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天人員愛國演講稿
尊敬的領導,親愛的戰友們:
我今天演講的題目是《不忘歷史教訓,做航天事業傳人》
昨日古老傳說魂牽夢繞,今朝嫦娥奔月遙路茫茫。小小衛星承載著探月夢想,長長火箭撐起了民族脊梁。
一聲巨響震撼神州大地,萬道霞光撒遍七洲五洋。普天同賀中華龍騰四海,胸懷祖國華夏心向一方。
仰望星空神箭直沖云霄,俯瞰大地洋溢科技神光。日月同輝天地和諧一體,四海同心中國繁榮富強。
金秋的十月又是一個收獲的季節,憶往昔,四年前就在黨的十六屆三中全會結束的第二天,楊利偉吹響了中國人進軍太空的號角?唇癯,當黨的十七大勝利閉幕三天之后,嫦娥衛星帶著中國人自信的微笑向著月球走來。如今正當中國航天成功實現第三次歷史性跨越之際,我懷著無比激動的心情寫下了上面的詩句。
引亢高歌,胸中豪情萬丈;俯首沉思,歲月幾多坎坷
一個千年飛天夢想,一個幾百年的探索歷程,一個十三億炎黃子孫共同的心愿。今天的成功對于我們這個擁有悠久文明又飽經風霜的古老民族來說是一個遲來已久的碩果。為了這一天,中國人等了太久太久。為了這一天,中華民族歷經了太多風雨滄桑,為了這一天,又有多少中華兒女為之奉獻青春乃至生命。
一段故事的完結,又是一個嶄新的開始。
俗話說:“前事不忘,后事之師!比缃裰袊辉傩枰z憾,苦澀的歷史不要再一次重演!
歷史不容忘記!
早在宋朝我們便造出了現代火箭的鼻祖——出水火龍;而早在明朝就有一個名叫萬戶的勇士進行過飛天嘗試,然而我們這個本應該引領世界飛天潮流的民族最終不得不面對一個極為尷尬的事實:我們后來還需要向別人學習制造火箭!
歷史不容忘記!
我們發明了羅盤和指南針,最終卻被殖民者用來指引戰艦侵入中國的領海;我們發明了火藥,最后卻被列強用來屠殺中國的百姓。
歷史不容忘記!
六百年前,中國的鄭和船隊幾乎和歐洲人同時踏上了那次改變世界的遠航,然而最終的結果卻成為中國人永世的遺憾。想當年鄭和船隊浩浩蕩蕩二十八載七下西洋,換來的卻是“片板不許下!钡慕A;而西方人數百年來前赴后繼,憑著對探索世界的執著開創了一個發現世界的航海時代。在這場波瀾壯闊的遠航中,西方人發現了世界,而中國人讓世界發現了中國。西方人得到了滾滾而來的財富,而中國人等來的卻是接踵而至的災難。
我們自豪,因為中國的歷史上從不缺乏奇跡,我們遺憾,因為我們曾經錯過了寶貴的機遇。
如今機遇再一次來臨,中國崛起于世界東方,民族復興已是不爭的事實。綜合國力不斷增強、人民生活奔向小康。
看吧!西氣東輸、南水北調,東北振興,西部開發,中部崛起,神州大地日新月異。
看吧!三峽大壩斬斷滔滔江水,青藏鐵路飛架雪域高原,萬里山河玉宇呈祥。
看吧!載人航天、嫦娥探月,飛天壯舉,奔月盛況,中華崛起勢不可擋。
聽吧!來至十七大的聲音,催人奮進。
聽吧!來至人民百姓的聲音,喜氣洋洋。
聽吧!來至中國軍人的聲音,堅定剛強。
以人為本、求真務實,祖國繁榮昌盛,人民幸福安康。如今在科學發展觀的正確指導之下,中國人民正意氣風發,攜手在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康莊大道上闊步前行。
和平崛起、和諧發展,在全國人民為中國航天歡欣鼓舞之時,作為一名新時代的中國航天人我們應該清醒地認識到:中國航天的大船已經揚帆起航,而世界進軍太空的號角早已吹響。
我們現在所面對的不僅僅是一個探索太空的熱潮,而是一個行將改變人類歷史進程的太空時代的到來,面對機遇與挑戰,六百年前鄭和船隊“曇花一現”的往事不能在今天的中國再次重演!
有道是:機遇總是垂青于有準備的人,而勝利則總是鐘情于迎難而上的強者。
如今太空已不再遙遠,茫茫太空,美俄兩強引領風騷,歐洲強國雄心勃勃,日本的“月亮女神”已經捷足先登,而印度的探月計劃也緊鑼密鼓。六十年前美國總統便發出了“誰控制了太空誰就控制了地球”的感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