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業局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演講稿
黨的十八大從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高度,提出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戰略任務。 我縣干部職工在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中,涌現出了許多先進事跡和典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進了人們的生活工作和精神世界之中,激勵著全縣人民為推進建設富民強縣而不懈努力。在建黨94周年到來之際,今天,我和在座的各位說一個故事。故事的主人公叫彭——“扎根深山38年,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這就是我演講的題目。
愛國的方式有多種,其中最主要的一種就是愛崗敬業,就是為人民服務。雷鋒同志用他有限的生命詮釋出了一個永恒的真理,一個人,無論做什么樣的工作,都要盡己所能,體現自己最大的人生價值。彭,林業系統的一名普通職工,林場副場長兼工會主席, 38年來,一直工作在最邊遠的山區林場,工作上任勞任怨,取得了顯著成績;更讓人感動的是,彭利用業余時間,自學了理發、電器維修、電工等技術,服務了當地村民。他的人生風采,得到了很好的體現;他的價值準則,得到了不一樣的升華。
1976年7月,初中畢業的彭插隊到林場工作, 38年來,處處以雷鋒為榜樣,從我做起,從小事做起,把黨的事業和群眾的利益始終放在心上,從不計較個人得失,成了當地百姓的“熱心人”,林場職工的“貼心人”。
七十年代,林場還是個“三不通”的地方,沒有進山的馬路、沒有照明電,也沒有電話,就連理發店也找不到;林場職工和當地老百姓要想理個發,都得起個大早趕到幾十里之外的五城街上,一來二往就得半天時間,即費時又費工。彭看到這情況后,買來了理發工具,靠自學很快掌握了理發技術,利用業余時間無償為單位職工、當地村民理發。 這一干,就干了30多年。
隨著農業機械化的推廣,老百姓也從山外購來了不少機械,卻在維修上遇到了難題。為此,好學心強、一心想著為村民分憂的彭又先后自學了機械維修技術、電工技術、木工技術等多項手藝,為百姓服務。
XX年9月16日,xx村民方松根,請了十多位親朋好友幫忙割稻子,恰到中午,突然,唯一的一臺電動打稻機壞了,當時正是“雙搶”大忙季節,在正常情況下,要將機器的主要部件拆下來 送到縣城維修,費用就得翻幾番。方松根一家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不知所措;正在單位吃中飯的彭得知后立即放下手中的碗筷,帶上工具,頂著烈日,走過崎嶇的小路趕到了田間,在40多度高溫下,他蹲在稻田里,汗流如雨,一雙手沾滿機油和泥土,很快就把電動打稻機修好了,方松根很是感激地拿出壹佰元錢硬塞給他,說是修理費,彭用卷起的袖子擦了擦臉上的汗,微笑著說:“咱們都是鄉里鄉親的,幫點小忙而已。”就這樣婉言謝絕了。
XX年5月16日,里東流村吳灶炎家 電視收不到 清晰的節目,馬上就想到了彭,托人帶信請他去幫助修理,因吳灶炎夫妻兩人偕是殘疾人員,家境極其貧寒,彭用了一天的時間為他們裝好衛星接收器,自己還貼了電線等材料,沒有收取一分錢費用,吳灶炎夫妻兩人感動得熱淚盈眶。想留他吃一頓飯,感謝感謝,卻被彭笑著拒絕了。 彭xx38年來都是這樣,請他吃飯永遠沒時間,可只要百姓需要,一個電話就行了。
俗話說,為友者誠信,則高朋滿座。在彭xx30平米不到的臥室里,每天都有這樣的“高朋”前來造訪:他們有的拎著電風扇,有的推著自行車,有的就帶著長長的一頭頭發來了,或修理,或理發,每一個黃昏時段,這里就成了林場一道靚麗的風景。對彭來說,為民服務,不僅是一種品行,更是一種責任,一種準則。
像這樣的例子還有很多、很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