的貢獻,他們造福于中國,還造福于人類。
祖國在我心中是奧秘的。中國上下五千年的文化底蘊蘊含著無窮無盡的奧密。從倉頡造字到活字印刷,從詩到詞,從剛勁端莊的方塊字里領略中國文化的博大精深。魯訊,巴金,金波,李白,杜甫……將中國的漢字巧用精用,讓它們蹦跳在紙上;端午,重陽,中秋是華人不變的習俗。中華文明源遠流長。
祖國啊,你在我的心中美麗,偉大,博大精深!
愛國心報國情強國志演講稿 篇3
曾記得有這樣一個故事:一枚一分錢的硬幣不知何故躺在馬路中央,人流穿梭,它被踩踏的滿身污垢,直到有一名小男孩看到后撿起。周圍的人告訴他:孩子,那只是一分錢,什么也買不了,多臟啊,扔了吧!但是那個男孩卻用手帕將它擦凈,大聲告訴大家:這上面印著國徽,做為一個中國人應該熱愛自己的祖國。多么幼稚的臉龐,多么樸實的語言,賦予了愛國最真切的內涵!
那么,什么是愛國呢?
愛國是一種信仰,是一種力量,是一個源泉。打開歷史的長卷,因為愛國,岳飛背刻“精忠報國”;因為愛國,吉鴻昌“恨不抗日死”;也因為愛國,周總理也只有兩個小時睡眠。再翻開新中國的創業史,我們又看見了新中國的英雄。有錢三強、鄧稼先、楊振寧等學識淵博的科學家,又有焦裕祿、任長霞、楊利偉等兢兢業業的軍人干部,更有王進喜、徐虎、李素麗等艱苦奮斗的普通勞動者。他們在各行各業的戰線上,釋放著自己全部的光和熱,這就是愛國。
我們不能忘記,昔日的圓明園現在已成為一片廢墟。我們不能忘記,擁有5000年文明的大國曾淪為歐美列強的樂土,我們不能忘記,祖國統一大業尚未完成。
今天,祖國的發展已經進入到一個新的時期,賦予了我們新的使命,新的時期,賦予了愛國新的內涵。
那么,作為新世紀的中學生,我們應怎么去愛國呢?
我們尚未成年,也許還不能像周總理那樣,為人民鞠躬盡瘁,死而后己;也許還不能像革命烈士那樣,用鮮血和生命換取光明;也許還不能像運動健兒那樣,用汗水譜寫祖國的光榮與夢想。但是我們可以從現在做起,從身邊的小事做起,以實際行動去愛國。具體的說,尊重祖國的語言和文字,熱愛中華民族的優秀文化,這就是愛國。我們每人都多值一顆樹,多栽一株草,多參加一次環保活動,祖國的環境定會更美麗,這就是愛國。關愛家人,關心集體,熱愛家鄉,崇尚團結互助的和諧氛圍,這也是愛國。當然,努力學習科學知識,心系國家的前途與命運,做一個尚禮明志、博學善思之人,這也是愛國。
同學們,少年興則國興,少年強則國強。中華能否振興,祖國能否富強,取決于我們在座的各位能否肩負起時代的重托。我們要樹立正確的榮辱觀,以實際行動踐行“八榮八恥”,銳意進取,頑強拼搏,真正把愛國之志變成報國之行!
今天,為振興中華而努力學習,明天,為祖國的繁榮昌盛貢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