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防安全無小事演講稿(通用3篇)
消防安全無小事演講稿 篇1
火,帶給人們光明;火,賦予人們溫暖。可是火也吞食了無數生命,留下了累累傷痕。要想讓生命之花傲然綻放,我們必須增強消防安全意識。
在我小時候,我并不明白火的危險性。記得有一次,我和小伙伴們圍坐在草坪上燒烤。起初沒在草坪上放耐火的硬紙板,導致火苗迅速向四周躥開。幸好火勢不大,大家都毫發未傷,之后,爸爸媽媽嚴厲地教訓了我,告誡我“消防意識要牢記心中”。
長大后,我漸漸明白了父母的話,意識到消防安全是十分重要的,它關系到我們的生命財產,如果不能正確地了解有關消防知識,后果將不堪設想。
20__年9月25日凌晨0時13分,浙江省玉環市玉城街道小水埠村常興路21號兩間四層半、磚混結構民房起火。此次事故現場發現9人死亡,2人經醫院搶救無效死亡,另有10人輕微傷。根據調查,此次火災是由于外租民房底層電瓶車充電引起摩托車爆燃,導致木制隔墻燃燒而使各房內易燃物品連鎖反應的火災。這次火災給我們帶來了深刻教育。政府更加重視消防基礎設施建設和全民消防宣傳教育。我所在的小區對電瓶車充電的要求更加嚴格,在源頭上減少了發生火災的可能性。
火災是不確定性的,但消防知識是能夠掌握的。所以我們在日常生活中要加強防范,多了解一些火災自救知識。當然,學校會定時的開展消防安全宣傳教育活動,在活動中我們也能學習到消防安全知識。在學校消防演練中,我不僅僅學會了如何使用滅火器,還學會了為了防止火場濃煙嗆入,可采用毛巾、口罩蒙鼻,匍匐撤離的辦法。如果情景緊急,可向頭部、身上澆冷水或用濕毛巾、濕棉被、濕毯子等將頭、身裹好,將口、鼻捂好,再沖出去。多件防護工具在手,總比赤手空拳好。
消防安全工作不是一時一事就能做好的,是經常性的工作。培養消防安全潛意識,就是要使每個人繃緊消防安全這根弦,學會處置火災事故,具備自防自救本事,努力營造全民消防氛圍,從而,創造一個平安、祥和、禮貌、和諧的家的環境和社會環境。
消防安全無小事演講稿 篇2
古往今來,安全可謂是一個古老而常青的話題,比如安全的“安”字,在中國很多地理名詞就能體現,省內淮安取“使淮水永安”之意,陜西西安、長安取“西邊安定、長治久安”之意,又如山東泰安、福建永安等等,這些地名都表現了古人內心追求社會安寧的愿望。再如安全的“全”字,在中國著名小吃上也能體現,北京全聚德烤鴨,取“全而不缺、聚而不散、仁德至上”之意,一個安字、一個全字,在我們中國日常生活中就能體現人們內心深處祈求安寧、不可或缺的美好愿望。而我們沙鋼企業安全,我的理解就是要求我們每個人在生產、生活中,時刻將安全意識放入心中,使自己身體免于傷害、企業財產免于損失,做到“高高興興上班、平平安全下班”.可理想很豐滿,現實卻很骨感,這不請諸位聽聽下面兩個例子:
案例1:
甲:小張,快去把車間電閘給我推上去。
乙:李科,可是我沒有證啊。
甲:叫你去你就去,哪這么多這個那個的,每個人都像你這樣磨嘰,我這車間還生產不?誤了產量你負責還是我負責?好好擺正你的位置,還想不想干?還能不能干?
乙:……….
案例2:
甲:同志,你騎車怎么不帶頭盔?
乙:呵呵,是這樣的,我電瓶車今天壞了,我是打算推到車間去的,所以不能算騎車沒帶頭盔,更不能因為沒帶頭盔考核我,公司制度我都學過,人家騎車才算,這不騎車不能算的。
甲:………
上面的兩個例子是我在培訓時經常講的,原型也不難尋找,難就難在“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想法還長時間存在。隨著時間的推移過了也就過了,很難使每個人得到持久的啟發和教訓。我覺得事故的教訓最大啟發就是在于事故要能使每個人在心中多問問:為什么我們會有那么多違章,那么多事故,是制度不夠完善?是檢查不夠深入?還是考核不夠嚴厲?誠然,在實際工作中,雖然我們確實有很多客觀原因存在,可是我們捫心想想,面對各類規章制度,我們真的就能百分百遵守嗎?我覺得至少還有部分人員存在“僥幸大于規章、經驗大于制度”的現象發生的,否則諸位告訴我歷年沙鋼的生產、交通死亡事故是怎么發生的?我想這絕對不是巧合能解釋的,而必定是瞬間的僥幸、麻痹導致。
最后,我希望安全深入大家心中,其實安全很簡單,只要你:拒絕違章指揮、違章作業、違反勞動紀律,做好不傷害自己、不傷害別讓人、不被別人傷害。我相信通過大家的共同努力,安全一定與我們如影相隨的,違章、事故定會得到有效壓降。
消防安全無小事演講稿2
尊敬的各位領導,敬愛的各位工友們,大家下午好!
我是來自轉爐煉鋼一車間的一名普通工人。在演講之前呢,我做了很長時間的思考。“在大學期間我曾經看過一篇很經典的演講。其中有一段就說在河北農村有一種風俗,叫起喪。起喪是什么意思呢?大意是說有一天,一個老太爺去世了,要下葬,需要把他因為車禍過世二十多年的妻子挖出來和他合葬,他的子孫們在地上挖了三尺多深,仔細搜索一個死去了多年的人的殘骸,只找到了幾顆牙齒和一縷頭發。”那是我人生第一次直接了解人死去多年的樣子,也是我第一次去認真思考死亡這件事情。
來沙鋼之前,我在老師口中也好,朋友那里也罷,了解了很多鋼鐵廠的危險性。我曾信誓旦旦的想來到這里工作以后一定要把自己的人身安全放到第一位。有危險的地方切記一定要小心翼翼,保持自己大腦的時刻清醒,學習孫悟空那樣去眼觀六路、耳聽八方,心里不敢有絲毫懈怠。
因為我特別害怕,害怕如果有一天一不留神,和鋼水做一個“親密”的接觸,然后我在這個世界上甚至連一顆牙齒、一縷頭發都留不下來。日升月落,斗轉星移,一切照舊,就好像我沒有存在過一樣。我特別害怕哪天我會悄無聲息的死去,害怕給父母留不下任何能夠安撫他們的東西。我害怕,害怕留給他們的只有白發人送黑發人那種肝腸寸斷的哽咽,害怕家里的老母抱著遺像嚎啕大哭,而我就只能這樣安安靜靜被她抱著,靜靜的躺在那里連一句“對不起”都無法說出口。我害怕,害怕留給妻子的只有家中那個嗷嗷待哺的孩子,留給她的只有那柔弱肩膀上不得不扛起來的巨大壓力。我們對得起那個每天在家里做好飯,給你準備好一切的等你回來的人么?
說到這里我想問現場大家一個問題,你們有誰家的家里有那么一些永遠在背后默默為你付出、關心你、愛你,甚至把你視做頂梁柱的人呢?你們當中又有誰覺自己一人毫無所謂,不需要思考身邊的一切,只要自己過好就夠了,就算出了事故也不會去有人關心你的。
先拿我自己說,我是家里的獨子,我的父母也非常的疼我愛我,從小到大就是把我捧在手里怕摔了,含在嘴里怕化了的那種。來到這里以后,隔三差五的就給我從老家郵寄過來各種東西,每隔一段時間的噓寒問暖更是必不可少,有著這樣可愛父母的我豈敢讓自己出一點點事情啊!
倘若有一天,當你在崗位上開始變得疏忽了,認為周圍的一切不過如此,對于危險源開始變得麻痹大意時,不妨在每周二的時候,放下手機認真的去聽一聽,去看一看安全會議上那些鮮血淋漓的案例:那是一個美滿家庭的丈夫,他從行車上不慎掉了下來;那是一對慈祥老夫婦的孩子,他被飛濺的鋼花燙壞了半個身子;那是一位可愛嬰孩的父親,他被高壓電弧擊穿成了灰飛。那一樁樁、一件件都無不在教育著我們。那時候我就在想!王健,你在這個世界上還有很多一直在關心你的人,你一定不能出事情。為了他們,你現在唯一能做的就是單槍匹馬在這個社會上殺出一條血路來,而且,你一定不要出事。
我們大多數人的背后都有一群一直愛著我們的人,我們在座的所有人一個都不能少!我們要給我們愛的人一個交代,謝謝大家。
消防安全無小事演講稿 篇3
尊敬的各位領導:
大家下午好!
一年一度的安全月活動開始了。我們掛起了安全月主題宣傳畫和彩旗,開始在主題條幅上簽名,造就了安全活動月的良好氣氛。我認為這只是安全活動月的表現形式之一,是淺層次的。那么深層次的東西是什么呢?那就是“關愛生命安全發展”。與家庭、與企業、與國家這個道理是一樣的。生命是第一位的,安全發展靠的是科學,不是要我們付出生命的代價或財產的損失。我們的生活如同一項擲球比賽。雙手必須輪流拋擲工作、家庭、健康、朋友與心靈五顆球,不能讓任何一顆落地。而五顆球中,工作是一顆橡皮球,掉下去會再彈起來。而另四顆球——家庭、健康、朋友與心靈都是玻璃做的,落下就會破碎。我們都希望這五個球不落地、不破碎。因此,我們每個人就要樹立長久的、牢不可破的安全意識。個體的安全意識匯集成群體的安全意識就是企業和國家安全生產的基礎。
常言說:“基礎不牢,地動山搖”。安全生產事故給我們帶來的傷害是刻骨銘心的。對于事故我們不能好了傷疤忘了疼。無論自己的還是別人的事故教訓都要汲取,要避免在一個坎上絆倒兩次。事故教訓就是預防針,避免事故最重要的就是預防,預防最重要的就是安全措施,安全措施最重要的就是落實,落實最重要的就是我們自己。把自己的安全寄托在別人身上是不明智的。要時刻清醒的認識到:我們可能隨時處于危險之中。如果能做到汲取別人的教訓,避免自己的事故那就是安全意識的最高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