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愛國主題演講稿(通用3篇)
高中生愛國主題演講稿 篇1
敬愛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你們好!
序幕拉開,我看到了千年前的中國。繁忙的農耕,愜意的生活,中國正帶著希望、懷著憧憬在舒緩中前進。
我聽見了無私的音符。治理黃河,義不容辭;拯救百姓,只爭朝夕;三過家門,望而不入,哪怕新婚的妻子正生著病,哪怕幼小的兒子正哇哇大哭。那拼盡全力的一鑿,鑿出了黃河流域的萬畝良田,鑿出了當地百姓的幸福生活。那些他與群眾同甘共苦的春夏秋冬,將被人們代代傳誦。他,大禹,舒緩的樂章中無私的音符。
我聽見了忠誠的音符。他有著“待從頭,收拾舊山河,朝天闕”的豪情壯志,母親刺下的字跡不只留在背上,也刻在他的行動中。他懷著滿腔熱血,帶著精忠報國的信念,在戰場上所向披靡,得到了敵軍“撼山易,撼岳家軍難!”的喟嘆。但當他“壯志饑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的'壯志凌云被十二道金牌召回臨安,英雄再也無力保家衛國。縱然是“白了少年頭,空悲切”的惆悵哀痛令人心酸,也敵不過奸佞小人的讒言,最終只能背負著“莫須有”的罪名飲恨長辭。但是,他的忠骨將與青山同在,詩詞的清香也將萬長存。他,岳飛,舒緩的樂章中忠誠的音符。
我還看見了統一全國,統一文字,統一貨幣,統一度量衡的秦始皇;看見了雄才大略、使中國綜合水平迅速提高的漢武帝;看見了為促進南北交通而開通大運河的隋煬帝;看見了不畏艱險下西洋的鄭和,看見了勇往直前奪中國臺灣的鄭成功……他們為了祖國貢獻出了全部力量,他們的愛國心將被我們銘記,他們的事跡,化作一串串音符,譜寫出中國古代舒緩而輝煌的篇章。
高中生愛國主題演講稿 篇2
各位老師、各位同學,大家好!
從1945年到20xx年,整整六十八的春秋過去了。
一百多年前,我們的近鄰日本,通過明治維新領先走上了資產階級道路,綜合國力超越了中國。于是,這個曾經是中國附屬的資源貧乏的小國開始覬覦中國地大物博的壯麗江山,他們一再地以武力侵略中國,而我們這個曾經的泱泱大國,此時也只能任人欺侮,因為自身貧弱的我們,根本無法對敵人進行有力的抵抗。
好在正義終究會戰勝邪惡。從1937年到1945年,中國人民用了整整八年時間給予日本軍國主義侵略軍狠狠地打擊,喪心病狂的日本軍國主義在團結一致的中國人民和全世界反法西斯國家的人民面前不得不夾起了尾巴,低下了頭顱。因此,可以這樣說,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是整個中華民族歷史上的一件大事,它是中國人民重整旗鼓、揚眉吐氣的開始,也是中華民族砸掉“東亞病夫”的招牌、重新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開始。
但遺憾的是,這樣一個前途光明的開始沒有順利地進行下去。內戰,文革,戰后整個世界特別是亞洲許多國家經濟起飛的第一次機遇我們錯過了,中國的發展歷經坎坷。雖然,我們今天的生活和國際地位已經和六十年前不可同日而語,但是我們還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大國”,我們的綜合國力與日本之間仍然有很大差距。正是因為這個原因,日本始終以一種傲慢的態度對待中國, 反法西斯戰爭勝利六十周年的今天,他們的政府在正確對待歷史的問題上態度依然曖昧不明,首相小泉一再參拜靖國神社,國會議員公然否認甲級戰犯的罪行。
同志們,同學們,請閉上你們的眼睛,你們聽到了嗎,在戰爭中為國捐軀的戰士們的靈魂在吶喊,在戰爭中冤死的三千五百萬民眾的靈魂在哭泣……(建議停頓三十秒)
有句名言說得好:寬恕,但不要忘記。一方面,在國家、民族乃至個人的關系上,恩怨之事無所不在,如無寬恕之心,就會化為冤冤相報。另一方面,歷史的事實和歷史的教訓不能忘記。歷史不會簡單重復,新的國際關系構架下,歇斯底里的軍國主義再也沒有了市場。但同時我們也要看到,60多年前的戰爭離我們并不遠,當年日本法西斯之所以明目張膽、肆無忌憚地侵略中國,完全是因為中國國弱民窮、經濟落后,而今天,導致戰爭和災難的文化基因、利益驅動仍然存在,國人還需提高警惕。
目前,第三次科技革命如火如荼,世界經濟飛躍發展,與世界聯系日益緊密的中國正面臨著經濟發展的最好時機,歷史告訴我們,和平和穩定才能讓我們抓住中華民族中興的機遇。值此抗日戰爭勝利六十周年之際,我想對各位老師、各位同仁以及各位同學說:戰爭和報復不會為我們贏得尊重,發憤圖強,這才是我們慶祝勝利、祭奠英烈、銘記歷史的最好方式!
我的演講完了,謝謝大家!
高中生愛國主題演講稿 篇3
親愛的老師們、同學們:
大家好!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中國的未來不是夢。
當您得知美國偵察機撞毀我軍用飛機一事時,有何感想?大家一定會對此霸權主義行徑非常氣憤。而當您又得知日本不承認侵華事實,拒絕糾正歷史教科書的錯誤時,同樣,氣憤的背后,“落后就要挨打”的教訓深深的震撼著我們的心。除了一再譴責此不道義行為,我們又能為祖國做些什么?
我們擁有青春,這是我們的驕傲,卻不是我們值得炫耀的資本;我們擁用激情,這是我們的自豪,卻不是我們值得陶醉的驕傲。面對日新月異的“知識爆炸”時代,看著昨日的科幻已變為現實,我們需要理性,需要冷靜,需要承擔一份沉甸甸的責任。
回首昨天,一部寫滿血與淚的近代史依然在記憶深處。當堅船利炮撞開天朝大門時,從此,一個多世紀的歲里,五千年的文明與自豪成了屈辱的陪襯。而僅僅是一百多年,鴉片戰爭的硝煙才剛剛散去,知識經濟浪潮已在轟然撞擊著中國的大門。我們畢竟是幸運的,曾與我們同樣擁有年輕與追求的無數先輩們,已為救國救民而長眠地下,他們青春過早地凝固在血與火的洗禮之中。面對帝國主義的堅船利炮,前輩們發出了救亡圖存的吶喊,那么今天的我們,走向21世紀的青年,面對數字化、智能機器人、基因工程,又該做出怎樣的回答?
我們無權沉默,因為我們知道未來就在我們身邊,就在我們手中。我們可以這樣捫心自問:1840年,我們的國家沒有火輪船和來復槍,那么,21世紀的我們能不能給自己的國家提供領先于世界的航空母艦?
祖國期待著我們的回答,更期待著我們的行動。我們面對新世紀、新時代的到來,喊出一個聲音:“輪到我們了。”21世紀是我們的世紀,我們沒有理由不努力,不腳踏實地、不勇敢的承擔起支撐共和國大廈的責任。我們堅信,當我們曾以祖國有四大發明而驕傲時,我們的祖國同樣會為她的兒女,為她的現在而驕傲。
青春、激情、理性、責任,將化作我們的雙臂,去擁抱明天,挑戰未來。因為我們堅信中國的未來不是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