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安全的教育主題演講稿(精選3篇)
關于安全的教育主題演講稿 篇1
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評委:
生命是完美的,更是幸福的,但前提是必須有安全的呵護。沒有安全,生命得不到保障,幸福又在哪里呢?我們需要職責,我們選擇安全!
今日我演講的題目是:安全與職責。
安全是個永恒的話題,安全是什么?對于我們來講,安全就是立足本職,盡忠盡責。職責是什么?職責是一種使命、一種義務、更是一種力量。在隱患危及安全的關鍵時刻,它激勵我們在危難面前挺身而出,用行動去阻止事故的發生。
關注安全,關愛生命,要從我們工友們的日常生活和日常工作中的點點滴滴做起,無論我們在干著什么,心中都要時刻想著安全,心中都要時刻注意著安全,任何時候都要遵章守紀,按章作業,牢記安全第一,真正做到不傷害自我,不傷害他人,不被他人傷害。僅有把安全“印”在心中,加強我們的安全職責。把安全生產工作切實落到實處,從身邊的小事抓起,把一切隱患消滅在萌芽狀態。每出一個事故,都能總結一二三條教訓,日積月累,就成了我們的規章。換一種說法,血的教訓換來了我們的規章制度,我們靠規章制度來保證我們的安全。
企業有著很完善的安規制度,我們不缺少各類管理制度,缺少的是精益求精的執行者,安全才有保障。安全不僅僅是制度,它更需要我們每一個人強化安全意識,增強職責心。
職責心是做好安全工作的前提。有一句話說得好,“在本位,盡本分”,這應當是每個人對自我工作最基本的要求。要想把安全工作做好,提高職責心是至關重要的,職責心是工作無差錯的重要保證。如果一個人沒有了職責心,那么再安全的崗位也會出現險情。擁有強烈的職責心,再大的安全隱患也能夠處理。如果職責心差,那么很小的問題也可能釀成大禍。無差錯是我們工作的重中之重。
安全是春天里的花朵,美麗但需要呵護;安全是生活中的一抹抹陽光,明媚而溫暖。
“安全第一、警鐘長鳴”,僅有抓住安全,我們的企業才能蒸蒸日上,興旺發達;僅有守著安全,我們的千種累,萬種苦,才能結出美麗的碩果。
讓我們共同努力,踐行職責,保障安全。安全職責永遠在我心中!
關于安全的教育主題演講稿 篇2
老師們,同學們:
大家上午好!今天我想跟大家說一說文明素養。
有這樣一個故事:我國外經貿部副部長龍永圖先生在歐洲瑞士參加wto談判。談判結束后,他去了一趟公共廁所,一進去竟被眼前的一幕驚呆住了,他看見有個白白胖胖的小男孩在很投入地修理抽水馬桶。他便好奇地問:“這是你的工作嗎?”小男孩回答說:“這不是我的工作,我上廁所的時候發現它壞了,想把它修好,好讓其他人用。”這件事,讓龍先生很快意識到這個小男孩確實不簡單啊!就是這件很平常的事情,你看見了也會說這個小男孩素質高、了不起吧。
其實,類似這樣的行為在我們身邊卻不少見。遠的不說,在校園中我們經常看到有同學在路上發現有廢紙垃圾,便停下腳步,彎下身來,撿起垃圾,扔進垃圾桶,就是這么普通的一幕,不由讓人想起一句話:素質,是一種習慣。仔細想想,不是嗎?這樣的同學文明素質如何,在這一細節中已有了答案。
那么,問題又來了,路上這些廢紙、塑料包裝等垃圾是從哪里來的呢?這些個垃圾制造者在邊吃邊走、隨便丟棄垃圾的一瞬間是否想過自己的行為是否合適呢?生活中,我們也時常看到文明與不文明行為的明顯對比,比如在食堂用餐時,絕大部分同學都在排隊遵守秩序,然而卻有個別人無視規則,插隊或變相插隊;有人用餐后發現自己的餐桌上留有殘余便主動清理干凈,有人卻視而不見;有人用餐節儉,有人卻浪費飯菜。在教室里,有人主動開窗通風,為他人服務,有人體育課后回到教室,一邊扇著扇子,一邊脫下那雙味道十足的運動鞋納涼;有人主動清潔教室衛生,有人卻在干凈的墻壁,留下各種筆跡和串串腳印。現實中,還有不少與“素質不高”對號入座的行為,或許都是因為不注意、不在乎而形成習慣后在舉手投足間不經意就暴露出來的。
曾有同學跟我說,他在用餐路上奔跑是為了節省時間或去搶先吃好吃的,他卻忽略了其他同學的公平利益,忽略了奔跑帶來的安全隱患,更忽略了自身的文明修行;有同學曾跟我說,他宿舍早起是因為可以早點吃上自己想吃的早點,可是他忽略了學校這個公共場所的規則,忽略了他的行為會影響周邊同學正常休息的權利,更忽略了只有保障了充足的睡眠,養好身體,才能使自己得以更好地可持續發展。在這里,我要特別提出,咱們做事都要有底線和原則,要顧及咱們身邊關系人的權益,要注重自身文明修養的提升,使自身擁有更遠的見識、更大的格局!我要告誡那些“規則破壞者”和“搞惡意競爭的人”你們這樣的做法,今后是沒有出路的。
不過,讓我們感到欣慰的是,講文明的行為越來越多了,用餐奔跑的越來越少了,自覺遵守規則的同學越來越多了,未到點就早起的現象越來越少了,走路自覺靠右行的越來越多了,隨便丟棄垃圾的越來越少了,“文明”二字正在慢慢浸潤著大家的心靈。
一聲“您好”、“謝謝”、“對不起”雖然看起來是很小的事,卻體現了咱們的文明素養。我以為所謂的“素養”就是一種習慣,不需別人的監督,也不需要別人的提醒,是一種自覺的行為,我們的校園文明生活,就如同我校的誠信超市一樣,它不是在檢測我們大家誠不誠信,而是要讓我們知道我們應該生活在一個講誠信的校園里,做任何事情都講誠信應該是我們的生活習慣,這個習慣更應該是終身的.。那么,我們的校園文明生活也應該告知大家的是我們應該生活在一個自覺講文明的校園里,追求文明是我們大家終身的自覺行為。
同學們,今天的你,若為了贏得更快的速度、更多的學習時間,可以肆意踐踏學校的規章、忽視公平的規則,那明天的你,就可以為了一點點現實的利益和誘惑,越過道德法律等底線,到那時,不用說什么實現家國情懷了,恐怕自身難保呀!學校期待我們每個省錫中人能站在一個更高的高度看待自己的每一個言行舉止,期待我們用文明締結高雅,更高要求的文明素養教育會使我校在硬件建設突飛猛進、課程開發日臻先進、教學質量屢創奇跡的今天,培養出更高規格更發展全面的人才、培養出更高素質的具備未來意識的世界公民!同時,憑借這樣的更高規格和更高素質,省錫中教育的步伐會更加穩健更有自信!
關于安全的教育主題演講稿 篇3
老師們,同學們,早上好!
我今天演講的題目是“學會保護自己,讓生命之花開得更燦爛”。
在談及“自己保護”這幾個字的時候,我們往往認為生命只屬于我們一次,我們應該珍惜它。珍惜生命,就要學會生存,學會保護自己。
最近發生了一件社會廣泛關注的事件,即3月23日上午南平實驗小學發生重大兇殺案,造成8名小學生無辜死亡,多人受傷。這件事有很多值得思考的地方,作為學生,要引起學生的特別重視,就是要增強自己保護意識,提高自救能力。
的.確,對于那些年輕有活力的高中生來說,在談到自己保護的時候,往往大大咧咧,但生活是美好而復雜的,有時危險是突如其來的,是意料之外的。關鍵時刻,自己保護尤為重要。有了自己保護意識,首先和潛在危險隔了一定距離。我們在維護未成年人權益的時候,往往更注重社會保護、學校保護、家庭保護、司法保護,而忽視了自己保護。但事實告訴我們,自己保護是未成年人權益保護的關鍵環節。所以,除了社會機制,第一個能一直保護我們的,就是我們自己。
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自己保護,從學生的交流,到每一次課外活動,到每學期出去進行素質教育。比如上學放學的路上,最好和同學一起去,遇到意外要互相幫助,堅持走人行橫道不打架。平時做一個心甘情愿的人,學會觀察和記住家庭和學校周圍的環境特點,特別是熟悉派出所和公安崗亭的位置。這些看似瑣碎的事情,其實都和我們息息相關。在緊急情況下,我們可以看到它們的重要性。總之,在遇到麻煩甚至侵權的情況下,一定要及時與家長、老師、公安機關取得聯系,采取必要的措施避免受到傷害。
讓我們每個人從現在和自己出發,增強自己保護意識,提高自己保護能力。讓生命之花開得更燦爛!
謝謝大家!