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國感人故事演講稿5分鐘(精選5篇)
愛國感人故事演講稿5分鐘 篇1
我們要熱愛祖國,每個人都要懷有一顆愛國的心。
從孫中山推翻清朝政府的那一刻,中國漸漸走向富強。后來又經過各界領袖的率領下走向繁榮,走向美好。很多革命先烈在戰場上拋頭顱灑熱血、犧牲了生命才換來的我們今天美好、幸福的生活,所以我們不僅要感謝他們,而且更要珍惜現在的美好生活。
以前的舊中國與現在的新中國相比,正是天差地別。以前大家都住在低小的茅房,現在都有高樓大廈了;以前大家只用自行車,后來才有摩托車,現在呢都有小汽車了;以前送信要騎著馬兒跑過去送,現在只要放到電子郵箱就行了;以前買什么東西都要憑票,油票、糧票、菜票、布票等等,而現在呢?只要用錢就可以買到一切日常生活用品;以前沒有燈時,人們就用鉆木取火來點火,現在家家戶戶都使用電燈以及家電。這種翻天覆地的變化令人吃驚,大概誰也沒有想到變化會是如此巨大,這可真是一個奇跡!
自新中國成立了60周年了,一路經歷了無數的風雨,克服了無數的困難,同時取得了有很多的成就,如發明了原子彈,導彈,發射了嫦娥一號、神舟五號、神舟號、神舟七號宇宙飛船;當然也有恥辱,南京大屠殺、圓明園的毀滅和一千多條不平等條約;還有一些困難,唐山和汶川大地震、云南干旱、金融危機等等,但是都被中國人民團結一致、互相幫助給克服了。恥辱和不幸已經成為過去,中華民族迎來了新的輝煌。改革開放以來,在廣大勞動人民的辛勤耕耘下,無論軍事、科技、政治、體育,我們都取得了巨大的進展。我為中國六十年來的輝煌成就而感到無比自豪和驕傲。
我們一定要熱愛我們自己的祖國,因為如果一個連自己祖國都不愛的人根本不會有大成就大出息,我們每個人都要熱愛她建設她。我愛我的祖國,讓我們用全部的聰明才智和生命熱血來建設我們的祖國吧!我要深情地說一聲:祖國,我愛你!我相信,祖國的明天一定會更加燦爛、更加昌盛、更加美好!
愛國感人故事演講稿5分鐘 篇2
親愛的老師、同學們:
大家都知道,愛國是中華民族之大節。在古代,“忠君愛國”是每個人都要樹立的思想;在戰爭時期,同仇敵愾,抗擊敵寇的侵略就是“愛國”;而在今天這個經濟飛速發展的和平年代,大家是否靜下心來仔細想過——祖國是什么?什么是真正的愛國?我相信每一個人都會有自己不同的理解和答案。
記得上小學時,老師說:“鮮艷的紅領巾是烈士鮮血染紅的,她是國旗的一角。愛紅領巾、愛國旗就是愛祖國。”每當我作為少先隊大隊長,帶領全校同學向國旗莊嚴行隊禮的時候;每當我從校長手里接過“三好學生”獎狀和“出色少先隊員”獎章的時候,我就深深地懂得了:愛祖國,就是愛紅領巾、愛國旗,愛老師、愛同學,愛父母、愛長輩,愛集體、愛家鄉,好好學習,天天向上。
中學畢業時,鮮艷的紅領巾變成了一枚別在我胸前的小小團徽章。每當我作為校學生會主席,被評為“出色學生干部”、“出色團干”的時候;每當我一次又一次站在各種比賽的領獎臺上的時候,我就深深地懂得了:愛祖國,就是牢記歷史,明辨是非,樹立遠大理想,做一名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好學生,努力成為團員青年學習的榜樣。
無數的事實證明,沒有祖國,就沒有我們的棲身之所;沒有祖國,就沒有我們做人的尊嚴;沒有祖國,就沒有我們生活的安寧;沒有祖國,就沒有我們所擁有的一切!正因為祖國與我們每個人是這樣的息息相關,所以,蘇武可以忍辱負重,牧羊風雪;霍去病可以為將報國,有家不還;譚嗣同可以去留肝膽,笑傲刀叢;孫中山可以百折不回,上下求索……循著歷史的源頭走到今天,我們不難發現,一部中國史,其實就是一部愛國史!這部愛國史生動地告訴我們,愛國是一種信念,是一種尊嚴,是一種奉獻!作為生活在新時代的中國人,我們比歷史上任何時代的中國人都更幸福、更自由。如果說“中國人”這個名稱,在過去曾經意味著屈辱與不幸;那么在今天,它應該代表著奮發與拼搏;而在明天,它則應該象征著繁榮、富強!
或許也有人會說:“熱愛祖國不就是一句空洞的口號、一個抽象的大道理嗎?”不,十八年的工作實踐告訴我,熱愛祖國既不是高深莫測的哲學,也不是空談、口號,更不是什么抽象的大道理。它之所以放在“八榮八恥”的第一條,就是因為它是一個民族賴以生存和發展的精神支柱,是一個人對國家、對民族、對故土最純真而樸素的感情。它不僅是我們具體行動的組成,也是一個道德標準,更是一個上升到了法律層面的行為規范。今天,盛世太平的祖國,并不需要我們去拋頭顱、灑熱血,并不需要我們去沖鋒陷陣、浴血疆場,時代已經賦予了“愛國”以嶄新的內涵:從維護國家的統一和民族的尊嚴,到節約資源,保護環境;從堅持自主創新、為國爭光,到在平凡的崗位上多做奉獻;從關鍵時刻能挺身而出,到平時生活中愛惜一草一木,都可以體現出我們每個人的“愛國”思想。
說到這兒,我不禁想起了這樣一首歌,“生我是這塊土地,養我是這塊土地,祖國啊,我永遠熱愛您!哪怕我是一棵小草,也要為您增添一絲新綠;哪怕我是一滴水,也要為您蕩起美麗的漣漪……”
時光如水,生命如歌,歷史的車輪滾滾向前。愛國、報國,振奮著每一個中國人,召喚著每一顆中國心。經過嚴寒的人,最懂得太陽的溫暖;嘗過苦痛的人,最懂得生活的甜蜜;在漫漫長夜中走過來的人,最懂得光明的寶貴;飽嘗過舊中國辛酸的人,最知道新中國的幸福!讓我們記住周總理說過的那句話吧——“生于斯,長于斯,不愛這個國家愛誰呢?生命的根,就在這里!”
愛國感人故事演講稿5分鐘 篇3
感動有許多種,對一件事情的感動,對一句話的感動,對一個微笑的感動……我就被今年的一件大事所感動。
__年5月12日,發生了以四川汶川為中心的8.0級地震。汶川是四川省的一個寧靜的小鎮,背靠青城山,西鄰都江堰和成都,然而,在14:28分,這里往日的平靜,卻被這突如其來的地震所打破。
三天后,解放軍戰士進入了這個小鎮。他們發現了汶川中心小學,學校已被水泥板死死的壓住,他們只好用吊車把水泥板吊起來。然而就在搶救到最關鍵的時候,突然教學樓的廢墟因為余震和機吊操作發生了移動,隨時有可能發生再次坍塌,再進入廢墟救援十分的危險,幾乎等于送死,當時的消防指揮下了死命令,讓鉆入廢墟的人馬上撤出來,要等到坍塌穩定后再進入,然而此時,幾個剛才廢墟出來的戰士大叫又發現了孩子。雖然幾個戰士聽見了撤退命令但是仍然不顧個人的安危,轉頭又要往廢墟里鉆去,這時坍塌就發生了,一塊巨大的混凝土塊眼看就在往下陷,那幾個往里鉆的戰士馬上被其他的戰士死死拖住,兩幫人在上面拉扯,最后廢墟上的戰士們被人拖到了安全地帶,一個剛從廢墟中帶出了一個孩子的戰士就跪了下來大哭,對拖著他的人說你們讓我再去救一個孩子,求求你們讓我再去救一個!我還能再救一個!看到這個情形所有人都哭了,然而所有人都無計可施,只眼睜睜的看著廢墟第二次坍塌。后來,那幾個小孩子還是給挖出來了,但是卻只有一個還活著,看著那些個年輕的戰士抱著那個幸存的小女孩在雨中大叫著跑向救援所在的帳篷的時候,那個戰士已經泣不成聲。
看到這里,我的淚水已經情不自禁的留了下來。多么感人的故事,多么無私無畏的戰士們,他們在火辣辣的太陽下,在大雨傾盆下,用自己的生命來保證人民群眾的安全;多么感人的事跡,多么無私的舉動,他們放棄休息,為受災的人們抬起一塊塊沉重的水泥板,給災區人民帶來了生的希望;多么感人的行動,多么無私的奉獻,他們體現了中華兒女堅強不屈,甘于奉獻的精神,他們用愛拯救了受災群眾。
回過頭來,再看看我們自己,我們不必在烈日炎炎中搶救群眾,不必在洪水中搶救傷員,也不必在廢墟中艱難挺進。我們的本職工作就是學習,我們在學習上不也需要有這種拼搏、頑強的精神嗎?學習不是一天就能學會的,要學會有恒心,有毅力,只有這樣才有可能成功!
他們的形象將深深地印在受災人民的心中,也深深地印在了我的心中!在汶川大地震中我們英雄子弟兵的這種舍生忘死,救死扶傷的精神使山河為之哭泣,大地為之動容,他們的這種精神也讓我深深地敬佩,他們是最可愛的人,這就是我在地震中的那份久久的感動!
愛國感人故事演講稿5分鐘 篇4
有人說用自己的左手溫暖自己的右手是一種自憐,而用自己的雙手去溫暖別人的雙手,卻是一種奉獻。
作為一名白衣天使,面對患者渴求的目光,我們義無反顧;面對工作的一慣平凡,我們從容不迫;面對肩負的神圣職責,我們兢兢業業;面對時代的召喚,我們一往無前。因為我們的雙臂撐起的是希望,因為我們的雙手托起的是明天的太陽。
如果說,無私的奉獻精神是白衣天使永恒的追求,那么,高尚的醫德風范則是我們珍視的生命!在平凡的崗位上成就我們不凡的業績,愛與奉獻是我們白衣天使永恒不變的主題!
愛與奉獻是白衣天使無悔的選擇! 記得我們的劉義院長曾說過:創優無止境,服務無窮期。每個醫護人員都要把身邊的小事做好,責任面前無小事。小事情關系大責任,小事情關系大榮辱。
我們每名醫護人員也深知:患者在你心中有多重,你在人民的心中就有多重!所以我們時刻把南丁格爾“燃燒自己、照亮別人、無私奉獻”的精神牢記在心,把愛心、溫暖更多地獻給人民群眾。
為了 “創百姓滿意醫院,爭當優質服務標兵”,滿足患者日益增長的服務需求,我院本著“以人為本,以患者為中心”的宗旨,從患者的角度出發,換位思維,全面提高服務質量。(一篇震撼人心的醫院護士優質服務演講稿)
為了患者有一個舒適的就醫環境 ,我們投資1000多萬元興建擴建和裝修了10000平方米的病房,美化了環境;為了提高醫療水平投資1000萬元購進了彩超、CT、胃鏡等先進儀器和設備;為了減輕患者經濟負擔,我們嚴格控制處方和藥品價格 ,做到全市最低。
為了提高服務質量,我們加強了醫護人員的業務和綜合素質培訓,加大了監督制約力度,在全院開展了以救護生命為重,從細微之處做起,講究服務禮儀,規范舉止行為,讓患者真正舒心、滿意為內容的親情服務活動。通過努力,我們醫院被群眾評為百佳醫院,并有兩個科室被評為誠信科室。豐碑無語,行勝于言。
雖然我們沒有感天動地的豪言壯語,但我們卻立足平凡的崗位,用自己無言的行動,展現著東遼縣醫院醫護人員的人生觀、價值觀,展現著我們報效社會、報效人民的責任感和使命感,為黨和人民的醫療事業輝煌,全面打造東遼縣醫院的品牌形象,濃墨重彩譜寫救死扶傷新篇章。
朋友們,如果我們的醫院是一棵參天大樹,我們則是與樹干息脈相連的片片綠葉;如果救死扶傷的事業是一條奔騰不息的河流,我們則是激流中悄悄綻放的朵朵浪花。(一篇震撼人心的醫院護士優質服務演講稿)
東遼縣醫院能有今天的發展,東遼縣醫院能在人民群眾中樹立良好形象,是我們眾多白衣天使辛勤努力的結果,是眾多白衣天使忘我工作無私奉獻的結果。當你步入東遼縣醫院,你就會如沐春風,無形中被一種精神,一種奮發向上、無私奉獻的團隊精神所感染。
在這里,你不僅會感受到真誠、微笑、熱情周到的服務,更能從深層次領略到我們白衣天使愛崗敬業、無私奉獻的品德和情操。在這里大家都抱著“院興我榮,院衰我恥”、“醫療工作無小事”“小事得失現榮辱”人生理念和工作信條;在這里,高揚著團結奮進、努力拼搏、敢為人先的團隊旗幟;在這里,每時每刻都在譜寫著救死扶傷的璀璨華章;在這里,每個人都用實際行動展現著自己的人生價值,那就是——燃燒自己,溫暖患者。
這就是我們東遼縣醫院醫護人員的風采,這就是我們白衣天使無悔的奉獻情結。我驕傲,因為我是一名救死扶傷的白衣天使!我榮幸,因為我身屬團結奮進、無私奉獻的團隊!我自豪,因為在我的身邊,有無數甘于在平凡的崗位創造不平凡業績的人!就是這些甘于平凡,默默奉獻的人,用心靈去溝通心靈,用生命去溫暖生命,用自己的摯愛幫助患者與疾病和死神抗爭!
護士職業看似平凡,但要做好卻很難,很不容易,就象一位老護士說的那樣,職業沒有貴賤高低,平凡與不平凡的差別是在于它們的目的是否高尚。盡管我們沒有驚天動地豐功偉績,只有辛勤耕耘,默默奉獻。盡管辛勞的痕跡爬上額頭和眼角,盡管青春在燃燒中消盡,但我們白衣天使的愛依舊,奉獻依舊!
去年,我們療區接治了一位因患病長期臥床的孤寡老人,這位老人入院后,經常無端發脾氣,拒絕治療。這些我們看在眼里,急在心上。細心的護士長通過反復觀察,終于弄清楚:原來這位老人每看到別的患者來人探視就偷偷留淚,事后就發脾氣,不配合治療。
針對老人這種自卑和害怕得不到很好治療的心理,我們療區召開專門會議,由療區主任和護士長親自負責老人第一范文網版權所有的治療和護理工作。每天值班的大夫和護士經常到老人的床前噓寒問暖和她聊天,為她打水喂飯、洗臉梳頭。
開始,老人情緒低落,思想抵觸,給她到白開水,她不喝,卻說:我要喝你們大夫的茶水。給她端來飯菜,她卻要吃餃子。但我們不氣餒,哪怕自己花錢也千方百計滿足老人的要求。因為我們相信血總是濃于水的,患者的需要就是我們的需要!患者的痛苦,就是我們親人的痛苦!
一次老人大小便失禁,衣服褲子弄得都是糞便,護士長在幫助老人搽洗干凈身體后,二話沒說,拿起老人的衣褲就洗,旁邊別的患者家屬看不過去,就說:護士長,你別洗了,我拿錢出去給老太太再買套新的。護士長笑著謝絕道:不用了,就是在家,我的老人弄臟了衣服也得洗,不能臟一件兒扔一件兒埃
話雖不多,卻感動得這位飽經世事滄桑,對未來失去信心和希望的老人,放聲大哭,她拉著我們的手說:孩子,我活了七十多歲,原來我一無所有,對什么都失去了信心,可是現在又有人關心我,體貼我了,如果我的兒女現在還活著,他們也不過如此啊,你們雖然不是我的骨肉,卻勝似我的親生兒女!
象上面的感人事情,我們醫院每天都在發生,數不勝數。前一段時間,一位處于休克狀態,全身多處外傷、生命垂危的學生被抬進我們醫院進行搶救。經檢查,該患者肝、膽、腸、腎等十二處嚴重損傷,流血不止。(一篇震撼人心的醫院護士優質服務演講稿)
時間就是生命,患者的安危就是無聲的命令,在家休息的醫生趕來了,剛下夜班的護士趕來了,在與死神的較量中,沒有豪言壯語,只有忙碌的身影。為了密切觀察患者的情況,我們加派專人護理患者,每15分鐘觀察一次病情,人員不夠,大家都爭搶留下,有的護士把孩子反鎖在家里,忘了給孩子做飯,有的大夫二十四小時沒有合一下眼睛,時間在忙碌和焦急的等待中消逝,經過三個晝夜的搶救和精心護理,患者終于脫離了危險。
患者的家長聽到孩子脫離了危險,流著淚給我們全體醫護人員深深的鞠了一躬,竟感動得說不出話來。面對患者,面對事業,我們得失無悔,奉獻更無悔,因為我們的付出,換來的是一個個鮮活的生命,因為我們的付出,換來了千家笑語,萬戶歡聲!因為我們的汗水和心血時刻與患者家屬的悲喜融在一起,都在大大書寫著兩個字——親情!
白衣天使的桂冠不是輕易可以被承載的,它是用荊棘編就,它需要一代又一代眾多醫護人員用心呵護,用心血和汗水灌溉。我們只有不斷努力再努力,才無愧于這一神圣稱號!我們只有把愛化為動力,才能為天使插上奮飛的翅膀!我們只有把奉獻付諸行動,才能用愛心和真情為患者撐起一片希望的藍天!
愛國感人故事演講稿5分鐘 篇5
尊敬的各位評委老師、朋友們:
大家好!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真實的感動》。
春風吹拂大地的溫暖,綠葉襯托鮮花的美麗,鳥兒飛過藍天的從容,這是自然的和諧。一方有難八方支援,誠信禮讓合作共贏,和平安定民富國強,這是社會的和諧。自從黨的__屆四中全會提出“構建和諧社會”以來,和諧之花開遍了祖國的大江南北。我們懷著一顆感恩之心,分享和諧的濃郁芳香;我們懷著一顆奉獻之心,描繪和諧的美好藍圖。
去年,興國縣殘聯舉行關愛殘疾人活動,我作為采訪組的一員,親歷了這次活動。活動中,一個個殘疾人自立自強的故事,一幅幅熱心人扶殘助殘的畫面,催人淚下,感人肺腑,流淌出和諧社會最優美的旋律。
謝名玉是興國縣殘聯信訪辦主任, 20多年來,他全心全意為殘疾人服務,得到了無數殘疾人地信任和愛戴。有一次,謝主任得了急性肝炎,一個他曾經幫助過的殘疾人——饒道亨花了三天時間去深山里找草藥。送草藥的那天,恰趕上下大雨,饒道亨弓著背,拄著拐杖,扛著大大的麻袋,氣喘吁吁地爬上六樓,踮起腳尖,按響了謝主任家的門鈴。謝主任打開門,看到這么一個被淋成了落湯雞的“小矮人”站在自己面前,他流下了感動的淚水。
鐘慶華是我縣特殊學校的一名普通老師,每天領著一群特殊的孩子在無聲的世界里追逐夢想。有一次,她正守著病危的奶奶,突然接到學校的電話,說一個孩子發高燒,別人不懂手語無法交流,請她趕緊回學校。鐘老師陪護著孩子,直到他退燒,可是等她再次趕回家時,慈愛的奶奶卻永遠地離開了她,任她千呼萬喚,奶奶再也沒有醒來。去年,她帶一個名叫媛媛的聾啞孩子去北京參加全國少兒舞蹈大賽,媛媛優美的舞姿征服了觀眾和評委,獲得了那次大賽的金獎。當主持人問媛媛有什么話想說時,小媛媛流著熱淚,伸出纖細的小手,對著臺下的鐘
老師反復地比劃著:“老師,謝謝您,老師,我愛您”。看到那一幕,在場的觀眾無不熱淚盈眶。
俞菊華現年54歲,是原來興國招待所的職工。一天,在下班的路上正巧碰見一姑娘想要跳河,就把她拉了回來。這個姑娘叫黃龍秀,23歲時患了嚴重的內風濕,手腳幾乎癱瘓,失去了生活的勇氣。俞菊華對黃龍秀的不幸遭遇深表同情,她決心要幫助黃龍秀走出生活的陰影。自此,俞菊華每天下班后都要到黃龍秀家里去,陪她聊天、幫她洗澡、推她上街、帶她看病,這一陪就是三十年。三十年,青絲變白發,不變的是熱心;三十年,滄海變桑田,不變的是真情。心存著這三十年的感動,20__年的元旦,黃龍秀給俞菊華準備了一張新年賀卡,她用顫抖的手寫道:“你是我的拐杖,是我隱形的翅膀,我這輩子都沒法報答你,只能深深地祝福你:好人一生平安!”
這就是我們身邊真實的感動,它猶如一泓清泉,滋潤了殘疾人枯萎的心靈;它猶如一縷陽光,溫暖了大千世界永恒的真情。在和諧社會這一部氣勢磅礴的交響樂中,還有無數人,用智慧和汗水,辛勤耕耘;用真誠和愛心,無私奉獻。眾人拾柴火焰高,眾人劃槳開大船,朋友們,伸出你的雙手,捧出你的熱情,讓我們共同奏響和諧社會最華美的樂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